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晚明霸业> 第233章唐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唐王(2 / 2)

吴孟明知道曹化淳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他的心里也有些犹豫。

曹化淳是陛下多少年的同伴,十几年来,他辅佐皇帝治理大明朝,德高望重,内外庭都敬重他三分。

或许他真的能够改变结局。

“你说一个大男人,怎么前怕狼,后怕虎。你等我一会儿又能如何?难道这点事情,李邦华还能跑了不成?”

吴孟明自信的笑了笑说道:“这些书生,就算是知道刀子会落在脖子上,也不会躲一下。我这边抓了不少东林党了,虽然嘴巴臭,但是真正怕死的却没有几个。倒是自己上吊的不少,我虽然看不起他们,但是我敬佩他们啊。别看现在暗里出手的人,看起来很高明,很拥护陛下,但是我敢保证,一旦时局有变,他们便是带队开城门的叛徒。您想去就去吧,卑职就在这里等着曹公公。”

“多谢。”

曹化淳一躬到地,转身朝着宫内走去。

一只脚踏进大殿,曹化淳一句话都没有多说,而是直接摘掉了发冠,一头磕在地上。

崇祯倚在龙椅之上,早就知道他要来一般,脸上带着些许笑意的看着曹化淳。

主仆二人,相视了许久,谁都没有说话。

“曹大伴。”

“老奴在。”

“还记得当年朕怎么对付魏忠贤的吗?”

“老奴记得。”

“朕是胜了,还是负了。”

“陛下自然是胜了。”

“那曹大伴为何还质疑朕的旨意?”

“陛下,您当年杀魏忠贤,那是为天下百姓出一口气,可是这一次呢?陛下是为谁出气?为了豹韬军的英灵吗?为了真定府战死的百姓吗?”

曹化淳跟着脖子,倔强的看着崇祯。

他知道,吴孟明说的没错,没有主子喜欢自己这样的奴才,但是没有办法,自己忠心主子,这些话就算是死,也必须说。

“朕哪里有你说的那么高尚!朕杀魏忠贤就是为了自己的皇位。百姓,哎,百姓朕也不能说不在乎他们。可是死一个李邦华,又有多少百姓去关心?只要朕赢了,天下太平了,百姓照样过好日子。”崇祯嘿嘿的冷笑,“曹大伴,你还执着什么呢?”

“臣执着于陛下不顾祖宗之法,纵容藩王行不轨之事!”曹化淳一语道破。

崇祯脸色一变,许久之后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崇祯九年,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清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京师,京师戒严。唐王朱聿键心切,上疏请勤王,陛下不许,唐王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陛下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没有遇到清军,却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乃班师回南阳。国朝对藩王防备极严。依照明朝规制,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那也是犯了国法。冬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凤阳皇室监狱。但是老奴知道,陛下听说唐王在凤阳受苦之后,悄悄的将他接到了京师,怕是已经有好几年了吧。这一次,老奴思虑再三,皇室之中,有这份气魄,有这份本事的,也只有唐王殿下了。”

“你说的没错,唐王是真钦定的辅佐太子的最佳人选。”

“陛下不怕他篡位吗?”

“篡位又何如?太子年幼,如何掌控天下。将来就算是唐王篡位了,这天下也是姓朱!”

曹化淳知道与崇祯在此时上争执,没有意义。

便问道:“陛下,君主者,正义也,大势也,若是以阴谋得利,与诡异谋身,这样的国家与隋二世有什么区别?隋明帝尚不能使国祚长久,这唐王便可以了吗?”曹化淳的声音振聋发聩,在宫殿内不停的回荡:“陛下,左都御史李邦华为人正直,宽宥爱民,若是由他辅佐太子殿下,纵使不能使大明中兴,但是守国足矣。唐王虽然英明,但是终究是藩王。如今的鞑子,不就是这般的境地吗?奴才听闻,那多尔衮连他的嫂子都不肯放过,陛下就不怕皇室也落个蛮夷一般的下场吗?陛下。”

曹化淳继续苦口婆心的说道:“唐王行事太过于极端,若是由他辅政,这大明很可能彻底亡国啊!”

“唐王不一定能保住大明,但是他有这个心,他的心里有皇室。”龙椅之上的皇帝叹道:“曹大伴,李邦华心里没有我这个陛下,他们读书人脑子里装的是百姓,他不在乎朕的死活,他只关心这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就算是朕甘心为天下付出,不在乎这条性命。他们也赢不了。他也是东林党中的能人了,可是这这一局棋,他居然毫无还手之力,连身边之人,都一一背他而去,着实让我失望透顶,如此之人,你当真认为他能辅佐太子吗?京师若是被攻破了,我必然以死殉国。就算是你侥幸活下来,你还能活多久?你又能帮太子几年?李邦华能成大事吗?站在我的角度看,或者于大明帝国而言,唐王更合适。曹大伴啊,朕也没有想到,这个关头,你竟然能够想到唐王,你的眼睛还是那么毒啊。”

曹化淳沉默了下来,他太清楚皇帝陛下的性格了。点了点头,他无言的叩了三个头,“陛下,事已至此,老奴不便多说。老奴恳请独领一兵,为陛下最后效力一次。”

“也好,你当内相十几年,太子登基,唐王辅佐,必不容你,你想去守城,你便去吧,御马监的兵马全都给你。”皇帝伤感地道。

“多谢陛下。”曹化淳哽咽着站了起来,又深深弯腰行了一礼,“陛下保重。”

御道之旁,吴孟明看着曹化淳泪流满面而来,便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了。“内相!”

“罢了,罢了。”曹化淳摆摆手,步履蹒跚而去。

吴孟明哀愁的看了一眼皇宫,心里有万千愁绪,却无从诉说,只能转身而去。

深夜,唐王朱聿键拜访崇祯。

“陛下,臣听说您吐血了,您圣体可还康泰?”

朱聿键跪在皇帝的龙椅前,双手扶着崇祯的腿,严重闪烁着雷光,“臣实在是担心的紧,不顾宫禁,连夜赶来,还请陛下恕罪。”

看着唐王的神情,听着他的话,崇祯皇帝百感交集。

凝视着眼前这张年轻的脸庞,对方的眼里,看不出丝毫的虚伪之色,那份担忧,是实实在在的。

可皇帝清楚,眼前的这位唐王,只怕恨不得自己早一点死去,当然,是在自己确定他辅佐太子之后。或者说,他有机会篡权之后。

“吴孟明的调查结束了,这是他的调查报告以及相应的证据,你,不想看一看吗?”皇帝伸手拍了拍身边厚厚的报告,盯着朱聿键。

朱聿键微微一楞,伸手想去拿这叠报告,但皇帝的手却压在报告之上,朱聿键的手僵在了半空,伸也不是,缩也不是。

“唐王,朕想问你一件事。”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盯着朱聿键,声音虽轻,但在朱聿键的耳中,却似乎带着极大的压力。

“你为什么非要让真定府全城覆灭?”

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朱聿键两眼发花。他张口结舌地看着皇帝,连连摇着头,“不,不,不不不,我怎么会让真定府被攻破?这,这关我什么事?”

啪的一声脆响,脸上挨了崇祯皇帝重重的一记耳光。

“你当朕糊涂了吧?”皇帝的声音仍然很低,似乎是在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又好像是在怕别人听到。

“你认为你的局设置的很完美?你是这样认为是是吗?”冲着冷笑说道:“可是你的手法太低劣了。低劣到从曹化淳到吴孟明全都看透了!本来让吴应熊出面,由国舅鼓动,你完全可以不露头的。但是你为什么要弄几个东厂的番子做替死鬼!杀人的刺客是虎豹骑新军?还有那个幕僚?这些都是多余的你知道吗?你急躁什么?东林党妄图改革土地,就已经会被群臣围攻,你为什么非要掀起真定府的事情?你为什么非要把徐梁卷进来?你以为朕死了,你在赦免他,他会感激你?还是你想不能为你所用,你就要杀了他?”

朱聿键身子微微向后缩去,整个人都僵在了哪里。

“从一开始,我真的以为是东林党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断掉朕南逃的去路,可是你不该跟着吴应熊他们折腾啊!你这是在侮辱真的脑子啊!朕这一辈子,折腾死了那么多的首辅,那个首辅不是比你聪明十几倍?”崇祯呵呵的冷笑说道。

“怎么,你不服?你认为不会有人发现?你可知道,吴孟明是什么人?他那一夜,在曹化淳门前犹豫了半宿!他连自己的手下卷进来都不会犹豫,因为你一个藩王卷进来,他犹豫了!”

崇祯看着面如土色的唐王,说道:“曹大伴说的不错,你这个人只有小聪明,没有任何的大智慧。”

唐王退后了几步,看向崇祯的眼神之中,露出一丝凶光。

“呦呵?你想对朕动手?”崇祯冷笑着说道。

“臣不敢!臣身受皇恩,怎么敢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朱聿键汗透蟒袍,虽然崇祯身体病怏怏的,但是那一股逼人的气势,竟然压得自己喘气都难。

“朕虽然已经绝望了,但是朕一日不死,尔等终将是臣!你以为跟你来的那个先天的废物,就能要了朕的命?那个废物便是宋义朝吧?”

朱聿键整个人都几乎要趴伏到了地上,额头的冷汗滴滴落在地板上。

但是眼神的凶光却没有丝毫的褪去。

“这份狠毒,确实有几分大明列祖列宗的模样。”崇祯叹了一口气。

大殿之外作为一个普通亲兵打扮的宋义朝,在朱聿键趴在地上的那一刹那,双眼里瞬间迸发出鹰隼一样的凶光。

整个人的气势瞬间变了。

他向前走了一步。

吴镶却手拿几根银针,平静的站在他的面前。

宋义朝刚刚迈出去的一步,又退了回来。

“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不是好东西!”老者微微一笑,“年轻人,你野心不小啊。”

“夺命银针,你他娘怎么做了太监?”宋义朝咬牙切齿的说道。

“什么叫做我做了太监,杂家本身就是个太监。”吴祥微微一笑,“怎么?男人做久了,感觉没意思,想换个身份试试?”

“我不想跟你打。”

“杂家也不想废了你啊。陛下看出你的野心,也有些喜欢你,杂家不想忤逆了陛下的意思,你还是老实的在一边儿呆着吧。”

宋义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无声的点了点头,看着夺命银针的出现,他就明白,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崇祯的态度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