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扶风豪士歌> 徐如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徐如故(2 / 2)

虽然徐如故自幼不在魏国公府,竹沥姑姑也离开魏国公府多年,但她想徐如故毕竟是徐氏后人,因此仍旧尊称他为“小公子”。

徐如故的眼里突然升起一阵怒火,只见他恨恨地答道:“郁相公和前辈所言不错,先父身强力壮,又精通医理,自然不该英年早逝。医理虽能调理身体,让人延年益寿,但再好的医理也抵不过锋利的刀剑。倘若被人刀砍剑刺,便是扁鹊也逃不了丧生之命,更何况是先父?”

听了徐如故的话后,朱云怡惊道:“表哥是说就就是被……是被……”

朱云怡不敢想象徐潜当年的惨况,那几个字也始终没有说出来。

徐如故惨然一笑,答道:“不错,先父当年就是被人害死的!”

“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杀害魏国公之子?”竹沥姑姑立即问道。

“魏国公?”徐如故轻蔑地笑了笑,“魏国公又能如何?即便祖父贵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姑姑贵为母仪天下的大明之后,魏国公府如今不也凋零破败了?即便先父当年是奉太祖之命隐居于梅花峪,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祖已逝,建文一朝也已覆灭,如今已是朱棣一家的天下。从永乐一朝开始,先父便已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即便想要苟活于世也只能是白日做梦了。”

在徐如故说这些话之时,朱云怡就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等徐如故说完后,她便小声问道:“表哥的意思是……舅舅的死……是……是……”

虽然知道政zhi(治)斗争向来残酷,但朱云怡还是对她的父皇抱有一丝希望,因此始终没有勇气说出“父皇”两个字来。

看了朱云怡的反应后,徐如故已猜到她在想些什么。于是他笑了笑,答道:“公主尽可放心,当今皇帝虽然残忍嗜杀,但对亲人却不至于太过冷血。先父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小舅子,或许又因为是姑姑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二十年前杀害先父的的确不是皇帝的鹰爪。”

听了徐如故的话后,朱云怡才稍微松了口气。她在心中暗想还好杀害舅舅之人不是父皇,否则自己真的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了。

然而听了徐如故适才所言后,郁且狂早已料到徐潜当年之死定与当今皇帝一家有关。既然徐如故已明确表示徐潜被害之事与皇帝无关,那么那个真正的幕后主使便不难推测了,于是郁且狂对徐如故说道:“即便杀害令尊的人并非皇帝鹰爪,但真正策划那场谋杀的幕后主使想必也是皇帝的至亲吧。”

徐如故先是赞道:“郁相公好聪明!”然后又恨恨地说道:“不错,那人是当今皇帝的骨肉至亲,同时也是先父的血缘亲人。”

听了徐如故的话后,朱云怡立马想到了汉王,于是她立即问道:“表哥说的那人可是……可是汉王?”

徐如故突然重重地拍了拍桌子,然后恨恨地答道:“不错,正是朱高煦!先父的好外甥,在下的亲表哥汉王殿下。若非他英武不凡、武功高强,身边又护卫重重,在下早已杀了他给先父报仇。”

朱云怡自幼便不喜汉王阴鸷狠厉,此刻又听徐如故说起他竟然对亲舅舅杀毒手,因此内心深处对他更是厌恶。

汉王虽然狠辣无情,但毕竟是徐皇后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儿子,故而看在先皇后的份上,竹沥姑姑对汉王还是由感情的。竹沥姑姑也知汉王阴鸷狠辣,但始终不肯相信他竟会向亲舅舅下毒手,于是奇道:“可是五公子毕竟是汉王殿下的亲舅舅,他为何要对自己的亲舅舅下此毒手?”

徐如故冷冷地哼了一声,答道:“还不是为了那本《洪武政略》!”

“《洪武政略》?”竹沥姑姑奇道。

“不错!”徐如故答道:“沐常刘徐,樱荷桂梅;帝传《政略》,江山可得。这句话不只让太祖所生的各个藩王忌惮又眼红,同样也让当今太子、汉王和赵王三兄弟心痒难耐。当年皇帝起兵靖难时,汉王战功赫赫,还在浦子口救了皇帝。皇帝就得汉王‘英武类己’,早在靖难期间便对他多以偏宠。谁知靖难之后朝臣和皇后却反对废长立幼,因此朱高煦的太子之梦自此破裂。但他野心勃勃,又看不起身体孱弱、文静好礼的太子,为了夺得太子之位,便动了其它心思。当年关于《洪武政略》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朱高煦不可能没有耳闻。为了寻得《洪武政略》的秘密,他在永乐元年便急不可耐地派人来梅花峪找先父。先父自然不肯将秘密告诉汉王,故而最终被汉王的手下所害。”

说到这里时,徐如故的神情已变得十分痛苦。为了缓解心中的痛苦,他又喝了一大口茶,之后才继续说道:“当年先父知道汉王的手下来者不善,便把在下藏于后山之中,他老人家则在瓦房里同贼人周旋。当我回到瓦房里时,先父早已丧生,想来不过是因为先父宁死不屈,不肯将《洪武政略》的秘密告诉汉王的手下,他们才在恼羞成怒之下杀害了先父。他们不过一群奴才而已,若非奉了汉王之命,岂敢轻易伤害魏国公之后?故而先父虽非汉王亲手所杀,但也完全因他而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