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宋将星录> 第十六章 靖康耻二帝蒙尘 应天府高宗即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靖康耻二帝蒙尘 应天府高宗即位(1 / 1)

公元1127年4月,金国人带着在宋朝国都开封搜刮的上千车战利品及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各类工匠等三千余人沿郑州北上。

繁华的汴梁城在金人走后只留下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城内的稍有姿色的妇女就会受到金兵的凌辱,稍有财富的家庭就会被洗劫一空。只要城内的宋人敢于稍作抵抗,便会身首异处。大宋王朝受到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耻辱,史称“靖康之耻”。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至理名言。可是大宋的皇帝却直到走出开封城的那一刻才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中原王朝自周朝始直到唐灭后的五代十国。哪有一朝不是在励精图治的君主的带领下走向了繁荣富强,而在贪图享乐的君主的耽误之下走向屈辱与衰败呢。

封建制度下国家君主的思想与行为是一把钥匙,它可以打开这个国家兴衰荣辱的大门。这把钥匙紧紧掌握在君王的手中。而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宋钦宗却用这把钥匙打开了屈辱与衰败的大门。只是当他们站在门口的时候却欲哭无泪。就像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的那样:“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皇帝是一个王朝平安兴旺时最大的获益者但又是一个王朝衰败灭亡最大的受害者。而宋徽宗、宋钦宗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北宋王朝从宋徽宗、宋钦宗离开汴梁的那一天正式宣告结束。

正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那样,事物的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一个过程。

历史总是在特定的时间成就一个特定的人。而康王赵构正是在靖康之耻后被历史推到了风口浪尖的那个人。

公元1127年阴历五月初一,唯一一个可以继承正统的赵宋王朝后裔赵构在应天府称帝。改年号为建炎。

宋廷中没有被金国人掳到北方的大臣们对于赵构的称帝没有任何质疑的声音,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赵构拜抗金名将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但对于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赵构也表现的很暧昧。任黄潜善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汪伯彦为右仆射。

黄潜善、汪伯彦二人对于金国的态度是一味的避战保和,保存实力。在山东与金军对峙的时候黄潜善统兵三万六千余人,宗泽率军在前线和金军厮杀之时,黄潜善却不发一兵,致使宗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宗泽军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难以撼动金军根本,并且还有很大的伤亡。

赵构重用黄、汪二人不单单是因为信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赵构武装抵抗金国意愿不是十分强烈,换句话说也就是赵构没有打赢金国人的信心。而关键时刻由黄、汪二人主持和议不失为赵构坐稳皇位的另一种选择。赵构,一个纠结的皇帝就这样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南宋的历史开始了,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也将再一次迎来他命运的转折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