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天魔大化> 第五十六章 神射手,指挥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神射手,指挥体系(1 / 1)


  由于李青偏爱神射手,所以不管是一线、二线战兵是囤田兵的军训项目都少不了射箭练习,甚至连中小学的军训都把射箭列为必修项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整个秦国都恢复了上古习弓的习俗,尤其是以弓箭作为祭器祭拜祖先的上古传统习俗迅速扩散来了,打猎也就成了一种全民文化。

  因此挖掘出来了许多神射手,许多山中老猎户成为各军争抢的人才,不过更重要的是发掘了不少神射手的好苗子,这些年轻的后起之秀虽然经验力气各方面都存在不足,但也正因此提高空间也大,最重要的还是年轻,这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是长久保持军队战斗力和兵种不退化的根本。

  尽管发现了不少神射手苗子,但李青也没有拔苗助长,只是争召了成年的兵员,那些有天赋的孩子还是继续培养,等他们成年了再征召入军也不吃迟。

  所以军中神射手的数量才只有七千多,还是分散到步兵和骑兵中不同连队,集中起来的神射手也就堪堪够组建一个神射团,不过李青肯定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如今神射手大部分都集中在骑兵里,或者说,为了增强神射手的保命能力和机动能力,李青便推动着所有神射手向骑兵转变,尽量精通骑射。

  所以本来神射手就集中在骑兵部队了,还专门把神射手召集起来组建单一兵种的团级单位,这不仅多此一举,还会造成神射手容易被针对一锅端的可能性。虽然能威胁到神射手的兵种不多,但也不是没有,火炮手就是其中一个,重甲骑兵铁浮屠也是其一,重甲步兵也有一定的威胁性,虽然这些兵种机动能力都比较差,但万一被埋伏了还是很可能成功的。

  将神射手分散到各个部队即保持了各个部队都具有对敌方将军的威慑力,又能减少这一兵种遭受针对打击的可能性,何乐而不为呢?毕竟其他弓箭手虽然不是神射手但射箭技术也挺高的,敌人就很难分辨出来进行精确打击。

  话说回来,断断几分钟时间就减员了十分之一,乾军的阵型一下子松散了许多,尤其是冲在前排的骑兵。此时双方都还有五十丈以上的距离,而乾军的弓箭普遍射程也就二十五丈左右,事实上这才是正常骑兵的射程,只是秦军的神射手已经不能再视为凡俗兵种了。

  还要继续跑二十五丈的距离才能还击,乾军大部分人心里有些奔溃,这也太欺负人了。

  毕竟就算硬着头皮加速冲过去也只能射一轮然后弃弓用刀直接杀过去或者转向迂回再找。

  问题是这二十五丈的距离又得死伤多少人才能冲过去?冲过去了又能怎么样?就那点稀松的箭雨又能给秦军造成多少伤害呢?

  至于直接杀过去用马刀厮杀,这个选项也豪无意义,毕竟秦军不管是盔甲还是马刀马槊都比乾军装备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秦军人数也比乾军多得多了,真敢头铁冲过来肉搏基本和找死没什么两样。

  不过,这两样乾军都没有选,乾军直接开始溃败,四散奔逃了。

  似乎是因为统帅中箭倒地,突然失去指挥,很多骑兵也都是看到前排队友阵亡,再回头一看帅旗倒了,统帅也不见了,身边的人一动也就跟着逃跑了。

  伤亡率超过百分之十或者是二十又或者是三十的军队就会受不了损失发生溃散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会发生溃败真正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士兵伤亡率,而是大量的军官很可能出现在这伤亡率之内,指挥体系崩溃,这样才会发生溃败。

  所以在中原古代经常能见到把兵都打没了的记载,只要指挥体系没有奔溃就能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这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真实情况,到了现代也是这样,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有的部队伤亡率都达到百分之三百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就是因为指挥体系没有奔溃,只要不断补充兵力就能一直战斗。

  所谓的军队士气这种虚的东西大家可能体会不到,想不明白,但指挥体系这个简单易懂的说法就能一目了然。

  战场上普通士兵哪有一览全局的能力,基本都是跟着集体,队友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军官就是没一个小团体的军心,军官没信心就是整个团体没信心,军官后撤就是整个团体后撤。这也是为什么“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被奉为兵法至上口决。

  除非是碾压局,不傻的都能看清局面的战争,不然影响战争整天形式的更多的还是军官。所以指挥体系越有效越强力的军队往往战斗力也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长河中野蛮的文明总是能压制道德的文明,因为野蛮文明的军队更加强权,指挥体系更加牢固,与之相反道德文明一开始军队也讲究强权但后面又都不约而同的走向制衡。

  当强权失效到一定程度,国家军队的战斗力一定是落后的,因为整个军队都是腐朽的,这时往往也就来到了王朝末期,酝酿新一轮的洗牌。

  这时最好的例子就是宋朝,宋朝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军队制衡做的最好的朝代,也是汉人王朝中军队最快堕落的朝代,和辽、金、元这些入了关就迅速堕落的异族王朝有的一拼,偏偏这些王朝又都集中在一起,还真的是互相比烂,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明朝和大乾都吸取了经验教训,但是都在开国两代之后又走上老路,讲真的大明和大乾但凡真的把成祖那句:“皇帝,只要还走得动就要每天巡查军营”的话执行好,也不至于让文官一家独大,皇帝把打战的权力都分给文官,让文官越来越尾大不掉,而军队的战斗力一泄千里,什么于谦,王阳明,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都没有用,就算再加上诸葛亮、郭子仪都没有用,这是王朝的根烂掉了,国势不可阻挡的下滑的必然结果。

  就好像刘备把蜀汉嚯嚯了几圈留了个烂摊子给诸葛亮一下,哪怕是天纵英才般的诸葛亮最多也就只能延缓一下国势衰弱的形式,把矛盾压制到他死后再爆发,只是等他一死国家便又加速灭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