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风起大宋> 第四百二十八章 灭日(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灭日(三)(2 / 2)

但这样雄壮的城墙此时却没有多少士兵守卫,大部分的军士此时都已经分为两派在城中厮杀,故而当韩滔举起大旗杀到城下的时候,守卫城门的倭国军士一下子居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吾等是奉鸟羽陛下之请来此平叛的,你等难道想死吗?”坂部平太骑着战马,挥舞着长枪大声喝道,两千倭军也齐声响应,而站在他们身后的四千平阴军,更是让城上守卫胆战心惊。

“这...这里可是平安京,是倭国国都,你们难道想造反吗?”有倭将在城墙上大声喊道,希望吓退坂部平太。

坂部平太不屑的哼了一下,经过两年多的熏陶,他的思想早已发生变化,在他的心中,无论鸟羽还是白河,又或者是藤原家,都是阻碍倭国进步的根源,造反?他就是要造反!

“攻击!!”

坂部平太长枪一挥,数百弓弩手拉弓上铉,接着就是一片箭雨冲天而起,城门上不过百人的倭军哪里抵挡的住,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城门就被攻破了,随着一声呼哈的欢呼声,数千平阴侯攻入了平安京。

在王宫中的白河得知消息,气的把供奉了几十年的佛祖雕像都砸碎了。

“快!快调集所有武士,把宋人赶出去!!”

“不行了,陛下,关白手下的武士也开始反击了,我们的兵力太少,先和微臣前往关东,等调集各地军士,再图其他吧。”平正盛跪着说道。

“不行!一旦离开平安京,局势就会完全失控。”

白河掌权数十年,政治敏感度很高,他很清楚,只要他撤离了平安京,就代表他和鸟羽乃至关白之间的斗争是输了,即使在关东他能利用平家召集足够的军队,也很难再赢回来。

树倒猢狲散,很多时候输的是人心。

“陛下,再不离开,就只能困斗了。”平正盛再次劝道。

“义父大人!”这时,璋子中宫走了出来,对白河劝道“义父大人,为了孩子,请珍惜你的生命!”

白河的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点点头道“罢了,撤!”

平安京压制战比姜德想象中要容易的多,因为内部混战而导致的城防力量大减,使得韩滔部一路都没有碰到什么像样的战斗,从摄津到平安京,最终的伤亡人数才不到百人。

等姜德进城的时候,平安京中的战场打扫工作都已经进入了尾声。在韩滔等人的“邀请”下,鸟羽、藤原忠实等贵族都出现在了城门口好迎接姜德的到来。

鸟羽和藤原忠实看着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山文甲,头戴亮银面具的姜德,只觉得心中阵阵发寒。

姜德当然没有那么恐怖,但跟随姜德进城的无数铁甲军士,就很恐怖了。

别说鸟羽,当了这么多年关白的藤原忠实也没有见过如此精良庞大的队伍。

说白了,习惯了平安时代风雅生活的贵族们,根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战争,这点,辽宋两国的权贵也差不了哪里去。

姜德看着穿着黑衣的鸟羽、藤原二人,哗啦一声翻身下马。

“停!”“哗!哗!呼!”

随着一声令下,所有军士原地踩了两步后停了下来。

“日出之国天子见过日落之国平阴侯殿下。”鸟羽被军势所震慑,主动上前说道。

“嗯....”姜德嗯了一声,然后沉默了下来,周围死一般的寂静,这样的气氛让鸟羽在这春天流出了汗水。

有的时候,安静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听闻贵国发生叛乱,倭王无恙乎?”姜德嘴角微弯的说道。

鸟羽急忙道“多谢殿下关心,已无恙。”

姜德点点头,继续催马上前,不再看他一眼,鸟羽看到姜德对他如此冷淡,顿时心都凉了三分,而鸟羽身边的藤原忠实更是感到头疼,姜德连看他一眼的意思都没有,这里面蕴藏的信号足以让所有人思量三分。

难道这个宋人希望日后的倭国和宋国一样,是国主占据统治权的?

藤原忠实就在这样忐忑不安的心情中等待平阴军进城完毕。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还有一部分军队驻扎在城外,平安京的所有城门也被姜德派人掌控了起来。

任何时候,都不能得意,否则,盛极而衰的事情实在上演过太多了。

——

“主公,平安京的所有要害部门都已经掌握了,忠于鸟羽、藤原家的倭军收缩到了王宫和关白府中,白河的踪迹已经被发现了,他们已经到达了近江国,正在继续往东,并且在路上不断召集关东军士,想来是准备集合关东的力量重新反扑。”许贯忠来到姜德身边,对正站在城墙上看着风景的姜德说道。

“这是自然的,毕竟倭国最为强悍的武力,其实就是关东地区的武士团!”姜德笑着说道。

和后来不一样,在倭国战国时期以前,倭国后来赫赫有名的关东平原还是一片荒芜之地,要一直等到德川家康时期才算真正的开发出来,当年丰臣秀吉转封德川家康到关东时,德川家康还对关东的荒芜感到震惊。

在姜德所在的时代,关东就相当于中原的东北,虽然潜力无限,但却缺少开发,在这些地方生活的人们往往因为劳苦而善战,后来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来自于关东,是有其背景原因的。

“鸟羽和藤原应该会有小动作吧。”姜德突然问道。

“主公之前对他们如此冷淡,他们一定有所感觉,想来接下来就会联合公卿给主公压力了。”许贯忠同意的说道。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说过,攘外必先安内,最少,也要有表面的统一....”姜德想起一人,那人被他父亲带走后,倒也过的安逸。

“主公的意思是?”

“给他们点信号,让他们快点动起来,不要等到关东军杀到才搞事,那个时候,我们可没工夫搭理他们。”姜德笑着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