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幻界争霸记> 科普 十二生肖国的分封制和兵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科普 十二生肖国的分封制和兵制(1 / 2)

一、十二生肖国分封制

十二生肖国纷纷建国后,各国的国君允许其亲眷和功臣们自行建城发展。他们纷纷转变为各地的封臣(只有被国君允许后方能建城,他们所建之城被统称为封城,所以这些拥有封城的城主们,都被各国君民称为--封臣。封臣分为五个爵位等级,由高至低分别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然后四下建城、招兵买马、保卫自己封城。

各封臣们只担忧自身封城的安危,对各自封城之外的广阔地域毫无兴趣。每当国君对外征战之时,他们都会“积极响应”。然后四处烧杀抢掠,将所有财物运回自己的封城。久而久之,封城管理法成了各国的统一国制。

各国封城外的广阔领土,则成了某权者们的“天堂”。各地流民纷纷结成团体,然后自行建立村镇或者游牧部落。

各游牧部落少的只有几十人,而多的可达几千人。各部落的生产能力低下,全部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众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除了捕鱼、狩猎和放养马、牛、羊外,只能依靠抢掠为生。

从事耕种为主的流民们,会集结起来建立“自由村”。以手工业为主的流民们,会集结起来建立“自由镇”。这些自由村镇,人数一般为几百人至万余人之间。

游牧部落、自由村、自由镇,成为了十二生肖国内的最小行政单位。他们完全独立自主,不受国君和任何封臣的管理。为了谋求自保,各部落、村镇都会自行组建卫队,卫队的士兵数量、武器装备,完全由个各部落、村镇的人力以及财力来决定。一旦他们遭遇众多盗匪袭击之时,只能拿出财物向各封臣或各势力求助。而各封臣和各势力缺少物资、装备、钱粮之时,便会随意的拿这些“鱼肉”来“开开荤”。

实力强大的游牧部落和自由村镇,会转变为十二生肖国特有的七大势力。这七大势力为--海佣团、陆佣团、武帮会、宗教会、贸易团、蛮族军、自由军。

七大势力人数都在几万以上,所有势力都兵精马壮、物资充裕。各势力不再依赖各国封主的庇护,更有甚者可以公然对抗各地封臣。各势力间相互争斗,并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他们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十二生肖国的各地(详情可见科普——七大势力)。

各生肖国的五级爵位封臣们,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管理法。各国的公爵一般由王室子弟世袭,只有力可敌国的势力组织首领们(例如八山八寨),或着厥功至伟的封臣们,才会破格受封公爵。

其余四级爵位可以随意赐予外姓封臣。只要有人被国君们封了爵位,各国国君便会让他们在指定区域建造封城。各国国君只对直属封臣加以管制,并随意调遣各直属封臣出兵征战。

各国公爵也可随意的分封次子、亲眷、下属为侯、伯、子、男四爵,但是每级爵位只有一个名额。而这些被分封爵位之人,只有被本国的国君认可,才能在所属公爵的封城附近,建造封城、禄养俸士。这些爵爷们只效忠于自己的公爵,即便本国国君也无法对他们发号施令。

各侯爵、各伯爵、各子爵,只能为其次子分封一个下级爵位。侯爵只能分封伯爵,伯爵只能分封子爵,子爵只能分封男爵,各级爵位不可越级分封。而这些分封之人的爵位,同样要被本国国君认同方能生效。但这些爵爷们不能建造封城,只可以从各国国库拿到年俸(比起国君和公爵封的那些有实权的伯、子、男爵,这些伯、子、男爵只能算个“渣渣”)。

有实权的伯、子、男爵,自报家门之时,要在爵位前加上“国封”或“公封”二字(如“某国国封伯爵某某”、“某国公封伯爵某某”……)。

没实权的伯、子、男爵,自报家门之时,便要称自己为“某国侯封伯爵某某”、“某国伯封子爵某某”、“某国子封男爵某某”。如果虚报了自己的爵位,会被处以相应惩罚。冒充爵位之人,直接处以死刑。

二、士族制度

十二生肖国建立后,各国便统一了作战兵制。形成了由士族组建私人营队,然后被各封臣们雇佣打仗的--“养士制度”。那些没有权势的战族(弯月半岛的人类里一支特殊族群,他们不从事任何的生产劳作,专门依靠被各部落雇佣作战为生。各族向全日群岛迁徙时,大量战族后裔加入其中。众人不断被各族收容后,成了各族“职业战士”)子弟们,则以“士族”这一新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

各国对本国士族登记造册后,统一颁发一面纯金腰牌来证实其身份。各城都会开设士族学校,允许士族的子弟们付费上学。士族子弟完成学业之后,同样会颁发一面纯金腰牌证实其身份(纯金腰牌的正面为本国图腾,背面则是此士族的姓氏。这种纯金腰牌是很难制造的,这样就能防止他人冒充士族。这种腰牌名义上只能是父子相传,但很多士族走投无路之时会将其卖掉。拿着这些腰牌冒充士族之人,在十二生肖国之内比比皆是。腰牌磨损严重之时,可去本国任意士族学校付费更换新牌)。

士族们根据被雇佣关系,被分为俸士和流士两种。无论俸士还是流士,作战时都必须自行组建一支营队。全营队的所有官员,由士族自行招募和任免。

俸士是由各封臣直接俸养的士族,他们世代为该封臣效力。该封臣会对其所属俸士绝对信任,只要他们不叛乱就不会将其驱逐。俸士们年老退养后或意外亡故时,其家业只有正统嫡长子才能继承。

流士是没有特定雇主的士族,他们都是各士族家庭的次子。他们在完成学业后就要被迫脱离本家,然后在本国内的各封城寻找雇主。只要支付相应费用就能雇佣他们,一旦战争结束雇主们会随时解雇他们。由于流士没有固定资产,所以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凑齐人数,编成一支满编战队作战。战功卓越的流士才会被封臣看中,有机会转变为此雇主的俸士。

三、士族营队编制

士族营队只是封臣们的“私人武装”,武器、装备、钱粮皆由其俸士所投靠的封臣们供应。各封臣有自己的防御型城市,他们都会自行招募五名俸士,让一名俸士统军居住在城内维持治安,其余四名俸士则统军在城外的四方修建要塞来居住。每名封臣有稳定的钱粮收入,足以俸养五支俸士营队。封臣们只需每月将所需之物交予各营队的俸士,由各俸士自行处理即可。除此之外,五名俸士还能拥有额外收入。负责守城俸士,可以得到封臣给予其封城百分之十的税收。四名守塞俸士,可在其要塞的周边任意开垦田地。

士族营队的士兵都是雇佣兵,全部都由流民征召而来。战时出征,闲时耕作。他们对雇佣自己的士族绝对忠诚,世世代代为其效力。

十二生效国中,马、羊、猴、鸡、狗、猪这六国,依旧保持游牧生活方式。鼠、牛、虎、兔、龙、蛇这六国,则选择定居为主的农耕生活方式。受各自生活方式的影响,十二国组建的营队略有不同。

首先,无论哪国,都会按照百队制度,编组基础部队。此阶段的部队一共分为三级,分别是伍队、十队、佰队。

(一)、伍队

第一级为伍队编制,由五名雇佣的士兵(五名士兵私下各司其职,一人负责全员每日饮食,一人负责缝补全员衣物,一人负责疗伤治病,一人负责修补全员武器装备,队长只需负责四人安危即可)组成。任命其中一人为伍队长。其身后背着一面绣有“伍”字的旗帜(旗帜颜色,由营帅来决定),以及一面绣有本营队主帅姓氏的旗帜(旗帜颜色,也由营帅决定)。全队的人数为五人。

(二)、什队

第二级为什队编制,由两支伍队组编成一支什队,额外任命一人为什队长。其身后背着一面绣有“什”字的旗帜,以及一面绣有本营队主帅姓氏的旗帜。行军作战之时,全队人员同吃同住,共住一个帐篷,所属两队伍队相互照应。全队人数为十一人。

(三)、佰队

第三级为佰队编制,由十支什队组编成一支佰队,额外任命一人为佰队长。补添一名持旗兵(持一面绣有本国国徽的黑图白旗)、一名击鼓兵(全队官兵,闻鼓进军)、一名敲钟兵(全队官兵,闻钟退兵)、两名向导(两名游侠,负责带路和侦查等工作)、五名亲兵(负责看守物资,照顾佰队长的日常起居)。执旗兵、击鼓兵、敲钟兵、两名向导和五名亲兵皆不穿盔甲,使用腰刀作战。执旗兵、击鼓兵、敲钟兵、两名向导,各配战马一匹。五名亲兵配给五辆牛车,牛车上装有食材、帐篷等等所需物品。全队人数一百二十一人。

所有佰队战时都会留下一支什队,与五名亲兵一起负责营地的警戒,守护五辆牛车上的物资。所以每支佰队实际参战人数,为一百零五人。

从佰队起,划分作战兵种。分为步兵佰队、弓-弩佰队、骑兵佰队三种。

步兵佰队分为刀盾佰队、破阵佰队、长戟佰队三种。

刀盾佰队官兵使用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缠藤方形木盾(长一米五,宽为六十厘米)徒步作战。其双臂和双腿两侧,各绑着一个装有五支飞刀(全长二十厘米)的刀袋。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十支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枪袋。

破阵佰队官兵使用一把宽刃长剑(长一米五),两把战斧(全长八十厘米)徒步作战。每人腰带两侧,各绑着一个挂有五把飞斧(全长三十厘米)的斧袋。其双臂和双腿两侧,各绑着一个装有五支飞刀(全长二十厘米)的刀袋。

长戟佰队官兵使用一杆长戟(全长两米,戟头可以拆装。额外配备一根一米长的木杆,可以将其改装成三米的长枪),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徒步作战。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十支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枪袋。

步兵佰长和全队士兵的着装相同,其身后背着一面绣有“佰”字的旗帜,以及一面绣有本营队主帅姓氏的旗帜。他们战时使用一把长枪(长两米五),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缠藤圆形木盾(长和宽为五十厘米)徒步作战。其双臂和双腿两侧,各绑着一个装有五支飞刀(全长二十厘米)的刀袋。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十支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枪袋。

弓-弩佰队分为弩盾佰队、重-弩佰队、弓-箭佰队三种。

弩-盾佰队官兵使用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缠藤方形木盾(长为一米,宽为六十厘米),一把牛筋弦的小型弩-弓(全长四十厘米)徒步作战。每人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六十支短弩-箭(全长二十厘米)的箭袋。

重-弩佰队官兵使用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把牛筋弦的大型弩-弓(全长六十厘米)徒步作战。每人的身后还背着两个箭袋,一个装有三十支短弩箭(全长二十厘米,近距离射击用),一个装有三十支长弩-箭(全长三十厘米,远距离射击用)。

弓-箭佰队官兵使用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缠藤圆形木盾(长和宽为五十厘米),一把牛筋弦的长-弓(长一米五)徒步作战。每人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五十支长杆箭(全长八十厘米)的箭袋。

弓-弩佰长和全队士兵的着装相同,其身后背着一面绣有“佰”字的旗帜,以及一面绣有本营队主帅姓氏的旗帜。他们战时使用一把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缠藤圆形木盾(长和宽为五十厘米),一把牛筋弦的长-弓(长一米五)徒步作战。每人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五十支长杆箭(全长八十厘米)的箭袋。

骑兵佰队分为刀骑佰队、枪骑佰队、弓-骑佰队三种。

刀骑佰队官兵使用一把弯刀(全长一米),一面缠藤方形木盾(长一米五,宽为六十厘米),一根套绳(全长两米),骑乘披皮甲的套鞍战马作战(马头和身体前端的皮甲,镶有铁质甲片)。其马鞍的两侧,各挂着一个装有十支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枪袋。

枪骑佰队官兵使用一杆骑枪(全长两米),一面缠藤菱形木盾(长一米五,宽为五十厘米),一把弯刀(全长一米),骑乘披皮甲的套鞍战马作战(马头和身体前端的皮甲,镶有铁质甲片)。其马鞍的两侧,各挂着一个装有十支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枪袋。

弓骑佰队官兵使用一把弯刀(全长一米),一面缠藤圆形木盾(长和宽为五十厘米),一把牛筋弦的短弓(长度一米),骑乘无甲套鞍战马作战。马鞍后系着一个装有三十支短杆箭(全长六十厘米)的箭袋。

骑兵佰长和全队士兵的着装相同,其身后背着一面绣有“佰”字的旗帜,以及一面绣有本营队主帅姓氏的旗帜。他们战时使用一杆骑枪(全长两米),一面缠藤菱形木盾(长一米五,宽为五十厘米),一把弯刀(全长一米),骑乘披皮甲的套鞍战马作战(马头和身体前端的皮甲,镶有铁质甲片),马鞍左侧挂着一个弓套,内装一把牛筋弦的短弓(长度一米)。马鞍右侧挂着一个箭袋,内装五十支短杆箭(全长六十厘米)。

马、羊、猴、鸡、狗、猪这六国,家家户户都有大量马匹,所以这六国的士兵都是骑兵佰队编制。鼠、牛、虎、兔、龙、蛇这六国,马匹数量不及以上六国,所以这六国便采用三种佰队混合编制。

生活在乱世的人类,人人都会铸兵造甲。当人们活到到十岁之时,健全之人便会收集各种物品来制作武器和盔甲。即便众人衣衫褴褛,也会拥有一套残破皮甲护身。在没有任何财力的情况之下,众人只能使用木棒、竹枪、石块作战。没有稳定收入的流士们,只能勉强招募这样一支佰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