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终于啊,咱们走到了《西游记》的末章。
诶,是咯,咱儿呐今天就唠唠《西游记》。
(醒目一拍“啪”)
对于西游啊,自古解读多多。
肯定其文学价值没错,肯定其时代价值没错,要说修心论,感觉也没多大问题呐。哪怕有些阴谋论等都是各自看法,尊重。
那我们讲什么呢?诶,不讲什么,就来唠唠。
首先,西游记啊,看完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唐僧母亲的故事是不是有点问题?
沙和尚吃了几个取经人,只有九个取经人的骨头浮起来了,那九个取经人就是为了让唐僧一行人渡过流沙河?
菩萨早有紧箍咒,当初悟空大闹天宫后为啥不给他带上?
原著里开始有唐僧慌得下马,毕竟开始经历少还不沉稳,那么到九十八回为何还是如此?
那个真假美猴王中,为啥两人如此相似,天下唯一的武器为何一样?
猴子喜欢吃桃,玉帝却让悟空去看管蟠桃园,这是单纯没意识到,还是故意为之?
……没有看官吱声,就很尴尬。
但是呐,许某人还可以继续叭叭。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其中呐含有三教思想,可以说是禅机遍布。就写书人来说,写下一个故事,要么具有时代深意,要么只是单纯记录反映内心,要么就是愉悦自己,要么警醒后人。
而文中,从一开始便是处处禅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禅机还有很多,再说读西游,读懂西游知人生真谛。从心猿这词的不断开始,很多人来说是修心的旅程,为战胜心魔。
那么,看完西游记来说,怎样的人就能成佛呢?就很有趣吧,因为原著中的唐僧感觉确实不太正面,哪怕到最后他最珍贵的还是一心向佛取经回唐的心。
而西游记中有很多故事值得思考和玩味,每个人悟出来的人生道理不同,难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