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其他类型>关山纪年> 第九十一章 后周世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后周世宗(2 / 2)

而提到后周自然不可能一笔带过,因为最终建立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正是出自后周之中。

后周是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从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开封起,至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止,共计历经三帝,但是其国祚却只有短短的十年。

不过,尽管是郭威建立了后周政权,但是在后世提及后周之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却往往并非郭威,而是后周世宗,柴荣。

因为千载以来,无数人都公认,在漫长的五代十国时期,各路诸侯之中最为仁厚的君主,也最有可能同一天的君主,都当属后周世宗柴荣无疑。

郭威在位仅四年,因为其诸子早在其起兵邺都时,就被后汉杀害于汴梁,所以后周国祚只能由养子柴荣继承,而柴荣即位后遇到的头等大事,便是如何抵御北汉的进攻。

北汉见郭威新丧,柴荣刚刚即位,便联合契丹发兵南下,妄图一举灭亡后周,当此时,柴荣力排众议,亲率精兵出征,双方在高平相遇,誓要一决雌雄。

北汉见柴荣兵力不足,于是不等契丹军便发动了进攻,两军交锋间,柴荣屹然不动,率领亲兵临阵督战,双方血战之下,北汉军队逐渐支持不住开始后退,死伤惨重,尸体填满山涧。

此战,史称高平之战,由于北汉死伤惨烈,所以至此以后,北汉便再也不敢轻言伐周。

在高平之战后,柴荣初步整顿了败坏的军纪,返回汴梁后又大量启用年轻将领,淘汰禁军中的老弱病残,并且召募天下豪杰,将藩镇军队中的善战之士选入禁军。

除此之外,柴荣又从赋税、生产、吏风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比较完善的改革,而正是因为这些改革,方能够让赵匡胤最终能够成功的建立宋朝。

显德二年,柴荣收复了四州之地,通过此战将后蜀封锁在了两川的范围内,使其不敢轻易动兵骚扰后周的西部边境,随后柴荣三次亲征,最终击败南唐,占据了淮南十四州,饮马长江。

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争,后周扩大了疆土,北汉不敢伐周,南唐也只能俯首称臣,后周形势极为稳固,所以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进行北伐。

显德六年,柴荣正式对契丹用兵,他亲率大军直抵沧州,数万精兵直入契丹境内,契丹军非逃即降,势如破竹,兵不血刃。

而就当柴荣准备向幽州进军时,忽然身染重病,只得无奈的班师回朝,此年夏天,柴荣病逝于汴梁,终年三十九岁,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千古以来,无数人都曾经为之扼腕叹息,若是再给柴荣十年时间,神州必定被其平定,后周一统天下,柴荣的仁厚,也注定后周不会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可是正所谓天妒英才,仅仅三十九岁,柴荣便撒手人寰,留下了千古的遗憾,让无数人心生憧憬与缅怀。

而既然关山、弱水、酆都大帝都已经入局其中,那最后的阎罗王必定不会坐视旁观,既然如此,在排除掉后晋与后汉这两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时期之后,阎罗王唯一能入手的选择,便只剩下了后周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