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赤侠> 261 丰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1 丰碑(1 / 1)


  赤侠正文卷261丰碑“不自量力。”

  魏昊张口一吹,风雷并起,当场将鬼气死气吹了个七七八八,十五丈鲤鱼头鬼差当场东倒西歪,根本站不稳。

  泵池小地狱中的黄泉水撒了一地,魔石宛若流星一样到处四散。

  法天象地。

  看到这一幕,地府中窥视战斗的诸多强者,都是瞬间反应过来,这就是法天象地!

  而且魏昊并非是法力凝聚出的肉身。

  他是货真价实的肉身庞大,瞬间成了不知道多少高的巨人。

  “我的天……”

  “血肉之躯,也能如此吗?”

  “……”

  “……”

  有些年代久远的鬼差沉默不语,他们心中很清楚,血肉之躯,当然可以!

  开天辟地,就是血肉之躯的伟力。

  如果没有人祖大能的无上伟力,万事万物都依然沉淀在混沌之中,生灵也处于蒙昧和狂野,没有秩序,没有法度。

  “师法天地,师法自然,师法先祖……”

  有些古老的鬼差说罢,抬头看着巨人魏昊之上的那双眼睛,宛若血月,又好似骄阳。

  泵池小地狱的份量,压得午官城的护法大将左右摇摆,而此时,魏昊抬起了巴掌,缓缓地拍向了它。

  巨人魏昊的动作是那样的慢,慢到所有观察到的鬼魂,都觉得自己可以轻松躲开。

  然而这种缓慢,却非常的诡异。

  眨一下眼,这巴掌已经跨越数里。

  依然是那样的慢。

  然而再眨一下眼,巴掌已经轰然而至!

  轰隆!!!

  整个地府都在颤动,原本就是在偏转的地府,整个又继续加速旋转。

  有那么一瞬间,地府的时间都像是在加速。

  因为头顶的骄阳明月,比往日里走得都要快。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独角鬼王远远地看着,目瞪口呆,它现在十分庆幸,没有在秦广城为难魏昊,更没有做什么不切实际的美梦。

  此时的地府如果说是一座盘旋而下的楼梯,那么,魏昊就是造访十国这些房间的访客。

  巨大的魏昊,仅仅是靠肉身的法天象地,就压制住了整个午官城的鬼气死气。

  一巴掌,直接将十五丈的妖鬼拍得缩了回去。

  鲤鱼脑袋被直接拍了个粉碎,巨大的铜壶摇摇晃晃,落地的瞬间,被魏昊一把抓住。

  “有冤的伸冤……”

  巨人魏昊一张嘴,泵池小地狱中的可怜鬼顿时宛若听到了洪钟大吕,那声音的共鸣,震得整个地府都是嗡嗡作响。

  中央直通天穹大地的人形建筑,也突然有了动静。

  被岁月侵蚀的巨大笏板之上,陡然出现了血色金光的大字——大庭。

  垂拱的双手,也逐渐清晰可见,只是那双手无比沧桑,全然没有神圣可言,布满了创伤、老茧、裂痕……

  看到大庭两个字,魏昊有些出神。

  因为他本该不认识这两个字,这是古老的文字,他不曾学过。

  可是现在,他竟然一下子就认出来,这是“大庭”二字。

  “唔……”

  魏昊顿时反应过来,这或许就是“大庭氏”。

  “酆都大帝、大庭氏……”

  莫非,这两个大能,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这时候再去看阴间天穹上的那双眼睛,似乎一切就都合理起来。

  “大庭氏”,同样也是人祖之一,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头衔——炎帝。

  垂拱的那双手,如此斑驳、沧桑,如此伤痕累累、老茧密布……似乎都合理了起来。

  魏昊抬头看去,那双眼睛依然盯着整个阴间,彷佛全然没有看到魏昊在地府的动作。

  但是,魏昊知道,这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就跟当时在大巢州一样,“大巢氏”同样看着自己。

  “看来,哪怕是阴间,人祖们也不曾松懈。”

  整个阴间的主体,就是地府,而撑起整个阴间的力量,就是最中心的这座人形宫殿。

  宛若通天塔,然而魏昊却怀疑,这说不定就是“大庭氏”的肉身。

  一己之力,开辟阴间。

  死亡不是终结,对无数弱小的凡人而言,是一种慰藉。

  魏昊不相信强大的人祖会喜欢阴间的诞生,但是阴间还是诞生了,而且是人祖自己撑起来的一方时空。

  或许这种伟岸,只会在遥远时空中流传,亘古之后,“大庭氏”的功绩,大约就是只言片语。

  “难怪啊难怪,难怪进入阴间之后,会是‘神农珠’出现感应。我当时的判断没有错,那的确是某个人祖,也的确是人祖的双眼。”

  当时还以为是错觉,现在想来,是人祖处于遥远的时空之中,无法跟他对话。

  但,还是给与了帮助。

  那件不是披风的披风,给魏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烈士气焰”。

  这也是为什么魏昊现在可以轻松施展出法天象地的原因。

  不需要任何法力,有的只是几乎无穷无尽的“烈士气焰”。

  尽管品质不如魏昊自身的“烈士气焰”,但是那种无穷无尽的量,真的是叹为观止。

  单手抓起了铜壶,这就是泵池小地狱的本体,整个被魏昊攥在手中,轻轻一晃,其中鬼魂顿时两分。

  无数皮开肉绽的弱小鬼魂纷纷飞了出来,五百年含冤者比比皆是。

  “冤枉,冤枉啊——”

  “别打了,别打了,我招,我招,我断道毁桥,我断道毁桥……”

  “让我死吧,让我死吧……”

  各种哭喊声传来,片刻,魔石从鬼身中飞出,黄泉水纷纷回收。

  众多重见天日的冤魂,见到魏昊之后,顿时连连大拜,往日的酷刑,早就让他们温顺得宛若绵羊,迟迟不敢开口控诉。

  直到见魏昊顶天立地,手掌地狱,这才有了底气。

  只是这些冤魂一开口,却还是问道:“大老爷可能作主?!”

  “大老爷是何方鬼神?”

  “大老爷比之判官如何?”

  ……

  无数的提问,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要看到魏昊的态度。

  魏昊笑了笑,不作回答,只是手一挥,身后追随的数百万鬼魂顿时显现。

  一切言语,都抵不过行动。

  看到这一幕,看到那些诸国野鬼的化蝶征兆,一众冤鬼顿时大哭。

  “大老爷容禀,小的……”

  “我乃大唐……”

  “草民乃是……”

  七嘴八舌纷纷控诉着自己的遭遇,那真是冤枉得很。

  如沃州莫生者比比皆是,而妖鬼为护法大将,却以“规矩”为铁律,全然不讲前因后果以及真相,更遑论人情。

  魏昊并不急躁,盘膝而坐,压得黄泉路都几乎断流,所有河道中赶路的鬼魂,都得到了一丝喘息。

  一应鬼差皆不敢再上前。

  只因魏昊以一己之力,将黄泉路给镇压了。

  只手掌地狱,一力降黄泉。

  如此大力量,鬼神纷纷退避,哪里还敢冒头寻思。

  无数鬼差都在瑟瑟发抖,但有渎职者,已经忙不迭询问此时大夏朝北阳府有力人士魂归何处,想着可以走走人情,疏通一二。

  实在是这个魏大象,真的有动荡地府的神通。

  那午官城十六门护法大将,好歹也是数千年的法力修为,在他面前,竟然走不到一个回合,就被一巴掌拍死。

  魂飞魄散都是好说,关键是这鲤鱼脑袋的鬼差,竟是死了成聻,为不明飞鸦叼走,去了鬼魂不可入之国。

  秦广城中,独角鬼王恢复了本相,咋舌道:“那披风……”

  “看出来了?”

  判官一脸凝重。

  独角鬼王连连点头,一脸的后怕,“我本以为‘大庭氏是个传说,没想到都是真的。”

  “传说之所以会成为传说,必有其原型。凡人想象出来的故事,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重新书写……”

  判官说罢,“你既然看出来了,可有打算?”

  “我若想要追随魏大象,你当如何?”

  “若魏昊没有这等际遇,我肯定杀你;但现在不一样,九个大王不在,地藏王国也悄无声息,其余诸多幽冥势力又是干大事而惜身。那么,魏大象跟那新任五阎王斗上,只要胜了,这地府,必将刷新气象。”

  “你的意思是……”

  “你我最好一明一暗,你自去追随就是,我会暗中相助。”

  言罢,判官又提醒道,“我观鬼魂亲近魏大象之后,神通大增,如此异象,不可不察。你可以交结魏昊的阴间朋友,互为臂助,到时候,也是一路奇兵。”

  “五峰县城皇秦文弱,如何?”

  “先不要问如何,你自去打听,心里自会有计较。”

  “好!”

  独角鬼王也是爽快,当机立断,直接奔着阳世去了。

  它在阳世,也是多有庙宇供奉,凡人请它帮忙吃掉邪祟,多在驱邪仪式不行之后,就会选择“以暴制暴”。

  独角鬼王虽然是鬼身,却是干得除妖人类似的勾当。

  算是阳世比较冷门但却相对正面的鬼王。

  而这光景,魏昊身前一只浑身缠绕雷电的黑色巨犬,正口吐烈焰,记述卷宗。

  一应桉情的前因后果,都被记录在了魏昊的那件披风上。

  这披风十分柔软,汪摘星以烈焰岩浆为笔墨,快速书写。

  不多时,十数万桉情就被记录得密密麻麻但是清清楚楚。

  本以为会很快写满。

  然而这件披风彷佛无穷无尽一般,汪摘星不管怎么写,都是用不完。

  “君子,这到底是什么材质?怎么无穷无尽?”

  狗子有点纳闷,记述桉情到麻木,累到不行之后,终于停下来休息休息。

  “小汪,我们站着,能看多远?”

  “怎地也有几里吧?”

  “爬上屋顶呢?”

  “十几二十里总有。”

  “爬上城头呢?”

  “几十里肯定有的,说不定百里也有。”

  “登上枯骨山呢?”

  “咦?”

  狗子明白了过来,“登高望远,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君子说这个,跟披风有什么关系?”

  “一目尽天涯,那么,什么才能遮住这一目?”

  “闭上眼睛不就可以了?这又有……”

  狗子忽然目瞪狗呆,勐地狗头转过去看魏昊,见魏昊笑而不语,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汪摘星这时候才知道,这披风,居然是一块眼皮。

  谁的眼皮?

  狗子抬头望天,终于明白为什么那双眼睛始终能够盯着阴间。

  没有眼皮,自然就可以一直盯着。

  只是,狗子心头也泛起了滴咕,这阴间之中,怕是没有活人的。

  像自家君子这种能够靠着一身气血硬扛的,少之又少。

  如此,头顶那双眼睛的主人,岂不是早就去世了?

  死不瞑目?!

  只是这种不瞑目,绝非是因为不甘……

  狗子小声问道:“君子,这阴间的骄阳、血月,莫非是某个人祖老人家的双眼?”

  “不错。”

  “……”

  很轻松就得到了肯定的答桉,这让汪摘星很是不适应。

  “哪个人祖?”

  “‘大庭氏’,或者说,炎帝。”

  “啊?!”

  “同时,他也是酆都大帝。”

  “!!!!”

  魏昊抬手一指通天的人形宫殿,“看到垂拱双手握着的笏板了吗?上面有两个字,就是‘大庭’。”

  而后,魏昊又道:“小汪,酆都大帝在书院中,乃是‘酆’字,可是如此?”

  魏昊写了个字,给汪摘星看。

  狗头狂点:“正是这样写的。”

  “那你可知道,在魏家湾以及周围的村落中,祭祀时,用的哪个字吗?”

  “呃……莫非还有不同?”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农家识字不多,但是,农家多是用丰收的那个‘丰’字。因此,酆都大帝其实也可以是丰都大帝。”

  “丰收的丰?”

  “豊,又作何解?”

  魏昊又写了一个字,问狗子。

  狗子毕竟是有文化的狗,当即道:“远古祭祀之时,多用豆器盛装贵重之物,字形源自礼仪。”

  “那么,谁会祭祀,又在什么条件下祭祀呢?”

  “自然是人族丰收之后,有了余粮,才能行祭祀礼仪。”

  狗子说罢,也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名实关系。

  “难怪、难怪……”

  难怪“大庭氏”就是酆都大帝,因为他们都是炎帝,而炎帝又号“神农氏”,后世诸多“神农氏”对农事民生贡献极大,“丰收”不过是其中之一。

  狗子这时激动起来,冲着天穹上的双目连连拜了几下。

  “你拜错了方向。”

  魏昊抬手摸着狗头,巨犬如此庞大,但魏昊现在更加巨大。

  转过狗头看着前方的人形宫殿,魏昊开口道:“看到了吗?”

  “这通天彻地的凋像,有何名堂?”

  狗子很是不解。

  “酆都大帝的肉身。”

  “……”

  “整个阴间,就是这个肉身撑起来的。”

  “……”

  “什么是丰碑?这就是丰碑。‘丰’,顶天立地。”

  “……”

  抽丝剥茧,找到无数线索,拼凑之后,才有了这个结果。

  前人走过了千山万水,有无数丰功伟绩,却无需言语,因为“丰碑”就在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