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九鼎山河图> 39墨门的没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墨门的没落(2 / 2)

“晚辈以为,道门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说,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我们墨门以后无论是修行,还是发展,也皆应该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而行。”陆不言道。

“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啊!”荆三山茫然道。

陆不言笑道:“呵呵,所谓道法自然,说来其实也很简单,自然指的是他原来的样子,不为外力及人为干涉的状态,比如说一颗种子,春天来的时候,它会钻到泥土里生根发芽,到了夏天,它会开花吐穗,秋天,它会结果生籽,到了冬天,它又会藏到杂草丛中,石头缝里躲避严寒、暴雪,若不被冻死,来年它又可以周而复始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荆三山释然道。

陆不言侃侃而谈:“道家讲的无为而治也是这个意思,晚辈以为,墨门的门规教例人为干预太多,太过,对弟子们的束缚也很严重,其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这使得很多本来对墨门心存向往之人望而却步,不修墨门转投其他门派去了,也使得墨门后继乏人,优秀如开山鼻祖墨子者更是万中无一,我以为这对墨门的发展、传承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不改善,恐墨门真的会灰飞烟灭了。”

墨九公动容道:“那又当如何?”

“修儒可以参加科举,升官发财,修道可以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而修墨门呢?难道是为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跟着你墨门吃苦么?有道是世人奔波忙碌,只为这碎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却能解万般惆怅,我们墨门的科技,手工业技艺冠绝天下,本该过得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才是,现而今,却过得如此穷困潦倒,岂不是抱着金饭碗在乞讨么?”陆不言说得慷慨激昂,言辞里颇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夹杂其中。

……

这话说得可谓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在九鼎大陆的四十九国时期,是各种思想、学术、流派发展最鼎盛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那段历史叫做百家争鸣。

那时的文化灿烂辉煌,无数英才像天空的繁星一样争相闪烁,当时的盛况,可谓是空前绝后。

诸子百家出现后,各学派自然就出现了学说的论争,因为他们各派的核心主张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诸子百家犹如水火,虽相灭亦相生,相反又相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互为借鉴,互相补充。

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盛举并没有灿烂多久,很快就无可奈何花落去了,尤其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墨门,如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在江湖中只留下一个缥缈的传说,一个无比落寞的背影,不久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四十九国后期,九鼎大陆上逐渐发展起了一个强大的燮国,统一了北方七国,建立起了燮朝。

这时,各家各派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都毫无例外的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抉择,到底该何去何从,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作为当时“千日不相见,老死不往来”的儒墨两家可谓芥蒂颇深,势同水火。

墨门是功利主义者,一切都讲究实用,一切花架子的形式主义都是扯淡,墨子认为儒家强调的那些礼乐等繁文缛节,对百姓的生活没有毛用,都应划为摒弃之列。

儒家不信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

也就意味着人可以无知者无畏,没有了敬畏意识也就没有了底线意识,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儒家强调厚葬,父母去世孝子要倾尽所有办一场程序复杂的葬礼,还要守孝三年。

墨门认为厚葬就是浪费钱财,守孝三年不干活就是浪费时间,儒家净整那些没用的。

儒家还强调礼乐歌舞,贵族们没事就喝酒唱歌,简直是暴殄天物败坏社会风气;更可恨的是儒家宣扬命定论,使贵族与平民各安其位,泯灭了民众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斗志。

而代表了下层农民和手工业者利益诉求的墨门,当然希望冲破阶层的天花板,走向上层的通道,儒家非说一切命定,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

……

燮朝建立后,儒家进了庙堂,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了燮朝皇帝的采纳,与此同时,这时的儒家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些奴性,甚至一步步沦为“犬儒”!

说一套做一套,是犬儒的基本特点。

犬儒主义的“自欺”伴随着许多常见的逃避策略:对现实的不公不义装聋作哑、冷漠旁观、首鼠两端、心口不一、假面扮相、睁一眼闭一眼……这些造成了犬儒主义自我欺骗的严重道德缺失与不道德。

道家讲究的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自然不适合权贵们的胃口,因此,道家也不受皇帝的待见。

于是,道家流落到了民间,享受起了老百姓的香火。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原是儒学出身,但或许是因为看不惯儒家满口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衣冠禽兽,墨子脱离了儒家,创建墨门。

但是自从罢黜百家之后,墨门又经历了墨家三分,同一个门派的人,分成了那么三搓,虽然主体思想还是那么些东西,但是或许因为人各有志,个人有个人的主张,在后来的历史之中,墨门几乎已经完全败落了!

再就是法家,法家总体而言相对较弱。

不过法家的思想,在后世很多王朝当中,也都是有所体现的,因为法家主要讲求的就是法治,这一点无疑是顺应了历史变革的,天地并非天圆地方,但是规矩却有必要存在方圆,所以自从罢黜百家之后,虽然法家并没有形成多大的规模,或者传承,但其底蕴相比较于其他家,也算是丝毫不弱了!

至于说其他的更多学派,大都是完全湮没在历史长河当中了。

屋内众人都在低着头,默默地想着心事,是啊,陆不言刚才的一番言辞可谓鞭辟入里,把墨门千余载的弊病给指了出来,虽然只是其一,却也是根本。

良久。

墨九公缓缓抬头,历经沧桑的眼中满是泪水,颌下的银须颤动,喟然道:“孩子啊,是老朽无能,一直墨守成规,致使墨门到了今日这般境地,墨门的衰败,我难辞其咎,自今日起,我卸任掌门一职,请你看在先贤以及后世墨者的面子上,接任掌门一职,救墨门于水火之中,渡过难关,重现昔日繁盛。”

陆不言一听,躬身道:“墨掌门,刚才不过是我的一家之言,难免以偏概全,此事万万不可,晚辈才疏学浅,难当大任,还请墨掌门收回成命。”

“我意已决,万难更改,如不言公子不答应,则老朽也无颜面对先贤,唯有以死明志!”墨九公道。

话音未落,墨九公气转丹田,内力注入右掌,抬手便往自己的天灵盖击去,余良在一旁见他欲寻短见,却也不敢硬接,衣袖一抛,缠上他的手腕,疾步向前,双手当胸虚捧,呼的转了个圈子,这才将他手上的力道卸了去。

“你老糊涂呀!怎可做出如此不智之事呢,万事好商量!”余良道。

“噫!对哦,我也是急糊涂了,怎么把你这个老东西给忘了呢,我不管,你若不说动他做我们墨门的掌门,咱俩就绝交,从今往后,井水不犯河水!”墨九公有些孩子气道。

“讲不讲理哦,我好意救你,你怎么反而赖上我了呢,你这是纯纯的碰瓷,当着这么多晚辈的面,你竟然脸都不要了,我从未见过如你这般厚颜无耻之徒!”余良有些哭笑不得。

陆不言在旁一听这话,嘴角不由一抽。

“我不管,反正你得帮我!”墨九公开始耍赖。

余良无奈地摇摇头,对陆不言道:“言儿呀,你看墨掌门也是一片真心实意,你也不要再推辞了,不如就答应了他吧!”

————————————

PS:不要过分解读,这是玄幻小说,不涉及历史、学术、文化……

顺便求一下票,多谢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