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明末:从揍崇祯开始> 第114章 嘉兴马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嘉兴马家(1 / 1)


  辽东清军的老巢被偷家的消息并不是最震撼的,最震撼的消息是清军被偷了家也不是没有反应,而是马上做出了反应,但却遭到了迎头痛击,而且损失惨重。

  摄政王多尔衮的弟弟,定国大将军多铎带领余人出关,想要收回辽东,却不料竟在辽东大败,而且败的很惨。

  余人除了2000退守山海关之外,其他人都没了,连锦州都丢了。

  也就是从消息传到关内的那一刻开始,山海关以外的辽东地区,已经全部落入不知名明军的手里。

  清军八旗本来人就不多,统共编入战兵的也就是七八万人,代善与多铎两旗人马尽墨,对于清军本来就不多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伤筋动骨。

  更何况把辽东拿下的明军已经刨了清军的根基,将他们的女人和孩子,都给拿下分了。

  虽然听说辽东已经颁布了律令,保护这些女真的女人和孩子,把她们当成明人一样看待,不得虐待和区别对待。

  这是要将清军的根基全部消化,化为己用。

  这何止是伤筋动骨,说句难听的,这分明就是在这十五年内给清军绝了后了。

  在这15年里,现在最多只剩下6万多的清军,那是死一个少一个。

  就算是他们现在马上在关内抢女子来生孩子,怀上得需10个月,把孩子养出来能上马背,需要十三四年。

  所以关外拿下辽东的明军这一举,直接就挖断了入关清军的命脉,将本来可以龙吞天下的清军,瞬间给挖断了嵴椎。

  虽然消息满天飞,不知道是故意散播的这些消息,又或者是哪方走漏了风声,但到目前为止,对方目前为止还没有打出名号,还不知道是哪一路明军。

  不过大家公认这绝对是悍将,所有人已经将关外辽东的这伙明军打为最强军伍的标签!

  毕竟,辽东是清军的基本盘,将清军一万人全数剿灭,连大将军多铎都抓住了,可是根据消息称,而且是大清内部出来的消息,称对方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对方对付这1万多清兵,跟大人打小孩似的。

  据说,定国大将军多铎还投降了,这事一传出,本来开始如日中天处处望之即来归降的大清,突然间就坐蜡了。

  多铎凭什么降了?

  是因为怕死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

  如果不怕死,那是不是他的遭遇导致了这一次的投降?

  山西十一处明降顺又降清的领兵官,瞬间陷入了听调不听宣的状态,甚至是不听调也不听宣的状态。

  李自成死里逃生,松了口气,他心里还琢磨着,如果这事传出来在晚上几分,可能陕西都要被清军给打下来了。

  他觉得,这辽东明军,不管是谁领的兵,那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改天见到了一定要请他喝一杯。

  就是不知道他见到崇祯的时候,是不是真想要喝酒!

  现在,攻打陕西的清军被紧急抽回,临近陕西的十几个降将也不打了,已经进入了观望状态。

  多尔衮不敢将兵力分散太多,原大明降将的观望态度,也让他感觉如芒在背。

  特别是唐通这个先是崇祯的总兵,先是投降了李自成,后来打不过只好投降了吴三桂,却趁机会又回到李自成身边,看到大事不妙立马背叛李自成,又转投了清军的人。

  这都不是朝三暮四了,也不是朝秦暮楚了,连吕布要是不杀义父的话,估计跟他都没法比。

  姜镶也不是什么好人,叛明降顺,叛顺降清,现在一听到有大清的坏消息,马上就开始消极,不听调也不听宣。

  其余十几个都如此,这些人或许手里只有千把人马,或许有好几千甚至上万。

  虽然单算不多,但如果加起来,加起来的兵力比清军要多多了。

  虽然多尔衮有信心,自己的清军如果集中兵力可以击败这些明降将,哪怕他们一起上。

  但是现在要驻守的地方太多了,自己占下的地方不可能会放弃,真要搜索兵力,放弃现在的地盘,那就是找死。

  这就是多尔衮不敢开始收拢兵力,出关找陈秋玩命的原因。

  现在辽东根基已经没了,山西降将不受控制,如果再收拢兵力,把河北给丢了,那就彻底的完了。

  曹化淳交出了自己在关内东厂经营的所有暗线,这些都被张嫣接了过去。

  同时接手过去的,还有一个曹化淳一直带在身边的养信鸽的高手,他就是用信鸽跟手底下所有暗线联络。

  听到崇祯一家子现在在陈秋手底下领兵,张嫣问了一句:“大帅,你打算什么时候,让崇祯重新亮出皇帝的名号?

  还是打算重立一个皇帝?

  又或者,您再当一回这开国皇帝?”

  陈秋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自然还是崇祯这个皇帝!”

  “我的老祖宗!”

  张嫣走到陈秋身后给他捏脖子:“你老朱家的性子,自己应该知道。

  史书上记载,您生性多疑,残忍好杀。

  在位时杀的人头滚滚,特别是对文人士大夫,更是毫不客气,酷刑无双。

  连剥皮充草的残酷刑罚都发明出来,就是为了对付士大夫。

  对于稍微威胁到皇权的所有人都不会留情,您的子孙亦是如此。

  建文帝对他的叔叔下手狠着呢!

  成祖皇帝手底下也不软,仁宗皇帝倒也罢了,在位时间短,就算想做点什么也来不及做。

  宣宗皇帝对他两个叔叔,可谓算得上是残忍至极。

  这一个一个算下来,您的子孙,对于可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亲人,可是从不手软。

  到时候,皇帝重新显露在人前,那么你认为,皇帝会怎么对你?

  会认你这个老祖宗吗?”

  陈秋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刻:“放心,这个我早有打算!

  以后,皇帝是皇帝,大明是大明!

  其实自古以来,皇家才是最悲哀的!

  每一次皇朝更迭,带给皇族的几乎都是屠戮殆尽。

  只有一种皇族,不会有人去加害他们。

  那就是,将国家变为所有人的国家,那皇族,才会是长存的。”

  历史上确实是,大清入关之后姓朱的被杀的人头滚滚。

  你说要是真的是宗室皇族,那也就罢了,但有些虽然姓朱,但是跟皇家真的一点边都不挨的,也被杀了个人头滚滚。

  张嫣手底下不停,捏着陈秋很舒服,眼睛都眯起来了。

  不过她一边捏一边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让皇帝重新亮出名号!”

  对此陈秋早有答桉:“自然是等黄蜚买回来粮食后再说。

  如果现在就亮出皇帝的名号。

  我有些担心南明那边不卖给咱们粮食。

  毕竟,崇祯逃出京城之后不南下南京,而是绕了一圈,掏了清军的老窝。

  意图很明显,便是想摆脱他们的控制。

  江南的文人士大夫,是不允许皇帝能摆脱他们控制的。”

  张嫣若有所思:“说的也是!”

  说起黄蜚的水军买粮的进展。

  黄蜚出了辽东,根据地图从海边开着小船进入白洋淀,从白洋淀找了向导,找到正确的河道,顺流而上来到大沙河沉船湾。

  “军门,就在下面,沉了不少船!”

  水鬼爬上船帮子后,对黄蜚说道。

  “那歇息会儿,带绳下去,准备起捞!”

  听到确实是底下,黄蜚手握的地图长出了一口气。

  地图画得很精确,所以他们找得也不算太费力。

  “下去小心些!”一旁的百户对水鬼嘱咐。

  水鬼们咧着嘴笑了笑,其中一个,面相比较显老的说道:“百户,如果是说从海底捞东西,可能对咱们来说可能有点难,毕竟海上的浪高,水深。

  但如果是从河底下捞东西,那对咱们这些生活在海面上的人而言,简单的跟一一样。”

  确实,这对他们而言,从河里面捞东西,跟碗里夹菜似的。

  再加上他们这是海船,哪怕是海船中的小船,因为时常需要在无港时通过小船运送粮草补给到大船上,所以这些小船上都会有一些吊装器械。

  所以,他们很轻松的就将这些金银装到船上,再次顺流而下。

  其实海面上的小船,都比内河的商船要大得多,船大目标就大,这一路以来,黄蜚还有点担心会遭到河道两边的敌人发现以及攻击。

  “军门,咱们打探个消息,此地根本就没有清军驻守,他们都跑到黄河岸边防南边的福王去了!”

  站在黄蜚身边的副手说道,行动之前肯定是要打探消息的,他们当然也知道,在黄河以南,南京朝廷已经拥立福王登基,年号弘光。

  只是他们知道,崇祯还在,所以他们称呼南明朝廷时,都说的是福王,而不是弘光帝。

  清军本来人就不多,分散到各地后,就没多少了,现在大多数部署的是黄河岸边,以及山西地界。

  其实清军怕的很!

  黄河北边才多大一块地盘?

  黄河南边地盘大了去了,其实远在京城的多尔衮,入关以来心里还担心着南边的明军杀过来。

  却没料到,南边的明军只顾着争权夺利,就从来没想过北伐,甚至前段时间,还想着跟清军议和。

  至于南明朝廷议不议和,黄蜚是不知道的,他现在正一路向东,顺流而下。

  他这里的大沙河流域以及白洋淀可以说的上并没有太多清军注意,所以此行还是颇为顺利的。

  进了白洋淀就安心好多,白洋淀区域还不像几百年后那么干旱,那可是一大片湖泊,千里波涛,在水面上黄蜚认为自己可以吊打清军。

  但很显然,清军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只好一直顺流而下出海。

  将这些金银吊装到大船上后,一路南行,一路沿着海岸南行时,也会收集岸上的消息。

  他们身穿明军服饰,过了黄河以后,便不会有什么风险,也更容易收集消息,最重要的是南明朝廷没有水军,郑芝龙的水军在福建呢!

  “军门,蓬来,登州为何不上岸问问,如果有粮食就不用南下跑那么远!”

  副手问黄蜚。

  黄蜚笑了笑:“登州有粮食但不会有这么多。

  我买这么大宗的粮食,很有可能会被当地人给提价。

  更何况就算我把当地的所有余粮给包圆了,也不可能够我们要买的量。

  既然本来就是要南下的,那为何不干脆直接南下?”

  副手有点担心:“南下,碰到福王的人,他们要将我们留下怎么办?”

  黄蜚诧异的看着他:“如果是在陆上,这句话还好说,可咱们是海上的人,在海上除了远在福建的郑芝龙,谁能留住咱们?

  只有江南才有那么大宗粮食的买卖,咱们可是要买够十万人一年的粮食。

  不多可不行!

  而且登州以及山东沿海地区的粮食昂贵,可是江南嘉兴绍兴杭州地界的粮食便宜的很!

  咱们以前有几万人,船有一两百条时,不也是为省钱跑杭州嘉兴,绍兴等地方买粮食吗?

  在北方买一斤粗粮的钱,到了杭州、嘉兴地带能买两斤细粮。

  这便是差距!”

  副手叹了口气:“所以,其实大明并不是没有粮食,只是大明的北方没有粮食而已!

  你说,如果一开始,大明就从江南调集粮食,运往西北赈灾,是否就不会有李自成等人出现?”

  黄蜚撇了他一眼:“调集粮食,说的好听,朝廷有钱吗?”

  副手朝船舱里奴了奴嘴:“那些不是?”

  黄蜚嗤笑了声:“这些金银的来历,我听说了!

  是李自成进了京,发现国库里空的可以跑耗子,便马上拷打全京城的达官贵人。

  于是便从他们身上拷打出7000多万两银子,1000多万两黄金!

  咱们的这一批啊!

  那都是大帅领着皇帝一家,从李自成运输经营的车队中,虎口夺食抢下来的一部分。

  一小部分!”

  副手很惊讶,没想到还有这种秘辛。

  “一小部分就已经这么多了,那如果当初大帅带着皇帝一家,把所有金银全部截下来,那是不是……”

  但一想也不对,当初陈秋领的皇帝一家时,身边只有百十来个人。

  现在船上装的这一批金银刚刚好,再多贪心,就很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因为百十来个人确实少了。

  一路南下,黄蜚轻车熟路的开着舰队来到嘉兴海宁,这里有他的一个老搭手,那也是嘉兴这边的豪族,姓马。

  这马家手眼通天,粮食生意,海运生意,也都在做,而且是做得不亦乐乎。

  也正因为生意做得大,所以他的大宗货物基本上都很便宜,特别是粮食。

  特别是对黄蜚这么一个老客户,而且是带来大笔金银的老客户来说,马家完全是调集了自己所能调集到的所有粮食,棉布进行交易。

  一边,马家却派出快马,直奔应天府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