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桃花落尽不逢君> 第二十六章 阳城往事(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阳城往事(1)(1 / 1)


  凤仪宫里的主殿之上,头戴珠钗,身穿华服的女子,脸色有些微红的靠在软榻上,眯着眼睛想着那尘封在自己心底快二十年的往事。

  这是她第一次在宫里头以皇后的身份喝醉,却不是第一次喝醉了。

  尽管神情也已经有些恍惚了,但她头脑好像还是清醒的。

  她没来啊…

  果然没来…

  可笑的是她还在期盼什么?

  明明是喝醉了酒,可是李莲玉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过。

  好像从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幕幕此刻都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她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记得这么清楚呢。

  四十多年前的阳城郊外,一个刚刚考中举人的男子孤身一人骑着马来到阳城。

  男子年纪轻轻,没人知道他就会是新上任的阳城的县丞。

  其实以他的年纪本不该从这七品官开始做起,好在先生赏识,向皇上举荐他,他才得以在这离京城不远的阳城里做县丞。

  这阳城说偏也不偏,但是说繁华却也实在谈不上。但毕竟是进京的必经之地,所以长年以来山上就养了些土匪,专门劫道上的人。

  尤其是男子这样孤身一人,又看着颇有气度的。

  “兄弟们,上。”

  不知道是谁发布了命令,随着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起,一行黑衣人闯了下来。

  两三个人把男子从马上拉下来摁住,另几个人夺过他拴在马背上的行囊。

  “你们干什么?放手!”男子撕心裂肺地挣脱着,只可惜书生身子文弱,年纪又还小,这点力气对于那些悍匪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为首的人丝毫没有理会男子的反抗,而是慢慢拿起那行囊想打开。

  这包裹看着普普通通的,怎么现在拿着只觉得沉得要命。

  这小子看着文文弱弱的怎么能带得了这么多东西?

  “你们这些刁民又来劫道,我今日非要给你们几分颜色看看!”

  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个身体健壮的大汉,身手敏捷的穿梭在几位黑衣人的拦截围堵之中。

  可是他一个人跟这么多人打,仍然能看得出还是占了上风。

  为首的人被打的后退了两三步才缓过劲儿来,感觉自己这边不占优势所以很快又吹了几下口哨呼唤众人撤退。

  只不过三两下,刚刚的黑衣人便全都作鸟兽散,只留下书生和大汉,还有在争夺中从行囊中掉出来的洒落了一地的书本。

  书生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大汉,连忙爬起来给他作揖。

  “多谢这位兄台救命之恩,敢问兄台大名,好让在下得以报答。”

  “啊?我啊!哈哈,我叫李康,是个士兵。刚刚打完胜战,皇上给我放假让我们回家省亲,还发了赏银给我们让我们拿钱买房子呢!”

  大汉看着年纪也不大,长相憨厚老实,很是脸红的摸着后脑勺。

  “哦,兄台还未买房吗?那不如咱们两家住在一起,也算是个照应!”

  就这样年轻的赵县丞和李士兵就这么住在了对方的隔壁。

  没过多久,两人就都娶了妻生了孩子。

  更巧的是,这两位有缘人连生下孩子的时间都差不多。

  这边李家刚生下一个女儿,李康就像中了状元似的抱着孩子直奔赵家。

  “松山,松山!你看看我家女儿,长得多水灵!”李康献宝似的把孩子放在赵松山面前。

  “哦,知道了,知道了。”

  此刻正在产房外焦急等待的赵松山哪里有心情听这位好友的喜悦,他的心全都给了在里面的妻儿。

  “恭喜,县丞!是为千金呀!”

  稳婆抱着孩子带给赵松山。

  “母女平安吗?”赵松山问了一句。

  “老爷放心,夫人好着呢!只是累了睡着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

  赵松山这才松下一口气来,接过孩子仔细看了看。

  一边的李康也凑过来看。

  “哎呀,我们之前不是说要是一男一女就给他们订娃娃亲吗?这现在不是这情况可咋办啊!”

  “这有什么?两个女儿就让她们以后义结金兰,相互作伴不也是很好的吗?”

  赵松山紧紧抱着孩子,安慰着着急的李康。

  过了几天,稍微平静下来的李康又遇到了新问题,给孩子叫什么名字呢?

  这书他没怎么念过,字也不认识多少。

  可孩子的名字终归是件大事!

  不能瞎起名字啊!

  李夫人为此便劝李康去问问隔壁的县丞。

  可是起名字一事不同寻常,李康坚持认为自己起名字更亲近些。

  所以就想着把自己和李夫人的名字里的字都揉进去。

  起完了之后,为保无差错,李康还专程到赵家里去问。

  “松山,你看李莲这个名字好不好啊?”

  赵家自从得了个女儿之后,县丞大人也是日日爱不释手的抱着哄着,一时之间把李家的事情也给忘在脑后没去道喜,现下见他才觉得有些惭愧。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极好的花朵,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是好。”

  李康一听赵松山的夸奖登时喜不自胜,一边打听着赵松山家女儿的名字。

  “叫赵玉,玉既贵重又不奢靡,看着舒服剔透。”

  两家就这样始终交好直到两家的女儿都逐渐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