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旧民> 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1 / 2)

1911年10月10日。

谷世哲身为鄂军第八镇第八营的一员,不意外的参与了攻城。

革命迫在眉睫,负责情报工作的萧柏忙得不可开交,面对权势八面玲珑,对士人长袖善舞。还不过上午,他就跑遍了大半个租界。

不过和那些士人的探讨,让他心情不禁舒畅起来,忘却张罗旗鼓的消极急躁,心中汹涌澎湃。

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1

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的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2

回想起以前去拜访王国维先生时,是因为他于1907年被任命在译书局工作。第一眼萧柏就认定这是一个踏实的学者,而攀谈之后发现他甚至还对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学说有所涉猎,聊的投机。

虽然译书局这种官方翻译不如私人翻译影响深远,不过萧柏很看好这种尝试,可惜方向错了。

新学再怎么百花齐放,也延续不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

“老爷,给口饭吧。”

瘦骨嶙峋的乞丐们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站着不动,便凑到萧柏的旁边,企图用人数恐吓宰一笔钱。

回过神,萧柏瞥了一眼周围渐渐逼近的乞丐,心下明了。

他不缺钱,完全可以打发走这些痞子,可被打断思路的不爽让萧柏任性的选择麻烦一点的选项。

他抄起金属手杖,这是为了应酬洋人专门定制的,沉重奢侈,颇受看好。看周围除了自己没有持械的,衡量实力,他面前的乞丐的背伛偻,看起来又瘦的风一吹就倒,隐隐有抽大烟的迹象。自我感觉良好,萧柏便放心的使劲往面前一个乞丐的头上呼,颅骨碎裂的声音和血浆崩出,早有预料,他往后稍微退了一点,血溅在地上。

周围的乞丐哗然一片,愣在原地,萧柏有些担心他们群殴,便神经质的笑了起来,还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模仿留学时看见的那些变态连环杀人犯。

所幸,被吓着的乞丐推搡着去找下一只羊去宰,迅速离开了。

松了口气,萧柏蹲下去搜刮那具尸体,摸了他的铜钱后一股脑撒在地上,然后大呼小叫,把正在巡逻的租界洋人的警队吸引过来。

萧柏挤出痛苦的扭曲表情,发现队长是熟人之后又用惨杂德语的英语求助。

他捏造了一个乞丐抢劫被发现于是白给的故事,还表示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顺手给队长塞了点银两,风风光光的送走他们。

之后冷漠地凝视着倒在地上的横尸,人心惶惶,恐怕没有人顾及的上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鱼龙混杂的街头,人流如织,一时之间没有人停留。

没想到一棍就有如此威力,掏出手帕,仔细擦干手杖上的血迹。他估摸着这个乞丐恐怕是太瘦了,亦或是年迈多病,又或者缺乏锻炼,才会被这轻轻一挥打的脑浆涂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