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重生天龙被段誉追杀> 第一卷第五十五回 变生肘腋落云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第五十五回 变生肘腋落云窟(2 / 2)

论及推衍天时星相,当世之人,除却邵氏族人,无人能比肩。

神明惧人算生死,御鬼于地下九幽,能力通天彻地。

高泰云依据《梅花易数》和《皇极经世图》,将邵氏秘传的伏羲十六卦,继续尽数推衍此凌波微步的后续变数。

他得鬼卦二百五十有六变,从上至下,除天卦、人卦、地卦,另含神卦、鬼卦和兽卦。

且说那鬼卦推演,常人不能及。日星象纬,尽在掌中,占古察后,无往不验。

高泰云将道、数、兵、谋、真、辩、布、测等,其变尽在推衍中。

玄门之人,推衍经卦,纯属最基本的入门功夫。

高泰云希望通过这次推衍,将凌波微步融结成战阵,成为玄门镇教守山大阵。

他经过多日的努力,这玄门的阵法趋于完善,利用玄门众阁教的镇墓斫龙阵,创出来玄门守山大阵,名曰移星换斗阵。

斫龙阵是众阁教的葬地阵法,糅合众阁和茅山的两教精髓,以山河之灵捍卫墓葬。

所谓山河之灵,是指自然界中的阳阴二气,遇水则阴重,临山则阳盛,衰不惑焉。

玄门秘术激发山河之灵,结斫龙阵,防畜鬼之扰,镇守古墓。

斫龙阵,并非一个固定阵法,有玄门九坛,镇山御水。

玄门九坛,分别是"鉴临坛"、"定落坛"、"星吮坛"、"坤殂坛"、"真仙坛"、"合仗坛"、"空榻坛"、"空虡坛"和"燧门坛"。

九座法坛并无厉害之处,要紧的是玄坛上九种器物,名曰"镇坛"。

这"镇坛"以各类玉石、煞器或法剑为主,堪舆山脉走向铸坛。

高泰云吩咐弟子们,在玄教各坛,充分利用地势,设移星换斗阵,习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融反手十八剑和鬼卦在剑阵,剑势遮天避日,阵内蝇蚊难越。

他派人去太行山南端,深入腹地,寻到一处四面悬崖的高地古寨,召流民入山,建道宫民舍,开荒种田,准备设中原玄教总坛,名曰太初坛。

此古寨历史悠久,有十余名寨民,是西汉末年的起义军后裔。

古寨峭壁上,寨民采石筑屋,据险以守。

以玄门强大的资金后盾,开辟了三条商路,进入太行山腹地,悄然运送民力和粮食,此处还不为人知,众多弟子到了此处,以为世外幽绝之地。

高泰云选中此处设玄门太初总坛,只为应对数十年后的乱世,期待能为中原文化保留一些火种。

太行山匪盗猖獗,众多商队并不敢前来,唯有玄门弟子依仗人多,扫荡了沿途匪窝,让落草为寇的流民距离高台下,桑植围渔,养牛喂羊。

玄门择徒甚严,需手脚健全的少年,亲传弟子非孤即寡,外门少年弟子多是齐蜀荆等地流民后代。

陕晋很多穷苦山民,为了让孩子有口粮,都争相送子入教,皆被编入茶马铺,做了伙计。

丐帮乔峰受高泰云建议,将南方丐帮大多迁移向梁山泊,留少数老弱在太湖君山。

梁山泊的渔民越来越多,不断有丐帮弟子深入太行山,躲在山里开荒种地。

七月底,高泰云自觉神功大成,携带十名玄门弟子,南下青州,准备寻仇慕容复。

青州云门山,有穿山出云洞和灵官殿,洞西侧有云窟,宽约有丈余,深不可测,白雾弥漫。

云门山巅峰,云雾缭绕,高泰云和慕容复正执剑而立。

以前,高泰云从未正式见过慕容复出剑。今日发现,对方站立姿势中。内蕴着无穷奥秘,那寒冷剑身中,闪射着隐隐潜光。

他微一抖剑,剑尖挥向慕容复,从其鼻梁不及半寸之处飞过。对方脚底纹风不动地,盯着高泰云那跳动着的剑尖。

慕容复的剑尖扬起,在空中跳动了一圈,然后呼的击出。

“叮”的一声,两只剑尖相撞,一缕火花飞出。

双方剑出如飞,快准稳,均已得剑中的精髓。

高泰云左刺两剑,右挡五剑,退后两步,反手十八剑倏忽施展出来。

慕容复忍不住大叫道:“来得好!”

他左跨半步,右手长剑吞吐之际,左掌划圈,霎时滋滋之声,从剑尖上发出。

“嗡”的一声,剑尖陡然直刺高泰云的咽喉,这正是慕容复自悟的奇招,暗含九个变化。

此剑招其阴毒狠辣之处,并不在剑上,而是那左掌,隐藏有慕容皇族绝学斗转星移。

高泰云双肩下沉,提剑举眉,反手三剑刺出,直刺对方“神庭”,这一招“少儒射蝉”精妙绝伦,不差分毫,让慕容复也是心底喝彩。

慕容复横剑直挑,高泰云刚好后退到云窟边,那慕容复左掌飞速击出,一股雄浑的掌风袭胸而来。

“啊!”高泰云没防脚底,居然被击落下云雾弥漫的云窟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