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袁门崛起> 第四章 寻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寻银(2 / 2)

“这里竟还有个后院?”

“是的。后院又大又清净,亭长与我们身份毕竟不同,住宿和办公都安排在这里。”

袁熙没有管顾许多,而是循着后院走了一圈。整个院落都被围墙团团围住,除了前门并没有其他门户离开,除此之外就是一排三间房屋,以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

秦明用钥匙打开最左侧的房门,侧身道:“亭长,这就是王褒当时居住的房间。我当时亲眼所见,那一百吊钱也是用一个大木箱装着,由王褒和李潘两人抬进这个屋子里的,就放在那墙角边。现在那木箱还在原处,不过里面早就空空如也,铜钱也都不翼而飞了。”

袁熙走进房内,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不过不见一丝混乱。由此完全可以排除外盗的嫌疑,如果外人入室盗窃,必然要搜查值钱的东西在什么地方。

只有明确目标,并且完全知道盗窃目标在什么地方的人,才能做得如此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袁熙见现场并没有留下什么可疑迹象,就将目标放在木箱上,只见箱子仍旧上着锁,而且锁头也没有任何受损的痕迹。

“秦明,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王褒逃走,以及募款被盗的?当时这个木箱也是这么完好无损的锁着吗?你们又是怎么发现银钱丢失的?”

袁熙提出一系列问题,因为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他只能通过秦明的嘴巴来还原当时发生的情况。一要理清时间线,明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二要尽可能的掌握细节,往往细微处才昭示着事情的真相。

秦明仔细回忆了一会儿,才确切的道:“那是二月二十七的早上,小人照常起来坐班,当时天色还早,我就见到王褒大步横穿院子,面色凝重,行色匆匆。我当时还问他来着,说了句‘亭长,你这大清早的,忙什么去啊?’”

袁熙道:“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他当时也没说什么,就是支支吾吾的,说是肚子饿了,要去找点吃的。小人当时也没在意,谁知道直到晚上都不见他回来,因为王褒他家里亭舍也就二十多里地,我就想他会不会是回家与娘子亲热亲热去了。但是游徼李潘的一句话却提醒了我,他说‘这两天亭长都要亲自看守募款的,怎么今天突然不辞而别呢?’”

袁熙仍旧静静的听着,这件事几乎个个矛头都直指王褒,但是熟读过《名侦探柯南》全集的人都知道,往往最有嫌疑的人绝不是真凶。

“小人心下一惊,也起了疑心。因为我身为啬夫,同管理钱粮赋税,所以装募款箱子的钥匙我手里也有一份。于是我就同李潘一起来到王褒的房间,将木箱打开,谁知道里面的一百吊钱早已消失无踪,就连一个大子儿也没留下。紧接着小人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县令荀令君,直至亭长您前来赴任。”

袁熙点点头:“如此说来,这个木箱的钥匙只有你和前任亭长王褒有,而身为游徼的李潘并没有?”

“正是。小人想不通的是,如若是王褒盗钱,他离开的时候双手空空,并没有拿什么东西,难道他趁夜间就已经将所有的钱币转移出去了吗?再者,王褒其人特别顾家,他家中还有妻子老母需要照顾,他应该不会做这等糊涂事啊!”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真正奇怪的地方绝不在这里!”袁熙露出沉思之色。

秦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道:“除了这,难道还有可疑的地方吗?”

“最可疑的地方是王褒离开之时为何会面色凝重,行色匆匆?如果是他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偷走了募款,他大可以优哉游哉,装作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如此面露异色,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授人以柄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