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国民法医> 第九百九十二章 论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九十二章 论迹(1 / 1)

吸……


  江远坐进会议室里,就有人送上来泡好的不怎么好喝的绿茶。


  江远也是口渴了,先就吸溜吸溜的喝着。


  一会还要说话呢,不补点水,对身体不好。


  张校雅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江远。


  她在刑警支队里等了江远好几个小时,原本以为江远下午就回来了,后来等到了傍晚,再后来等到了深夜。


  如果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几乎没几个人敢让张董等这么长时间。张校雅也不会惯着这种人。


  但是,等待江远的过程中,张校雅不仅没有生气,甚至是带着一丝丝的感激之情的。


  这份感激,甚至随着等待的时间的增加,而在逐渐增长中。


  她来刑警支队等江远的消息,是严格不许外传的,知道的人也不多,而江远的耽误的所有时间,都是用在了现场调查中的。


  换言之,江远晚来的每个小时,都是用来调查弟弟的死因的,而且是秘密调查。


  不管江远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张校雅是愿意承这份情的。


  整个张家的思路其实都是一致的,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只要你能侦破张校明的案子,找到杀死张校明的凶手,令张校明沉冤得雪,张家就愿意承这份情。


  所谓论迹不论心是也。


  嘎。


  黄强民推门入内,脖子后面都是跑步带来的细密的汗水。


  “不好意思来晚了。”黄强民是收到消息才跑过来的。


  “黄政委。”江远先给自己领导打了招呼,让了位置。


  一看江远站起来了,张校雅带的人才醒悟过来,连忙让位置的让位置,拉椅子的拉椅子,倒茶的倒茶。


  江远等黄强民坐定,道:“我讲一下我在建门院的发现吧。”


  “您请说。”张校雅立即坐直了看向江远。


  “首先。我查看了案发当日的现场照片,以及尸检照片。有一点是确认的,张校明死亡的非常迅速,是被锋利的锐器,直接戳中了要害部位,分别是心脏和肝脏位置,进而致使张校明失血过多而死。”江远顿了一下,道:“我通过照片,在犯罪现场,主要是死者的家中,做了一轮血迹分析。”


  张校雅听的眼前一亮,她知道江远的血迹分析很牛。


  如果是俗套的电影的话,张校雅面对江远,是那种可以说出:江远,男,25岁,汉族,山南省宁台县法医,擅长血迹分析、指纹分析……等巴拉巴拉台词的人。


  今天一天,她的时间都用在研究和分析江远身上了。


  所以,哪怕不是刑科专业人士,张校雅对于江远的各项技能,擅长什么,有什么经验和成果,还是有着相当的了解的。


  而血迹分析,也属于是江远流传于江湖的大招了。


  世人不知道江远的血迹分析具体有多强,是什么级别,但有一点是公论的,现役的警察里面,江远的血迹分析绝对是最顶尖的。


  众所周知,刑事科学技术其实不是一种科学,它是介乎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而它最像科学的一点在于,它是可以被证伪的。


  对犯罪现场做一次血迹分析,回头能不能抓到人?抓到人以后,犯罪嫌疑人对犯罪现场的指认,是否与血迹分析的相符


  这么一连串的工作,反反复复的来上几次,就让血迹分析这门学科里,滥竽充数的人极少。


  江远这种就更不用说了。没有被反复证明的神迹,又如何能被称之为神呢。


  张校雅甚至有点后悔,弟弟的房间里是有大量血迹的,怎么没有早点邀请江远呢。


  江远这时候却没有继续刚才的血迹分析说下去,而是转头问陶鹿道:“陶支,王福庭交代了吗?”


  “没有,只说他记不清了。”陶鹿的表情不是很好看。


  王福庭是本案最主要的突破口,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唯一的突破口,他如果不交代,这个案子都缺乏重启的价值。


  除非江远有其他的想法。


  江远只点点头,问:“那他有交代其他案子吗?”


  “没有,全部都是记不清了。”陶鹿道。






  江远沉吟起来。


  张校雅着急道:“这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陶鹿在旁道:“王福庭不愿意交代是正常的,谁也不愿意给自己增加罪名。只能说,没有起到排除的效果。没有王福庭的供词,案件继续推进就不容易了。”


  “如果威胁他,不交代的话,就让他来背这个案子,他会不会交代。”张校雅以普通人的思维模式道:“或者说,王福庭因为就是凶手,知道交代了会死,所以拒不交代。”


  在场的几名刑警都看向江远。能驳倒张校雅的话很容易说,就是不容易说。


  黄强民咳咳两声,准备替江远说。他是偏僻省份来的基层干部,反而无所谓高门。


  江远向黄强民摆摆手,他现在是情商拉满的状态,道:“侦查才刚开始,以后要讨论的问题很多,张女士来见我们,应该是想听到最直接最质朴的基层的反馈。”


  “对,是这个意思。”张校雅一下子反应过来,忙道:“我只是想了解情况,我是绝对支持江远先生的调查的。”


  一个小时前,张校雅可能还没有这么确定,但现在,张校雅很确定的知道,江远绝对是专案组最适合的领导者。他是有权威有能力有实力有名望的刑警,难得的是还年轻,有冲动,愿意做事,这就让此次调查,隐然间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江远点点头,道:“王福庭是凶手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就像是我们之前分析的那样,因为现场有大量血迹,且有血迹喷溅到了凶手身上,而王福庭攀爬的院墙上又没有血迹,这就降低了王福庭是直接杀人凶手的可能性。”


  江远让张校雅消化了一下,再接着道:“至于说王福庭不愿意交代的原因就很多了。首先,他作为黑道人士,后来又是上市公司的副总裁,消息的来源肯定很广泛,应该知道建门院案件的复杂性,不愿意沾上,或者说,无论如何都不想涉及到的想法,并不是难以理解的。”


  张校雅愣了一下,也只能点头承认。


  江远继续道:“其次,用死刑的罪名来威胁王福庭,应该也是没用的。这么多年了,王福庭就算本人不懂法,也一定找律师咨询过相关的问题了。在没有确凿的证据的前提下,单纯的杀死一名受害人,这在司法实践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概率并不高,死缓和无期的概率较大。相反,承认自己是凶手或者同案犯,可能对王福庭来说,是更糟糕的结局。”


  张校雅翻了翻眼皮,感觉江远多少有点攻击性了。


  江远持续输出:“最后,即使王福庭是案外人,并没有真正的涉及此案,且知道凶手是谁,交出凶手,可能也不会让他感觉更安全。一方面,他会担心自己被这个案子缠上,反而完蛋的更快。另一方面,真正的凶手和王福庭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江远:“假设凶手当日跟王福庭是同伙关系,那么,在接下来这些年,王福庭为什么没把凶手给供出来?一个比较简单的猜想,凶手可能握有王福庭的把柄,或者,王福庭可能已经把凶手干掉了。”


  张校雅听的愣住了:“确实是有这种可能性啊……”


  “王福庭是跟着端达,黑道里一路洗白的,他身上背的案子,绝对不会是一两起。从时间上看,建门院的案子,反而是他很早期的时候做的。”


  “那怎么办?”


  黄强民再次咳咳两声,道:“审讯也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王福庭现在不说,不代表之后不说。”


  他是给缓了一句,免得江远给什么承诺。


  江远在路上,其实就有思路了,这会儿只是向张校雅道:“我觉得有两个方向。其一,我们现在抓了端达的这么多人,可以从这些嫌疑人里面,了解一下,是否有人知道王福庭的情况,是否有人知道建门院的案子。”


  张校雅听的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这样的话,可以把端达的案子好好查一下,把当年的涉案人员,尽可能的都找出来。”


  “我同意。”陶鹿拿着笔,刷刷的在笔记本上记录。


  “第二个方向呢?”张校雅问江远。


  江远道:“您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跟王福庭聊一聊,我觉得,如果只惩首恶,不过度追求报复的话,王福庭也许愿意说。当然,他不愿意说也没关系,如果咱们聊的到位,他不愿意说,也能说明一些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