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明豪横> 第五十一章李自成创造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李自成创造力(2 / 2)

李自成就大胆的干了一件大事,全国酒楼,饭店,厨子,只要会做饭,会烧菜,就可以掺加金刀厨赛。

第一名会拿到一把金刀,而且比赛只有前三名有奖,后面都没有奖品。

御厨在这里不算撒,评委里面,李自成请了一半太监,都之到大明的太监最会吃,专业的人也没有,第一届也没有一个评论规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皇上老是说,每人干的事就不干啦!

就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好歹有个底。

做事不要飘,飘得太高小心掉进肯。

金刀赛举办,是处高等考试外,最热闹事情。

老汉你掺加金刀厨,一个赶路的人问着旁边的人。

老汉背着厨具,锅碗瓢盆都带着,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不同寻常。

古代人出门带锅碗瓢盆其实很正常,不过现如今的大明,没有几个人出门还带上家当,在村长哪里拿路引,只要是办公事都可以免费吃住驿站。

普通人带锅碗瓢盆的也很少,因为一路上有公共交通,马车代步,就算最远的昆明省到京师,也不过百文钱。

所以老汉这样带着锅碗瓢盆,还带着家里的半大小子,一起做着驿站快递车。

“后生好说,老汉我确实是掺加金刀赛去。”

“后生你这是上京赶考么?”老汉也反问书生。

“多谢叔伯惦记,我这不是赶考,我只是去看望家父。”年轻后世坐下,开始拿着菜单看起来,一边说着上京办事。

京师上县驿站,这里作为南京到京师中间驿站,这个驿站也是京师最繁忙驿站,货物中转,人员住宿,私人自费,公办免费。

来来往往,最近可以看见很多带着锅碗瓢盆的人,都是带着家里面人一起,一个好的厨子,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这不是后世,这是大明朝。

光是做菜最少也得两人,一把金刀诱惑很大,一年小比,三年大比,这也是第一次比赛,李自成取消三年大比,各村县省参赛,互相比较,胜利者评官府凭条上京,举行大赛,第一名莫得金刀一把,第二名莫得银勺一把,第三名莫得铜快一双。

比赛第名次会昭告天下,名次还会提留进入档案。

户籍上就会明显标注,此人做什么事,莫得名次。

涌入大明京师的人瞬间多起来,金刀赛原定七月初七,这一天七夕节。

大明人民广场人山人海,第一天作为比赛,比赛这么多人,当然需要吃喝,需要歇脚处。

人民广场是有很多石凳可以坐,李自成组织一批商人,小吃摊贩,酒楼摊位,茶馆茶棚。

虽然看起来没有后世那么好,可是热闹程度比后世还要好。

不光卖吃的的,大明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广场上都有,各种商品降价。

比如皇庄出的丝绸,这一天就开始降一半价格。

很多第一天不知道的人,经过宣传第二天就回来,比赛连续七天。

前三天是准备食材,后四天开始比赛。

热闹无比的广场上,各阁大佬有一点眼红,这个吃的好像是我们防御疾控阁下属卫生部管理的,怎么你个文化阁的管理上了。

好像我们阁也可以举办比赛?

教育部徐光启想着,教育阁每年开销上千万,是农业阁开销三倍。

徐光启很早就想着找个能开源节流的方法,自己这个烧金阁,在内阁就已经被坐实了。

其它阁也在想着,怎么利用举办比赛,来个开源节流,军事阁是不可能举办这样比赛,天启皇帝早就给军事给定位,避免部队出现不纯洁,部队就是打仗的,没有其它事。

七天文化阁赚了多少钱,这个事情魏朝这个钱老爷是知道的,这几天广场上的商业活动都是免费,虽然免费,但是税务还是要报,当月上报,下月返还。

至于为什么要收上来在返还,做一道这样的麻烦事,这其实里面有一个关于人性方面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