很快,商会回来的日子到了。
这一年商会发展的很快,不仅将商品销售到了维也纳,而且通过海路向克里米亚、君士坦丁堡以及波兰立陶宛等地出售商品。这也让热那亚和威尼斯不得不默认他们的地位,谁让他们出售的东西让这两个海贸大国都没有进货渠道。
“大人,除去成本和税收,今年商会一共是赚取了26万杜卡特。”
商会的领头人卢卡汇报着成果,根据彼得的规定。他们每半年汇报一次,并且同各个地区的头目进行情报交流,从而决定出利润最大的商品出售。
一般来说,有领主撑腰的商会发展最快。这个商会也不例外,不仅有多布罗加领主的支持,还拿到了米尔恰大公的特许状,允许他们前往波兰、立陶宛,还有罗斯各个公国行商。
商会出口的商品种类其实也不多,粮食、食盐、蜂蜜、蜂蜡、还有一些其他物品。而进口包括铁、武器、奢侈品等价值高的商品。而在米尔恰的统治下,瓦拉几亚本土的矿产也开始开发,硫磺、铁等矿产开始进行开采。而不少波雅尔贵族看到了这个商会巨大利益,纷纷和他们进行合作。
此时的商会是巴尔干发展最快的商贸组织,他在瓦拉几亚拥有30家商站和20多个商队,这些商队往返于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等国,最远到达了维也纳。他们以多布罗加的粮食食盐贸易为立足点,很快成为瓦拉几亚一股重要经济力量。
“好,今年各位都辛苦了。明年再接再厉!”
作为幕后老板,彼得也要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并且也下达了最新的指令,包括放贷、扩大贸易、刺探情报以及引导人们来到瓦拉几亚。可见这个组织的任务之重。
在商会的运作下,第一家放贷机构就在康斯坦察建立了起来,资本金为10000杜卡特。
这个放贷机构派人进行宣传,因为放贷在基督教中被认为是罪恶,所以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悄悄进行。但对于广大农民,他们就希望今年的收成能够好一点。
商会的利润中,一部分是通过税收交给老爹米尔恰大公,剩下的是通过分红来进行分配。因为彼得也是这个商会的股东,因此有权获得最多的一份。而因此,彼得可以拿到将近22万金币的利润。
至于彼得名下的产出则五花八门,粮食、水果、葡萄酒、食盐。特别是食盐,因为质量好,产品甚至远销到诺夫哥罗德和条顿骑士团国。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有不少波兰立陶宛的商人来到康斯坦察,就是为了能获得一些精盐。在欧洲,大部分民众都会用盐来腌制肉类以延长保质期,加上盐是必须的调味品,所以使用量非常大。在这一项目上彼得也是获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