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之语,震撼朝堂,如此言论,当真语不惊人死不休。
无人知晓那日朝议如何结束,只知虞国国君临终前封苏沐为左相,尽揽大权。
在虞灭陈的战争中,苏沐稳居后方,与虞国二皇子付明学,共商大计,不数年,已立大虞王朝,君臣和睦,一时传为美谈。
王笑云合上书卷,揉揉自己的眉心。一路行来,他看了不少京中官吏的档案,多少都有蛛丝马迹可循,究其根本,都逃不脱两个字,利益。
就像是京州尹幼子卫天朗,本该是京官一伙,却与青州势力纠缠不清,实则是与其兄争权,各有所向;青州将军府李宾,自然是以青州为先。
如此种种,皆有牵涉。唯独这当朝左相苏沐,令人捉摸不透。
当年苏家满门被杀,却是他祸从口出,因有此劫。后投身虞国,谋陈国天下,尚在情理之中。但是,他是如何重获新生,又怎有这般雄才伟略,实在令人无解。若说是自邻家书中习得,那天下士子就该含愧自绝了。
同时,在覆灭陈国之后,左相苏沐大仇得报,又已是耳顺之年,早该告老还乡,却依旧活跃于朝堂之上。
有言称,左相苏沐感念虞国大恩,北方武国隐忧未定,誓不回乡,如此忠义之举,更为天下倾心。
但王笑云却总感觉这其中有哪里不对,在没有确切了解北方武国的实际情况前,他还不能下定论。
不过,在离开青州前,赵广志曾告诉他,主战的不仅是武将,还有左相苏沐,最主要的是,依旧是那句,迟恐生变。
即便在王笑云心里,武国之患的确该彻底铲除,却也是等待恰当时机,似左相苏沐之语,实在是有些过于冒进。
“也好,正因这种诡谲形势,才能让我一展雄图。凌哥儿,小婵姑娘之事,有一天我会让你亲自吐露实情。至于你所说的靖平天下,我会帮你完成。”
顿了顿,王笑云又道:“京都书院与皇室的之争,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的存在,能够让王朝安稳,这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事情,无需纠结。至于青州与京都之争,呵呵,到底是人不为己啊。”
从青州到京州一路平坦开阔,王笑云一路也算行得轻松。而他刚到京都,找了落脚的地方,打算不日将往书院时,却遇见了老熟人。或者说,是李承义主动来找的他。
“王兄,久违了!”
李承义经历过凌州的事情,显得成熟许多,面对王笑云,也没了往日的倨傲,此刻相见,礼数周全。
王笑云也回礼道:“李公子。他乡遇故知,真是某之荣幸。”
“闲话少叙,我有话与你说。”
王笑云落脚的客栈不算大,但毕竟是天子脚下,一应文雅之物皆置办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