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都市井龙王> 第185章 玺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玺印(2 / 2)

其实像这些偏远割据小国的历史资料,即便是在古代中国,也不怎么受重视,在兴亡之间,往往淹没于历史之中,偶尔有几本会被中原王朝收集,但也只是束之高阁,没人感兴趣,没人会研究,直至近代战乱,被列强当文物掠走。不要说敖汤,便是很多历史学者也压根没听说过这些书。

不管如何,木下家康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又借旅游之名,在抚仙湖周边借阅地方县志、寻访老人讲古,渐渐找出更多线索,又让两个潜水盗捞者多次下水搜寻后,总算大致摸清了位置。不过即便如此,也只是他的猜测和推断,历史变迁上千年,说不定早就移位了。

敖汤得了线索,也懒得继续问其他四人,敲晕木下家康后,绕着湖岸摸索起来。根据线索,是从西南的山峰,对应北斗和月亮的方位……敖汤看着那山峰,这本就是抚仙湖一景,有“玉笋擎天”之称,很快确定了疑似位置,其实也就在这附近,否则这几个日本人也不会跑这处岸边。

敖汤再次回到水中,不一会儿,就在一处浅水区找到了木下家康推测的位置。他之前搜索全湖时,也曾扫过这片,但之前只是扫视落在湖底的东西,看不到更下方埋在泥石中的。

“哼,这里还有些挖掘痕迹,看来是日本人前几天挖的,幸好他们还没挖到。”

敖汤再次化作龙形,龙爪一挥,便是一个大坑,一甩手,淤泥和石头洒落在旁边。

“没有,再来……”

龙爪便如挖掘机一般,一方方土石不断挖出、扔掉,直到十多次后,龙睛忽然一亮,发现东西了。这一看,敖汤顿时大呼上当:“晕,竟然是一个小箱子!这能藏多少宝藏?”

南诏国传承近两百年,本以为那啥后裔出逃,能带走大量的财宝,敖汤才兴致勃勃地来挖宝,现在看这小箱子,也就一个大号不锈钢饭盒大小,就算装满黄金,又算得了什么?

敖汤随手打开箱子,不由轻咦一声,竟然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几方印章,又很快明白过来,是南诏国的玺印吧?那啥亡国后裔出逃,竟然就带走几个玺印?

不过想想也对,对古代人来说,玉玺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是王朝兴废、国家传承的象征物。历史上围绕传国玉玺,发生了无数的故事,从秦开始,一直到五代后唐才毁灭或者失踪,甚至宋元时代仍然有真假难辨的出土消息。

箱子中的当然不是那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只是南诏小国的玺印。

敖汤拿起看了,一个刻着什么“大礼皇帝之玺”,南诏大多数时候是作为大国的属国,但其中某个国主和唐朝闹翻,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礼国”。后面又有一个国主,把国号改成“大封民国”,包括后来篡位者的“大长和国”,用今天的习惯来看这几个国号,都觉得怪怪的。

敖汤放下大礼国玺,又拿起第二个,果然,是“大封民皇帝之玺”。他又拿起第三个,却是一个银窠金印,蟠蛇做钮,印上刻文“贞元册南诏印”。

敖汤琢磨了一下,贞元是唐朝的一个年号,不由明白了,这是唐朝皇帝正式册封南诏国授予的王印!

瞪着三个玺印,敖汤不由头疼起来,这玩意要它干吗?拍卖吗?他之前听老李说过,拍卖市场上也曾经出现过玺印,最多的是清朝乾隆的,因为那家伙特骚包,给自己刻了很多玺印,比如其中一个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在10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上亿元;又有一个乾隆九洲清晏之宝玺,在今年三月份,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也是上亿!

不知道南诏小国的玺印能不能拍出这么高的价?但敖汤知道,这东西肯定算文物,不像元青花这类花瓶、碗罐,或许会有些麻烦。

敖汤摇了摇头,正要带着三个玺印回去,忽然惊咦一声,他竟然隐隐感受到那枚银窠金印上有龙气!

敖汤大吃一惊,都说真龙天子,难道古代王朝的玺印上真的会有龙气?竟然还残存着?

不,南诏不过一小国,绝对算不上真龙天子,最多算是蛟龙,不过只要有龙气……敖汤眼睛渐渐发亮,或许搜集历朝历代的玉玺,吸收龙气,能加快他进化的速度!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