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作证> 第三章 为给父亲治病 母亲求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为给父亲治病 母亲求神(1 / 2)

第二天一大早,杨忠善和杨大娘过来了,杨大娘手里拿着个布兜,里面是一些鸡蛋:“嫂子,家里有鸡蛋,你又拿鸡蛋来干啥?”母亲说着,接过杨大娘手里的布兜,放在饭桌上。

“增福好点了吗?”杨忠善一边问着,一边走到父亲床前。

“嗯,疼的差了。”父亲侧身躺在床上,看着杨忠善,用手指了指床沿,示意他们坐下。

“就是忙秋累的一股子火,歇歇两天就好了。”杨大娘说着,也来到父亲的床前。

“还是一直吃草药吗?”杨忠善看着父亲问。

“也掺和着一些药片吃,昨晚,医院的张先生拿来两瓶消炎利胆片,以前没吃过这种药,吃吃看看吧。”母亲站在内间屋门口说。

“遇事别着急,别心慌,尤其要少生气,抡一天大锤不累,睡一觉就没事了,可气出病来,自己就得受罪,别人谁也替不了你。”杨忠善坐在床边,看着父亲。

“哥哥,你说有俺四叔这样当老人的吗?”

“别说了。”杨忠善对着母亲摆了摆手,又看了看父亲。

“现在都八十年代了?由政府做主,有理讲理,犯不着生些气。”杨忠善看着父亲轻声说。

杨大娘已来到外屋,开始把布兜里面的鸡蛋拾到饭桌上。

“嫂子,家里有,别往外拿了,你拿回去给连秀她奶奶吃。”母亲说着,一边去夺杨大娘手里的布兜。

“我这是给增幅吃的,一早一晚给他冲两个蛋花汤,里面再泡上两块桃酥,多喝稀的,好消化。”

“恁俩别让了,就是两把子鸡蛋,拿来了,就留下吧。”杨忠善说着,一边站起身,和杨大娘往外走。

“这几天忙,也没顾上去看看连秀她奶奶。”

“有了岁数,就不抗病了,连秀她奶奶都三天吃不进饭了,估摸这个月是闯不过去了。”杨大娘小声说。

“衣裳都做好了吗?晴了天,拿出来晾晒一下。”母亲说。

三人走到大门口,杨忠善回过身对母亲说:“当着增幅的面,尽量少提你四叔,增幅从小在他面前就拘束。”

“哥哥,哪有这样当老人的,俺家的树,他非要来砍根杆子用,还说,那老宅的树也有他的份,凭啥?”母亲看着杨忠善问。

“唉,你这个四叔、、、、、、。”杨忠善叹了口气对母亲说:“劝劝增福,别和你四叔一般见识,生些气,有啥用?”

三人说着走出大门口,远远的,母亲看到许光德的媳妇李兰芬也拿了鸡蛋向家里走来。

李兰芬,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眼睛像月牙,嘴角微微上扬,给人一种笑眯眯的感觉。李兰芬的娘家和母亲的娘家是一个村的,都是果老村,平日里,和母亲多有来往。

“姐,姐夫好点了没?”

“好多了,路上不好走,你又跑来干啥?”母亲微笑着说。一边和李兰芬走进家里来。

听说父亲躺在床上休息,李兰芬就止住了脚步,和母亲在过道聊了几句,话题无非是别生气,过几天就好了之类。

“姐,过几天我再来,这忙完秋,在家没事,让俺姐夫给光德在镇上的厂子里找个活干吧”。临走,李兰芬看着母亲不好意思地说。

“哦,你姐夫过几天就去上班,我先和他说一声,看看哪个厂子要人,他能和人家搭个话不?”

“中,姐,这事就指着俺姐夫了。”因为挂念着自己的小儿,李兰芬就回去了。

刚下过一场秋雨,地上泥泞难走,脚步走过的院子里留下一排排鞋子模样的泥窝窝,深深浅浅,大大小小,有形的,没形的,前脚踩出的“弯月”,后脚踏出的“小船”,你赶着我,我撵着你,有时交错,有时重叠,无规无矩,甚是顽皮。

看着李兰芬踩着泥泞地街道走了之后,母亲把一沓钱粮纸和昨晚叠的纸元宝放进一个包袱里,赶去大伯家。

拐过杨忠善家东边的驴棚,传来猪的叫声,不远处,母亲看见村民刘三那后座上驮着猪篓的自行车歪倒在路边,猪篓里的猪很不满意刘三这冷不丁的把它一摔,歪着脖子,拧着身子,朝着刘三喊叫。

“这个天,你怎么不用推车子?”母亲紧赶几步走过来,把手里的包袱放在路边的一个玉米秸垛上,就帮刘三抬猪筐。

“甭说了,二嫂,寻思,这个猪又不大,用自行车来回还是快些,没成想,自行车轱辘子上一走就带一圈泥,你看,这后轱辘子上面的瓦里面全是泥,推不动了,我想停下,掏掏泥来,一把没扶住,车子就歪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