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三哥手中冥器仔细观瞧,这是一只朱红釉面的内管壶。内管壶是一种构造奇特的器具,因内堂有一根通心管而得名,虽然是壶形用具,但是入水口在壶底,顶部没有盖子,水倒入后翻转壶身,依靠连通器的原理使水不漏。
这两年,内管壶时常在市面上出现,这种器具存世量较大,算是比较大众化的藏品。
我分析道:“你看这个釉面,头顶灯这么强光照射下,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不流淌,我看应该是祭红釉。这种工艺在明代兴盛,这个内管壶器形也符合永乐时期的特点,我倒是没看出什么问题。”
三哥焦急道:“爱国你是不是傻了,这个墓是什么年代的?”
“从甬道里雕塑的服饰,以及棺椁璧上纹饰来看,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我随口道。
三哥指着内管壶:“南北朝时期的棺材里,墓主手里紧握着一把明代的壶,这不奇怪吗?”
三哥一句话点醒了我,自古贵人下葬,族人都会选取贵重物品陪葬,前朝重器,历代孤品,无不在列。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谁能用身死千年后才出现的物品来给自己陪葬的。
三哥捏着太阳穴,皱眉道:“爱国,你说会不会是咱俩看错了,据说内管壶春秋时代就有记载,南北朝时期有人做出来也算正常吧。”
我反复端详手中这只内管壶,无论从烧制工艺、器形年代,都可以断定是明代出品。我笃定道:“不可能,这壶我要是看错了,我敢把棺材里面那个大蛤蜊给生吃了。”
三哥看我如此笃定,叹了口气:“本来想着能看到南北朝时期的工艺,没想到就是个明代的壶,这玩意在潘家园都不算稀罕。”
南北朝的墓葬出土了明代的陪葬品,这件事实在让我无法理解,三哥看我眉头紧皱,便安慰我:“兄弟,别瞎琢磨了,这个墓本来就挺奇怪,兴许这个壶是明朝倒斗的人给放进来的也说不定。”
我说你别胡说八道,自古倒斗的都是往外拿,从来没听说过谁往里送的,这又不是求人办事。
三哥乐道:“那可没准,陕西这地方黄土高坡,古代交通又不方便,老百姓想吃点海鲜多费劲啊,没准就进来求求这蛤蜊精,给变点海鲜出来大家开开荤”。说罢,他挨个衣服兜翻了翻,叹道:“哎,我是真饿了,来的时候也没带什么好东西,要不咱把这折叠铲献给它,让它给咱俩整一盘啤酒炖蛤蜊,怎么样。”
我没心思听他扯淡,毕恭毕敬的将那个倒流壶放回棺椁中,这趟遇到的奇事有点多,瞎琢磨也没用,回头让专业考古队来研究,早晚会有答案。
这一耽误又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我俩都有些困乏,二人商量着立刻动身返程,三哥边走边抱怨:“这趟进来真够亏的,人没找着,好东西也没见着,被这股腥臭味熏的我脑瓜子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