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重生大明当昏君> 第六十六章:还是潘巡抚考虑的周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还是潘巡抚考虑的周到(2 / 2)

所以对王之臣这些人来说,这本就是一个设计好的方案。

不会真的闹到无法收拾,也可以趁机威逼朱辰,让朱辰放弃军票的计划。

王之臣点点头。

这个方案确实足够稳妥,只是作出一个姿态就够了,也没太大的风险。

“刘公公,不过我们还得着急诸位将领讨论一下。”

如果这个计划要顺利实施,肯定是要辽东的将门来配合的。

不说辽东一时间风起云涌。

此时在浙江,所有有头有脸的士绅再次聚到了浙江巡抚潘汝祯的府衙之中。

“潘巡抚,这事该怎么办,您得拿出个章程来啊。”

潘汝祯此时也是心中的无比的苦涩。

自从半年前,徐应元这个死太监忽然跑到浙江拦路买粮,浙江的麻烦事就没断过。

当时看到徐应元大肆收购粮食和棉布。

浙江所有的粮商人和布商觉得大赚一笔的机会来了。

可是让这些人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徐应元直接在路上设卡,以原本的市价在半路就将粮食和布匹全买走了。

搞的大家空欢喜一场。

虽然那次让很多人诸多怨言,但是这顶多只是少赚了一些。

大家趁机涨价,细水长流,也算是不亏。

可是随即,朱辰这个皇帝竟然派了高宏图这个御史过来调查所谓官商勾结,哄抬粮价一事。

刚开始高宏图还只是拿腔捏调,只是吃喝拿卡,随便糊弄一番。

可是高宏图这人实在太过贪婪阴险。

没到半个月,忽然就大变脸。

拿出了很多商人前段时间涨价的铁证,硬要将这些人问罪下狱。甚至还要弹劾和这些商人有关联的各地地方官员。

一时间搞的整个浙江道是人心惶惶。

就连没被查到的官员都是一日三惊,害怕被牵连。

最后没办法,还是大家凑了一笔钱,请潘汝祯这个巡抚出面,这才将高宏图这尊大佛给送走。

本来大家以为这下就风调雨顺,岁月太平了。

可是这才刚过了一个多月,徐应元又来回了。

徐应元这次到了浙江之后,给巡抚潘汝祯一声招呼都没打,就直接霸占了一条主路,说是要偿还上次的罪孽,要给浙江百姓修路赎罪。

这下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徐应元占的这条路可是主干道。大家平时运送货物,可都是要从这条路走的。

虽然这条路并不长,而且边上还有小道可以绕过去。

但是绕路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对这些商户来说,每天的货物运送量非常的庞大。

走小路根本行不通。

而且那条小路并不好走。尤其是马车,一不小心就可能陷进去,到时候反而是耽误事。

“潘巡抚,在下觉得那徐应元应该是上次尝到了甜头,这次想要故技重施。”

什么修路赎罪,这些人压根就不信。

做生意坐久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人没见过?但是就是没见过只想付出,不想收获的人。

通常说这种话的人,图谋的可能更大。

“那诸位的意思是?”

徐应元毕竟是朱辰的亲信,潘汝祯也不敢硬来。

“潘巡抚去谈谈那徐应元的口风,大不了咋们再凑一笔钱,将他给打发了。”

“万万不可。”

出主意的人话音刚落,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大家别忘了,这徐应元可是第二次来了,中间还来了一个高宏图。”

这话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确实,大家凑凑,拿出个几十万两银子不算是什么难事。

可是这一次一次的,到时候别没把对方打发走,反而将对方的胃口养刁了,那才叫真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万一将徐应元的胃口养成了无底洞,到时候赖着不走可怎么办。

潘汝祯沉吟了一下。

“钱暂时就别送了,路的话,大家也都暂时将就一下。我会上奏朝廷,将这十里路交给徐应元来整修。如果徐应元修不完这路,那就绝不让他再占其他路。”

潘汝祯的话然后所有人全都心中一惊。

对啊,刚才大家都是急晕了头,光将目光盯着那十里路。

这十里路大家咬咬牙,到时候凑点钱让潘汝祯找点民夫稍微修整一下边上的小道也还能勉强凑活。

反正也就十里路而已。

可是一旦让徐应元继续抢占下去,到时候所有的主路都被徐应元给占了,那才就真的天要塌下来了。

“还是潘巡抚考虑的周到。”

其他人纷纷拱手道谢。

潘汝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微微笑道:“无妨。这徐应元毕竟不是魏忠贤,闹不出什么大动静来。我会联系朝中的好友故旧,弹劾徐应元。”

潘汝祯这话其实就是在安抚这些在场的士绅。

说白了就是场面话。

弹劾不弹劾的,最多也就是走个过场。

明朝的太监没有皇帝首肯,绝对不可能出京。

既然徐应元能跑到浙江来修路,那肯定是得到朱辰授意的,最不济也是默许的。

所以这弹劾其实根本毫无用处。

而且关于弹劾的事,还需要再慎重考虑一下。

潘汝祯还真担心像上次一样,没将徐应元弹劾个什么出来,反而招来了一个贪得无厌的高宏图。

反正就是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此时在那条被占据的主道上,徐应元已经铺开了阵势,准备大干一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