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重拾秦关山> 第二章 晋身之计(第四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晋身之计(第四节)(1 / 2)

章戎带着十几名属下,在工官大人和护工卒史疆的配合、催促及监视之下,仅用了不到一月,便建好了造纸坊。

此时,他要考虑如何才能造出如他向扶苏与蒙恬吹嘘的“轻薄如绢、光洁胜雪”的纸。他又仔细地回想了一遍当初看到的造纸流程,然后,又往原料中加入了桑树皮一项。

如此一来,章戎造纸的风险又高了一层,因为成本增高了。秦代有一条法律:“或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赀徭三旬。”意思是说偷采人家的桑叶,即便价值不足一钱,也要罚徭役三旬,三旬即一月。

桑,即桑树,原产自中国中部和北部,流传全国,历代栽种,遍地可见,根本算不上什么名贵的树种。那几片树叶为何竟会犯如此大的罪过呢?原因就在于桑叶的特殊用途——养蚕。

吃饭穿衣,民之根本,劝课农桑,也是历来的国之重策。而从桑叶中得来的丝绸则尤为贵重,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可以直接当货币使用。如此看来秦人将桑叶当作重要财产,并以严法保护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偷几片桑叶就有如此的重罪,章戎此刻竟要扒桑树皮,那还了得!果然,当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众人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他又向卒史疆和工官大人申请,换来的是严厉的斥责。

薅羊毛是不能只在一只羊的身上薅的,扒树皮也不能在一棵树上扒的。在章戎一再保证绝不把树扒死的情况下,工官大人才答应向上转述他的请求。这个申请最终又送到了扶苏和蒙恬的案头上。

当这一请求被工官大人写在竹片上送上来的时候,扶苏正伏在案上,在章戎造出来的为数不多的纸上感受着奇妙的书写体验。最终,这位上郡当地最高的军政决策者在新事物巨大的诱惑下,竟然同意了一名刑徒的请求。

在卒史疆的严密监视下,章戎开始了扒树皮的工作。剥皮工作只能在有官籍的树上进行,为了不影响桑树的生长,每一棵树上只是剥下长一尺,宽一二寸的一两个小条。然后,卒史疆会详细地将被剥了皮的树的长势和位置记录在案,再然后,会有两人用麻布将伤处裹起来,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检查,直到伤处张成老疤,麻布才会被取下来。

剥了上百棵桑树,终于将首批纸需要的材料凑齐,然后开工造纸。造纸的工艺与章戎之前并无太大差别。因为时间比较充裕,因此章戎改进了一些细致。

煮料时也不再用河碱,而是将石灰岩用猛火煅烧后,造出石灰,和成石灰水煮料。所有的材料在护城河里经过充分的浸泡,然后按种类分开,用石灰水蒸煮,时间长短因材料而异。河水泡过的桑树皮则先在石灰水里再泡一夜,然后再用石灰水煮一日一夜,如此一来,纤维才能更有韧劲,也更柔软。

煮料之后,浆料还要堆放发酵,但章戎不知道具体该发酵多长时间,只好随意堆了一二十天。发酵之后,就要洗料,要把这些浆料用麻布袋装起来,在护城河里不断地冲洗,洗净里面的石灰和杂质。

浆料清洗干净后,需要经过两三个月的晒料,靠着阳光的力量将这些乌黄色的浆料晒白,这是造出的纸能够“光洁胜雪”的重要环节。

在晒料的期间,章戎并没有单纯的等待,除了桑树皮,其他的材料都是极其充足的,他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再造一些质量不算太好的纸,一则可以积累经验,二则他留作特殊作用的纸早已经用完了,现在又回到了火辣辣的日子。

这些材料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晒料,但由于经过石碾和石臼的双重加工,纸浆明显细腻了许多。而且,章戎又用了一道新工艺——压纸。

所谓压纸,是在捞纸后,将纸张志杰叠摞在一起,用光滑的木板平压在上面,再加上适当负重,这样一来,可以将纸压平,并快速将水分挤出来。但压过的纸会粘连在一起,要在纸还湿的时候揭开。

揭纸是最考验耐心与技术的工序,通常会两三张、三四张一揭,揭下的湿纸要平铺在光滑的漆木板上在阴凉处晾干或低温烤干,不可暴晒或高温烘烤,以免纸张起皱变脆。

先做出来的纸,便是用来练习的。起初,所有人都揭不好,就如同一片片破麻布一样,乱七八糟,稀里哗啦的。

一遍遍地练习过后,有四五个手巧心细的人渐渐地得了其中要领,揭出成型的纸。晾干以后,章戎取来一看,不但比上次仓促间造的纸光滑平整了许多,而且颜色也不乌了,泛着金灿灿的颜色,煞是好看。

章戎本打算等到造出白纸后再进献给公子扶苏与蒙大将军,但此刻见到这些“金纸”,他竟忍不住想要提前邀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