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影视: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 第八百七十九章 高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七十九章 高中(1 / 1)

双水村。


  孙玉厚家没那么缺钱了,加上亲家的光景也不错。


  孙兰花嫁人,孙玉厚摆了酒席,让乡邻们吃了顿饱饭。


  大家都很高兴,喜庆的话,说了不少。


  田万有还现场编了段子,唱了起来。


  田万有是谁?


  田万有是双水村的‘开心果’。


  田万有年纪,比孙玉厚大一岁。


  但田万有的心态,比年轻人还年轻。


  田万有是个爱玩闹、爱出‘洋相’的人,比较爱出风头。


  田万有很喜欢唱信天游。


  当然,双水村这一带的人,都喜欢唱信天游。


  孙少安也会唱,而且唱的还不错。


  田万有会唱的信天游很多,一两天也唱不完,还唱的很好听。


  田万有还会编‘链子嘴’,看见什么能编什么,还听着顺耳。


  田万有是个有才艺的人。


  以前,还出去表扬过节目。


  双水村闹秧歌的时候,田万有是‘伞头’。


  这‘伞头秧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现编唱词。


  虽然有些套路,但唱词还有些讲究,还压韵,不是乱编的。


  每逢喜事,田万有都要好好表演一番。


  田万有这样欢乐的人,大家都喜欢。


  田万有跟其他老百姓一样,日子过的很恓惶,但田万有心态很好。


  尽管很多时候吃不饱饭。


  尽管很多时候,被穷苦的日子,逼迫的泪如雨下,但田万有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还能欢乐的唱信天游。


  带给自己欢乐,带给他人欢乐。


  算是穷苦生活的一种调剂。


  孙兰花风风光光嫁了过去。


  彩礼,等等结婚用品,都不差。


  电视剧中,孙兰花嫁给王满银,什么都没有。


  嫁过去后,王满银整天不着家。


  王满银家再没别人。


  家里靠孙兰花一个人操持,能把孙兰花累死。


  时不时还得靠娘家接济,孙兰花才能活下去。


  现在不一样了,张家给孙兰花的彩礼,有好几十。


  孙玉厚是个厚道人。


  张家给的彩礼,孙玉厚没留下,都给了孙兰花当嫁妆,压箱底。


  孙家不缺那些钱。


  孙兰花嫁人了。


  对于孙家来说,少了一个重要的劳力。


  好在,孙少安经常待在家。


  就算是下半年,学校开学。


  孙少安也经常找借口,回家待着。


  为什么借口在家,不在学校,这里也就不能多说了。


  外面的事很多。


  双水村的事也不少。


  孙少安尽量不让这些事,影响他们家的生活。


  转眼到了六七年底。


  快要中考了。


  这个时候,初中是两年,高中也是两年。


  六十年代,中专比高中受欢迎。


  因为中专毕业,出来就有正式工作。


  而且,上中专有补贴。


  每个月补贴的钱,足够维持生活。


  所以,大家都想上中专。


  所以,中专的录取分更高。


  但,这个时候,孙少安和田润叶,只能考高中。


  “少安哥,这道题,怎么做?”田润叶一直跟孙少安在一起。


  孙少安家的新窑洞。


  田润叶也在。


  孙少安不在学校,回双水村。


  田润叶也跟着回来了。


  田润叶和孙少安一起学习。


  田润叶不会的题,都问孙少安。


  “是这样做”孙少安细心教田润叶。


  没多久。


  “润叶,家里饭做好了,和少安一起来吃饭。”润叶妈过来叫他们吃饭。


  孙少安和田润叶在这里学习有段时间了。


  每天吃饭,要么在润叶家,要么在少安家。


  “知道了,妈,我们马上过去。”


  没多久。


  到了润叶家。


  “少安,润叶,你们学的咋样?能不能考上高中?”田福堂问。


  田润叶接话:“少安哥肯定能,我嘛,不知道。”


  田润叶说的也是实话。


  孙少安把初中的知识都掌握了。


  田润叶呢,还时不时有不会的题。


  所以,田润叶没把握考上高中。


  “啥?”田福堂瞪大了眼睛。他可不希望,孙少安考上了高中,而润叶考不上。这就有些丢人了。


  “福堂叔,是这,润叶最近复习的不错,应该能考上高中。”孙少安笑着说。


  田润叶学习还不错,只是比不了孙少安,比其他同学还是不错的。


  “润叶能考上?”田福堂再问。


  “能。”


  “那就好。”田福堂相信孙少安,“吃饭,吃饭,尝尝这羊肉怎么样。”


  田福堂还专门弄了点羊肉,给孙少安和田润叶补补。


  没几天。


  孙少安和田润叶去了县城。


  马上就要中考了。


  “润叶,不要紧张,你的水平在学校也是不错的。


  正常发挥,一定能考上高中。”孙少安见田润叶有些紧张,安慰几句。


  “少安哥,我不紧张。我一定能考上,跟你一起念高中。”


  “好,咱们还要一起念高中。”


  很快中考开始。


  孙少安在学校,考试一直都是第一名。


  孙少安算是学校里有名的‘才子’。


  考试三天。


  很快结束。


  考后,没多久,成绩出来。


  孙少安中考成绩接近满分。


  全省第一。


  虽然是第一,但孙少安也没得到什么奖励。


  田润叶也考的不错。


  虽然比不上孙少安,但也考上高中了。


  双水村。


  田福堂家。


  田福堂摆了一桌酒席,把孙玉厚一家人请了过来,算是一起庆祝孙少安和田润叶考上高中。


  “玉厚,我听润叶说了。


  要不是少安辅导润叶学习,润叶怕是考不上。


  我敬你一杯。”田福堂很高兴。


  孙玉厚先干了一杯,摆摆手,“润叶学习也挺好,没有少安也一定能考上。”


  “来,吃菜吃菜。”


  “少安妈,你家少安真有出息”润叶妈也说孙少安的好话。


  “润叶也是好女子。润叶从小就跟少安一起玩儿”少安妈也夸润叶。


  “少平,兰香,你们多吃点。”田润叶帮孙少平、孙兰香夹菜。


  “谢谢润叶姐。”孙少平和孙兰香很有礼貌。


  “润生,你也好好学。


  你年纪和少平差不多,你们也一起考上高中。”孙少安招呼田润叶弟弟田润生。


  田润生算是个小透明吧。


  版本中,田润生性格比较软弱,身体呢,也不是很强壮。


  田润生喜欢随波逐流,没什么主见。


  最有主见的一次,便是喜欢上了寡妇郝红梅。


  电视剧版的田润生,融合了金波。


  也就是电视剧版,没了金波。金波做的一些事,让田润生做了。


  电视剧版的田润生也喜欢上了寡妇郝红梅。


  “好的,少安哥。”田润生轻轻应了一声。


  “润生,咱们一起努力!”孙少平跟田润生的关系,没那么好。他们是同学,也算认识。


  孙少平跟金波关系最好。


  “好,一起努力。”田润生似乎被鼓励到了。


  “我也要考高中。”孙兰香突然说话了。


  她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


  孙兰香一说,大家都笑了。






  只有孙少安认真的回答孙兰香,“兰香,大哥相信你一定能考上。”


  孙兰香虽然人小,但很懂事,很聪明。


  孙兰香四岁的时候,就知道帮家里捡柴火。


  家里做了好饭给老太太吃。


  孙兰香知道老太太吃不完会剩下。


  然后,孙兰香提前偷偷躲了出去。


  这是为了让家里其他人,吃剩下的好饭。


  孙兰香小小年纪,懂事的让人心疼。


  年前。


  孙少安家卖了三头猪。


  得钱,三百多。


  不只是孙少安家,双水村的其他人家,也靠卖猪,得了不少钱。


  他们用了地龙喂猪的法子,猪长的又大又肥。


  双水村的村民,今年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把其他村羡慕坏了。


  双水村的后生,娶媳妇也容易了一些。


  闺女嫁人,也能挑个更好的人家。


  这都是孙少安的功劳。


  年三十。


  由于不缺钱,少安妈再次张罗了一桌好饭菜。


  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了顿饭。


  “少安,你远方舅舅,也想养猪。”少安妈这边也是有亲戚。


  只是那些亲戚多年没有来往。


  现在,突然听说双水村养猪的事。


  他们主动联系了少安妈,想请教养猪技术。


  “妈,这事儿不好办,先等等再说吧。”孙少安拒绝了。


  双水村养猪的事。


  一开始,跟着孙少安学的,都是双水村的人。


  后来,外村的人来学,孙少安不认识他们,拒绝教他们。


  再后来,双水村的人似乎形成了默契,就是不能把地龙养猪的法子,传出去。


  现在弄得孙少安也不能随便教外村的人,养猪技术。


  就算是孙兰花嫁到了石圪节村。


  孙兰花也只能自家用地龙喂猪,不能教外人。


  双水村的人,还专门叮嘱过孙兰花,也跟张志高说明白了。


  “好吧。”少安妈也知道村里什么情况,也知道不好外传。


  过完年。


  孙少安和田润叶,再次坐着金俊海的车,去了原西县城。


  孙少安和田润叶的高中生活开始了。


  这次,孙少安没去后厨勤工俭学,没那个必要了。


  中午。


  孙少安和田润叶一起打饭。


  田润叶没去田福军家吃饭。


  这个时候,田福军家还乱着呢。


  田润叶偶尔会过去帮忙照顾田晓晨和田晓霞。


  食堂的饭菜,已经分了等级。


  馒头,有白面馍、黄面馍、黑面馍,分别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菜,也分了等级,甲等菜、乙等菜、丙等菜。


  孙少安和田润叶,吃的都是黄面馍和乙等菜。


  白面馍和甲等菜,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要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从学校开始,等级划分就十分明显了。


  学生吃饭已经分了三六九等。


  吃过饭。


  孙少安和田润叶还要参加学校的劳动。


  这个时候,基本上每天都要劳动。


  半天上课,半天劳动。


  吃的不怎么样,还要进行体力劳动。


  这让普通家庭的学生,很难挺下来。


  有的学生,吃不起菜,每天只吃两个黑面馍。


  还要参加体力劳动。


  没几天。


  这几个学生就累趴下了。


  “老师,我们家里出了点事,要请假回去。”孙少安和田润叶去请假了。


  这是孙少安和田润叶商量好的。


  也跟家人说过。


  在学校,学不下什么,还吃不好,睡不好,还要卖力干活儿。


  所以,孙少安决定找借口请假。


  “好,家里有事就去忙吧。”老师答应的很痛快。


  双水村。


  孙少安和田润叶又回来了。


  当然,他们不是空手回来的。


  他们带了很多书。


  不仅有课本,还有从文化馆借的很多书。


  孙少安和田润叶,又恢复以前的日子。


  每天一大早,他们一起上山,挖药材,打野味。


  九点多十点的时候,他们一起烤野鸡、野兔,美美吃一顿。


  中午。


  孙少安背起一大捆柴,还有药材和野味,回家。


  田润叶呢,拎着野鸡蛋,时不时帮孙少安擦汗。


  他们要么在孙少安家吃,要么在田福堂家吃。


  “少安,润叶,你们不在学校学习,能行吗?”一开始田福堂还问问。


  “福堂叔,在学校,老师没时间教,我们呢,也没时间看书,学不下啥。


  反倒是回来后,每天下午能好好看看书。”孙少安解释。


  “那你们考试,不会有问题吧?”


  “福堂叔,你放心吧,考试,我肯定是第一,润叶也是前十。”孙少安保证。


  “那就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


  孙少安和田润叶看完书,就会去趟县城。


  并且在学校上几天课,算是露个面。


  “怎么你们总是请假?”请假多了,会有人问。


  “我家人生病了,我也没粮食没钱了,只能回去想办法。”


  借口总是很多的。


  但最好用的就是,没粮食、没钱,家人生病。


  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让回去。


  因为,粮食大家都缺。


  没人会说:“我家有,我借给你。”


  转眼就要期末考试。


  孙少安和田润叶,提前几天回了学校。


  “少安,你没来上课,要不要看笔记?”刘根民学习比较认真。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刘根民做了笔记。


  “好啊,谢谢根民,我还发愁,担心没复习好呢。”孙少安没有拒绝刘根民的好意。


  “不用谢。”刘根民觉得这次考试,孙少安肯定没有他考的好。因为,孙少安经常请假,不来上课。


  另外一边。


  田润叶那里,有个杜丽丽,也关心田润叶的学习。


  杜丽丽算是田润叶的闺蜜。


  她们关系比较好。


  “润叶,你跟你的少安哥,一起回来了?”杜丽丽知道田润叶喜欢孙少安。


  女孩子比较早熟。


  高中的女学生,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对象了。


  而男同学,大部分还只是打篮球,贪玩儿,还没想对象的事。


  “丽丽,你别胡说。”田润叶脸色通红,有些不好意思。


  “润叶,孙少安学习那么好,个子还高,长相还不错,咱们班里好多女孩都喜欢他。”杜丽丽说话很直接。


  “是吗?”田润叶不高兴的看了一圈女同学,最后看向杜丽丽,有些担心问:“你不会也喜欢少安哥吧?”


  “我才看不上孙少安呢。”杜丽丽家世不错,找对象要找门当户对的。


  孙少安只是一介草根,入不了杜丽丽眼。


  考试很快开始。


  没几天。


  成绩出来。


  孙少安还是第一。


  这下算是把很多人惊到了。


  刘根民一脸不可置信,“凭什么?凭什么孙少安不来上课,还能考第一?”


  “少安表现不错,你在家认真学习了吧?”有老师问孙少安。


  “是啊,老师,我认真看书了。”


  “不错,要认真学习。”老师鼓励了孙少安。


  老师也希望学生认真学习。


  田润叶的成绩也不错。


  本来她只是中游水平。


  但这次考试,田润叶进了前十,成绩好了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