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日落旧金山> 第二章 大轰炸下的重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大轰炸下的重庆(2 / 2)

沉默了好久,还是李忠兴说道:“既然你也认可了,那就让他跟着你了。对了,他的全名叫肖振邦,义武你可要好好带带他,这孩子很聪明,很多东西一学就会。”

李义武刚要说话,只听到警报声响起,人们四散奔逃。李义武正要跑时,却被一股力量拉到小酒馆的角落,同时被拉过去的还有李忠兴。而挡在他俩前面的,是已经用一个桌子挡在他们头上的肖振邦。

幸好,这次日本人的空袭力度不大,小酒馆门口的位置反而被炸了,再里面的他们三人安然无恙。空袭一结束,人们似乎习惯了,都回到原有的位置,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李忠兴对李义武说道:“还有一点,这孩子有种特别敏锐的直觉,似乎他总是能感知危险的方向。你看,刚刚如果不是他拉着我们,一般我们是要跑到街上的。可这次就这么巧,酒馆门口的位置被炸到了。所以,义武同志,要不是你的任务更加重要,我是不会放他走的。你现在知道自己得了多么大的便宜了吧。”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想想那个阿成,也是小小年纪身手了得。对了,美国那边的事情我的报告组织上看了吗?那边信托基金的股份到底怎么处置?”李义武问道。

“哦,我正要说这个呢。组织上说了,现在是特殊时期,美国在整个全球反***战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眼下也没有到开启时间,延安在美国人眼里还只是一个地方武装政权,也无法通过正式的国与国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因此,组织上让我转告你,那件事先放一放,等抗战胜利了,我党领导的革命取得全中国的领导权后,再去处理也不迟。义武同志,你要相信,再有17年的时间,一切都会不同,那时候的中国不再有战争、饥饿、疾病和贫穷,只会有一个个欢乐幸福的家庭。”李忠兴说起来很是激动。

“我真是很佩服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说得好像明天就会实现似的。好吧,能这么畅想一下也是好的。我就不配您畅想了,还得去完成那一件件重要的任务。”李义武说道。

说完,李义武就带着肖振邦离开,李忠兴看着他俩的背影说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有信心,义武,你的任务一定可以完成!”

当晚,李义武在重庆的家中,对着妻子说道:“阿梅,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现在仁阳、秋水都那么小,重庆不仅要跟国民党斗争,还要时时刻刻面对日本人的轰炸,你去延安不好吗?!”

“李义武,我哪儿也不去!你在哪儿,我就跟你上哪儿,从广州开始就是如此,你也答应过我的。而且这几年你去美国,我知道是组织上的任务,我不跟着你可以。但现在,你没有任何理由赶我走!”阿梅坚定地说道。

“唉!好吧,希望我们都可以平安无事,希望战争可以早日结束。”李义武说完,转身到了客厅,对着笔直地坐着的肖振邦说道:“振邦,你不用这么紧张,以后在我家里,你就是仁阳和秋水的哥哥,你叫我李伯。外人如果问,你就说是我母亲亲戚家的孩子,算是我远房外甥,明白了吗?”

“是,首长。哦,不对,是,李伯。”肖振邦脑子很好使。

就这样,肖振邦以李义武远房外甥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保卫工作。虽然李义武是军校毕业,身手也还不错,可跟自己这个“远房外甥”比起来,真诚了文弱书生。肖振邦在保卫工作上兢兢业业,而且对各种威胁有着特别的直觉。有几次,国民党的特务刚开始跟踪,就被肖振邦从身后打晕。每次,他们身上的枪和钱也都一起消失。

为此,李义武特别批评教育了肖振邦,说消除威胁可以,枪可以没收,但钱以后绝对不能拿,长此以往会养成恶习。肖振邦心地善良,只是因为战争变得有些冷血。幸好,在李义武和他家人的感染下,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而且,在李义武家里,肖振邦最怕的是才5岁的李秋水。也不知道怎么,只要李秋水开口,肖振邦就一定要完成这个小他7岁的妹妹的要求。从小就喜欢各种零食的李秋水知道自己父母都不给买,就偷偷跟肖振邦讲。肖振邦平时几乎没有花钱的地方,所以李义武给他的津贴都成了李秋水的零食钱。

后来,李义武发现后,还因此打了李秋水几下。结果,李秋水大哭了一整天,弄得李义武和阿梅都没办法,还是肖振邦又去买了零食,这才让李秋水不哭。那之后,李义武也觉得没辙,谁让自己的女儿就是能降伏自己的警卫员呢。他也没有多想,毕竟肖振邦用的都是自己给的津贴,没有半分是偷盗来的。

就这样,他们“一家五口”在重庆一起生活了整整三年,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发生变化。

也是无巧不成书,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阿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因为抗战胜利普天同庆,所以叫李仁庆。做完月子的阿梅,因为仁庆太小,加上国共关系越来越敏感,就带着仁阳和仁庆去了延安。而李秋水因为闹着要肖振邦陪着,所以留下来跟李义武一起。当然,真实原因自然不会是一个孩子闹就可以决定的。因为从那时候起,李义武就有了让李秋水去美国处理信托基金股权的想法。这倒不是他重男轻女,而是李仁阳缺乏语言天赋,说话就比正常孩子晚一些,后来李义武怎么教,都学不会英文。而李秋水仅仅听李义武教李仁阳英文,就学会了很多单词,发音还特别标准。更让李义武觉得惊讶的是,已经过了最佳学习年龄的肖振邦,也学得特别好。

于是,从那时起,他就准备让李秋水和肖振邦一起去美国解决那件事。当然,在这之前他们又有了新的任务。

1946年初,李义武带着女儿李秋水、“远房外甥”肖振邦去了香港,开始了一场新的战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