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没有实力,穿上龙袍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 没有实力,穿上龙袍又有什么用呢(1 / 1)


  大殿内,诸多文臣汇集一堂。

  自从两日前传出皇帝龙体不渝的消息之后,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有了准备。

  皇帝的身体是不能轻易说不好的,一旦说了,并且是朝野皆知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大部分人都知道,大佬们正在密谋换储之事。

  从大义上来说,这肯定是大逆不道。

  也不是所有人都遵从大佬们的安排,所以此时大殿内一片嘈杂,争吵的非常激烈。

  等到已然换上了龙袍的朱瞻墉,在诸位大佬的伴随下来到大殿的时候,这份争吵达到了巅峰状态。

  整个大殿内,沸反盈天。

  当即就有人出言呵斥朱瞻墉,行大逆不道之事!

  “此乃陛下遗诏!”

  关键时刻,杨士奇出面拿出了一份圣旨高高举起“陛下遗诏,传位越王朱瞻墉继承大宝!”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沉寂下来。

  志得意满的朱瞻墉,昂首挺胸笑容满面,还以为一份遗诏就能确定一切。

  ‘难怪大哥能在朝中只手遮天,遗诏果然有用。’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朱瞻墉的确是没接受过什么像样的帝王教育。

  但凡是上过相关课程,就不会傻乎乎的以为一张纸就能决定一切。

  李云泽拿着朱棣的遗诏,能够震慑百官,那是因为遗诏的背后是朱棣留给他的数十万大军在撑腰。

  百官们不是畏惧遗诏,他们是畏惧那数十万的大军。

  朱瞻墉此时没有数十万大军撑腰,甚至遗诏都是伪造的,众人又岂能服他。

  片刻的安静之后,反弹起来是宛如潮水一般的轰鸣怒吼。

  大批没有参与此事,却是听说过风声的百官们,纷纷出言呵斥反驳,甚至称之为乱命。

  这都是有眼力劲的,很清楚的知道,虽然太子眼下远在千里之外,可人家手中握着兵权的。

  一旦这边推着朱瞻墉上位,那边以太子的性格脾气来说,立马就是一场从南向北的靖难之役加时赛。

  到时候这大殿内的众人,谁能落得了好?

  那位太子殿下,可不是一张纸就能打发了的废材!

  许多人之所以反对,那是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件事情会带来何等可怕的后果。

  他们能想到的事情,杨士奇等人自然也能想到,当然也会有应对之法。

  不大会的功夫,两个穿着蟒袍的王爷,昂首阔步的走入了大殿。

  大殿内的众人再度安静下来。

  来人正是朱高煦与朱高燧!

  朱高燧之前掌握锦衣卫多年,势力深厚。

  李云泽名义上远赴江南,再加上有文臣们的帮助,他们脱离锦衣卫的监控来到这儿,并不是多么的困难。

  “二位王爷也是支持越王的。”杨士奇向着众人拱手“二位王爷在军中影响力深厚,可说服军中诸将支持越王。”

  边上再度被放出来的杨荣,也是随之出言“军中多位武勋,已然同意接受陛下遗诏,支持越王继承大统。”

  朱高煦与朱高燧,自然是代表着宗室,而且他们在军中影响力很大,也可以代表一部分的军中势力。

  杨荣说武勋们同意支持越王,自然是因为武勋们收了他们的银子。

  在文官们看来,收了银子那自然是要办事。

  而有了两位王爷,外加诸多勋贵们的支持,那太子必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自从入殿之后,朱高煦与朱高燧都是一言不发,就在那儿站着。

  他们当然不可能是真的支持越王那个不值一提的傻子了。

  之所以暂时同意过来站台,纯粹是为了乘机收拢兵权,等干掉了威胁最大的李云泽,反手就会搞定越王这个傻侄子。

  “英国公可还带着大军在安南。”

  沉默之中,夏原吉幽幽的来了一句“消息传过去,必然又是一场大战。”

  张辅奉命征讨安南叛军,带走了足足十五万大军过去。

  他肯定是绝对支持太子的,到时候必然会带着兵马北上开战。

  也就是说,只要废除太子让越王登基,必然会引起第二次的靖难之役。

  杨士奇与杨荣对视了一眼,没好说他们出了重金聘用江湖高手去彻底清除麻烦的事儿。

  这种事情真的是没办法说出来,是他们真正的后手。

  没办法,杨荣只能是隐晦的来上一句话。

  “太子回不来了,除是飞来!”

  一片沉寂之中,位于最边角的于谦,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

  这种骚操作自然是引来众人频频皱眉,没谁喜欢这种特立独行之人。

  “于谦!”

  杨荣皱眉呵斥“闭嘴!”

  能听人劝的必然不是于谦,所以他笑过之后大步来到了大殿正中。看书溂

  环顾四周诸多文武,随即又笑“诸位,尔等在此假模假样的安排诸事,可曾想过太子会不会同意?还是说,尔等以为太子是无权无势,任由权臣把玩的废物?”

  众人都没有说话,正是因为知道太子不是能够轻易安排的,所以才会如此纠结。

  于谦环顾四周,再度发笑“诸位,尔等信誓旦旦的说武勋会支持越王,可诸武勋在哪?”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是恍然。

  环顾大殿内外,居然没有武勋们在场。

  杨士奇呵斥“诸武勋自然是在营中安抚士卒”

  这话说的,他自己都没底气。

  于谦也不再跟他们废话,干脆朗声高呼“太子殿下有令!愿随太子者,站左列。愿为叛逆者,站右列!”

  大殿内非常安静,所有人都在为突如其来的变化而快速思索。

  这有可能是于谦自己在搞事,也有可能真的是太子在挖坑。

  考验智慧的时候到了。

  “于谦!”杨荣厉声呵斥“莫要在此胡言乱语。来人,拿下他!”

  别人还有的选,可像是他这种主谋大佬,甚至还篡改遗诏的,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早在他于军营之中,说朱棣的遗诏是乱命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右边调不了头了。

  大汉将军们依旧是安静的站着,仿佛石雕一般对一切都不感兴趣。

  他们可不会去听文臣的命令,哪怕是越王他们的命令也不会听。

  傲然站在大殿上的于谦,目光逼视众人。

  他心中非常愤怒,皇明国势正盛,本该同心协力一起壮大皇明,可这帮子混账东西,居然胆敢假传圣旨试图易储,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沉默了一会,终于是有人动了。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首先迈步走向左边的,居然是朱高煦与朱高燧。

  越王这儿明显是惊慌失措起来,他失措大喊“二叔,三叔来侄儿这里。”

  朱高煦与朱高燧轻蔑一笑,压根没有理会。

  他们俩可是见识过李云泽手段的。

  现在仔细想想,军中勋贵居然无一人前来,这很不正常。

  他们在来之前就给自己曾经的部下们写过信,可非但没人过来,甚至就连个回信都没有。

  再想想李云泽曾经的手段,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这次的事情根本就是那小子挖的大坑!

  谁傻就埋谁!

  那小子肯定没去应天府,说不得一直就躲在军中,现在估摸着已经是带着兵马入城了!

  虽然说是很不甘心,可古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个时候头铁往右边站,那就真的是给自己全家预定了门票。

  而且再说了,就算是于谦在瞎忽悠乱咋呼,可只要等到事情得到证实,他们再站到右边去也不叫个事儿。

  至于说脸面,这玩意几钱银子一斤,能吃否?

  有了他们出头,聪明人自然也是迅速做出了选择。

  如果等会太子的大军没来,那咱们再站到右边去就是了,反正带头丢脸的是二位王爷。

  讲真,能够站在这里的,没几个是真的沙雕。

  除了那些明知道哪怕是站在左边也没用的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跑到了左边去。

  越王已然是瑟瑟发抖了,杨士奇他们也是神色极为难看。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说他们所有人都被太子给摆了一道。

  都是多年的老江湖了,居然被个小年轻给耍着玩,真是丢尽了颜面!

  眼见着众人分站已定,于谦转身走到了大殿门口,安静的看向远处宫门方向。

  众人也是如此,纷纷侧头向着那边张望。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气氛愈发诡异,许多人已经开始不耐烦的时候,外面终于是传来了声响。

  那是甲叶互相撞击所带来的铿锵声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声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密集。

  虽然看不到,可杨士奇等人的心,已然是逐渐沉入了谷底。

  靠近殿门的众人,能够清楚的看到,远处宫门方向开进来了一支铁甲大军。

  宛如流水一般汹涌闯入了皇宫之中,钢铁洪流很快就铺满了殿前广场。

  之前没出现的武勋们,这次全都出现了。

  他们披挂整齐,簇拥着穿着曾经朱棣的铠甲,手中拎着永乐剑的李云泽,一步步的走上丹阶。

  没等于谦说话,靠近殿门的众人已然俯身下拜行礼。

  甲叶铿锵,大批甲士越过守门的大汉将军们涌入殿内,很快就将所有人都给包围起来。

  现在疑问终于得到了揭晓。

  还真是李云泽把所有人都给耍了。

  在诸多武勋们簇拥下,走入大殿之中的李云泽,第一眼就见着了穿着龙袍的朱瞻墉。

  他微微蹙额“没有实力,穿上龙袍又有什么用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