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方大厨的黄金年代> 第51章 跟着泰山办年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跟着泰山办年货(2 / 2)

“思逸,来,看看我们要买的东西……”赵父回过神来,拉着方思逸开始忙碌。

赵家的年货有些多。

除去正常的蔬菜瓜果,鸡鸭鱼肉等食材之外,还需要准备红纸、墨汁以及裁剪纸和裁纸刀、鞭炮等物品。

对,没错。

以赵父的意思,每年的门联都是赵父亲自写的,至于裁剪纸和裁纸刀则是为了剪窗花。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hb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

虽说郎坊并不如丰宁那般严重,但是每当过年的时候,窗花剪纸也是赵家必备的项目之一。

“那颖宝会么?”方思逸有些好奇。

“那丫头……”赵父顿了顿,久久未语。

方思逸了然。

不是手艺太差,就是没有天赋。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东西虽然看上去很漂亮,但是却很难收到现在的年轻人的喜爱。

“爷爷倒是每年会剪一两个福字。”方思逸想了想,笑着说道:“我偶尔会学着弄一些,不过不是太好。”

“哦?”赵父眼前一亮,笑呵呵地说道:“哪天让你伯母教教你,咱们hb人,过年家里没有窗花,总不像话。”

“好的。”方思逸倒是没有拒绝。

年货很多,有送给亲戚的,也有自己过年要用的,还要忙着写对联、剪窗花……

总之,很忙。

不过虽然忙碌,但是方思逸却十分开心。

说起来,这好像还是他人生中度过的第一个这么热闹的节日。

时间很快就到了年三十的下午。

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大多数在这一天,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家,除去一些实在离不开岗位的辛勤人们之外,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回家。

陆续的,往日里因为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而显得寂静的小镇,此刻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大街小巷中,多是各种带着赚一把是一把的心态返乡的镇民。

别说,竟然还真的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市。

虽然比不上廊坊市之中那个大型的,但是对于周围的住户而言,却也不算小了。

不过让方思逸感到奇怪的是,赵父却好像并不是感兴趣,哪怕有些人都是邻里乡亲的,也只是打过招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

这让方思逸感到奇怪。

似乎看出了方思逸的疑惑,赵父耐心做着解释:“这里的东西呢,大多数都是镇民自己带的,这个量不多说,而且大多数因为保存不当的缘故,虽然不至于坏掉,但也不是十分出色的东西,而且大多数种类也少,如果去看,都是乡邻乡亲的,买吧,自己亏了,不买吧,面子上又说不过去,所以干脆要么不搭理,要么遇到亲朋好友的话,也只是点头之交,因为大家都熟悉,所以就算不来买,也不会生隙。”说到这里,赵父顿了顿,继续说着。

“至于食材嘛,虽然去一次大集有些麻烦,不过为了过年嘛,宁愿辛苦一些,也要过个好年,所以宁愿去大集,也不要贪图便宜、近而去买一些品质不行的年货,这也是过年采办年货应该注意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