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神级复兴系统> 第四百二十六章 ‘家’的味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六章 ‘家’的味道(2 / 2)

因为这种产业无法使低产阶级获得报酬或者利益,反而会加重生活成本,真正应该的是,劳动人民通过自己双手创造价值,而中产阶级和资本阶层作为消费者。

而现在是反过来,像是吸血鬼一样,哄骗,吸食着底层劳动人民的血汗钱来供养市场,这就是审美不再以‘美’为前提的艺术被大众商业化的后果。

因为这些产业的倡导者,就是在利用底层劳动人民缺乏对一些失误的认知和判断,以及一些虚荣心来进行营销。

是一种强制收取智商税的行为。

王耀想要做的就是改变国内这种扭曲的追求‘时尚’趋势,因为在这种趋势的烘托下,西方那些奢饰品或者一些品牌会给国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

一旦这种印象形成,就会印象几代人,虽然得承认西方的一些品牌确实在工艺和设计上先进,但是这并不代表龙国目前没有这种产品。

作为目前全世界技术含量略高,最大的商品加工国家,西方很多量产的东西其实都是在龙国制造的,尤其是一些复杂的产品。

第一是因为龙国的人工低廉,第二就是在这种铺盖式的加工下,这种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多有能力创新的企业都会放弃创新,变成一个跟着西方资本走的‘加工集团’。

这种公司集团即便做得再大,但是对于龙国没有任何好处,看似赚了外国人的钱,但是实际上,还是帮着外国赚钱。

因为没有开发和创新产品的时间,所以国内市场永远起不来,永远是低西方一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当然,这跟国内的企业不想承担风险,不愿意进行资本投入有很大关系。

从时尚行业来说,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高端的品牌,唯一一个比较出名的是奥运冠军,李宁创建的运动品牌,不过针对的也是低端消费市场。

其实很多企业家都是因为文化和对市场缺乏判断的原因误判了西方市场的空白部分,都想着抓住大众市场,而忽视了更为坚挺的小众市场。

首先,华夏很多传统工艺,尤其是刺绣等技艺,完全不比西方的奢饰品差,至少在技术等级上,双方是匹配的。

第二就是文化差异,西方人到底对华夏文化感不感兴趣,至少从这些年越来越多针对华夏的学术研究报告就知道,他们很感兴趣,尤其是金融界。

华夏目前的总消费能力还不足西方市场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合理推出一种西方目前没有的文化时尚,就会对那些追求小众时尚的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因为这些人需要的就是小众,与别人不一样。

当所有人都在穿着烂大街款式,相似的装饰物时,拥有汉元素的一些文化,一定会引起这个鄙视链经济中一些人的好奇。

王耀也知道,这些人不会太多,就算他利用好莱坞的明星效应,也不会在短时间能达到顶级品牌的百分之一。

但是这百分之一的市场,已经足够了,因为已经可以站住脚了。

华夏光是刺绣图案就能整理出上万种,自然在产品创意上,至少十年内不会枯竭,要做的只是不断的扩大影响力就可以,而这种营销带来的不只是利益,还是一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这种纯手工的工艺品的价值自然也会因为‘小众’而变得水涨船高,过去做古董生意的多是平时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而这种模式也是一样的。

要是每年能拥有一百个固定客户,那么就能养活三百多名传统工艺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存活下来,直接影响着行业后续的发展。

因为毕竟这种言传身教的传统手艺,跟学校中学习的那种系统技能是有着根本上的差别的,华夏的传统木匠,大多数不懂几何,甚至不识数,但是对于榫卯结构家具的数据都是分毫不差,这是真本事,而不是理论。

一些能雕刻出栩栩如生的木雕师父,可能不会写字也不会画画,但是雕刻出来的东西却天然的带着一股华夏文化的味道。

这就是传统,一种说不上,写不出,但是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东西是属于华夏的感觉。

这是‘家’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