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上苍九劫> 第二章 七星龙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七星龙渊(2 / 2)

成蹻叛逃病死赵国,其子却没有受到牵连,甚至还能成为宗正的副手。扶苏隐隐有了明悟,似乎抓到了什么,只不过一时间还没有想透彻。

扶苏暗道:“蒙公身上固然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不过也有其局限,跳不出臣子的樊笼,达不到君王的高度。”

九原距离咸阳并不远,快马加鞭也就是两三天的功夫,不过扶苏有意体察民情,放慢了速度,硬生生走了十来天才到咸阳,叫开宫门,在内侍的带领下走进了崇政殿。

殿中四角都有火盆,熊熊燃烧,驱散了殿中的寒意,铺面而来的热浪让扶苏精神一振,大礼参拜:“儿臣扶苏,参见父皇。”

“免礼,上前来让朕瞧瞧。”

扶苏依言起身,随手解开大氅丢给了赵高,笑道:“府令满面红光,莫非有喜事临门?”

赵高闻言只是微笑拱手,并不答言,唯独脸上的喜色更浓。

皇帝与扶苏经年不见,他又怎会不知趣的多嘴多舌?况且他这喜事还不好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要不然未免有不稳重的嫌疑。

最终还是皇帝解答了扶苏的疑惑,拉着扶苏打量的同时随口说道:“你小弟也该读书了,朕让小高子试了试,没想到你小弟和他还挺投缘。”

扶苏点点头,胡亥确实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了,赵高精通秦律,尤其书法极好,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好了,你也坐吧,关于禁宫演武,你有什么想法?”

说了半天,最终还是绕到了这个话题上,皇帝的笑容里带着几分严厉,看似家常一般,却直指核心。

任你千般算计,阴谋、阳谋,面对皇帝的正面垂询,哪里有躲闪、退让的余地?

若单论禁宫演武,对扶苏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是极易失控,沦为有心人达成目的的工具。

表现的太耀眼,容易让皇帝被动,在朝野间掀起一场立储风波,而太平庸,被动的就是扶苏了,这是一个两难之选,或许皇帝不会在意被动与否,但在扶苏看来,无论是为人子还是为人臣,他都不能因为自己表现的太耀眼,从而给皇帝带来麻烦。但是如此一来,剩下的选择就只有一个了。

身为皇长子,在皇位继承上,扶苏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本身又有军方的支持,民间也有‘仁善’之名,储君之位本该唾手可得,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被立为太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打击,若在演武之中表现平庸,其未来的路可就难走的很了。

蒙毅的家将在扶苏还没有入城的时候就找到他了,转交了蒙毅的书信。这场演武将在咸阳宫外的校场上举行,参加演武的不仅仅是他的弟弟们,还有公卿权贵和宗室后人,届时满城围观,众目睽睽之下,他能退吗?

沉默半晌,扶苏终于开口:“父皇灭楚、越时,曾得三口宝剑,一为湛卢,一为纯钧,一为七星龙渊。”

父子对视片刻,皇帝缓缓点头,他已经明白扶苏的打算了。对于扶苏的处境,皇帝了如指掌,在他看来,现在的扶苏已经足够耀眼了,耀眼到朝野侧目,耀眼到夷狄之中都有不少人知道这位大秦长公子的名号,望风来投。

皇权至高,容不得半点威胁,哪怕这个威胁只是潜在的,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行,打压是必须的,但又不能太过,这是他最优秀的儿子,也是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父子之间的感情也是极好,他不能伤了扶苏的心,而且自古以来贬谪长子都是大忌,除非太不成器。而且一旦没了长子挡在前面,其余的儿子们闹腾起来,一个个的拼命表现,岂不更头疼?

如果扶苏只是个平庸之才的话,这事情倒是好办了,立为储君又能有什么作为?

而问题的症结恰恰就出现在这里,扶苏太优秀了,已经优秀到皇帝都头疼的地步。诚然,扶苏的优秀离不开蒙恬的帮助,但蒙恬也不是万能的,蒙恬在民间的影响力也仅限九原一地,但扶苏的‘仁善’之名却能广为流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不能让扶苏再进一步了,这是皇帝早就拿定的主意,扶苏的加冠礼近在眼前,若再晋太子位,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辅以扶苏在朝野间的声望,擎肘皇权简直是肯定的。

看看吧,仅仅是让扶苏参加演武,王绾那老东西就已经跳出来帮扶苏争取了,不打压怎么能行?

不过话说回来,身为丞相的王绾为何要帮扶苏?皇帝有些想不通,扶苏开蒙时,你王绾只教了他半年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