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灵气复苏从化龙开始> 第二十三章:玉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玉石(1 / 2)

刨开土堆,显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玉石。

徐羲心中盘算,就凭这些东西,足够让自己少奋斗五年了。

远方的目光始终如影随形,就盯着徐羲,怕他偷拿自己的东西,徐羲其实也没想过要动,拿了一块品相还算可以的玉石,便再次将土堆掩埋。

“你要这个有什么?”

徐羲拿着玉石走到远方身边。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你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远方嫌弃的眼神划过徐羲,“你把玉石放在我面前。”

徐羲照做,然后饶有兴趣看着接下来的发展。

远方费力起身,将玉石叼在嘴里,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徐羲便看到玉石之中仿佛被注入了某种东西一般,由原本的玉色渐渐变为铁青色。

不一会,玉石已经完全被染青,远方将玉石吐出,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虽然远方极度疲惫,但它的病态,已经一扫而光。

“你是怎么做到的?”徐羲惊奇问道。

“孤陋寡闻。玉是自然界的精华,是阳精之物,具有生命,可以生长,可以通灵,可以飞升。这种宝贝,用来解毒解晦,又有什么问题?”

远方如此解释,徐羲一听就明白了——

“你这是道家的思想。”

“道家这思想也是从华夏远古的思想中汲取的,本就是自然之理!”远方不耐烦辩驳道。

徐羲暗自点头,远方这话说的确实没错。

华夏人对玉的迷信,古已有之。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从周朝开始,玉就是人类与神明之间沟通的桥梁,那个时候,华夏还处在原始的天命崇拜之中,别说道教了,就连神明也没有被赋予人格。

而华夏民族对于玉最为迷信的一点,就是认为吃玉可以治百病。当初人们认为玉可入药,将玉研磨成粉制成浆汁或丸子吞服,可以强身健体,甚至羽化登仙。

琼浆玉液,其实就是指的这个。

《周礼·王府》有言:“王齐,则供食玉”,说的是在周朝,就有特供天子食用的玉。

《战国策》云:“楚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说食物中最为名贵的,是玉。

《太平御览》上也有服食玉的记载,并认为“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这种食玉的风气在魏晋时期达到顶峰,其中最为推崇食玉成仙的,当属东晋葛洪。

他在《抱朴子内篇·仙药篇》中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在此篇中,他还特意介绍了好几种吃玉的方法,并论证了吃下去之后分别有什么效果,如此用心良苦,可见其对此之热衷。

其实现代人都知道,玉只是石头的一种,吃玉跟吃石头没什么区别。

但现在看到远方如此动作,徐羲心中暗想,也许玉的功效确实有如此神奇,只是古人探讨出了错误的方法,玉这种东西,不是直接吃的。

“唉,又用了我一块好玉!”

远方前足摩挲着已经变成铁青色的玉石,极为悲哀,但是徐羲在它眼中看到的,更多是肉痛。

“这个玉,可以收鬼吗?”徐羲忽然问道。

“你指的什么鬼?强到有数百年道行的收不了,想收你得去找更好的玉。”

徐羲想了想房沐身体中那个厉鬼的样子,摇头道。

“应该没有那么强,只是一缕残魂而已。”

“那没有问题,但是我是不会把我的玉给你的。”远方已经恢复了精神,挡在徐羲和土堆之间,龇牙咧嘴。

“不不不,我只想让你教我一下那个方法。”徐羲赶紧解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