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自古长安西风雨> 第522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2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2 / 2)

“是啊!而且,先生这绢似乎也不同寻常,比一般的要厚实一些,应该特别适合写字。”刘秀又捧着“书”,仔细看了看。

“呵呵!这是经过处理的,浆染时,我加了一些,一些调料吧!”耿小凡解释一句。

“浆染?这是白绢,没见到浆染的痕迹啊!”刘秀很认真地摸了又摸。

“你这孩子!真的这么喜欢刨根问底?你现在大好年华,应该多读些有用的书,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道上。”耿小凡有些好笑。

“小道也是道啊!这和耕耘是一个道理,如果连农时都不懂,又怎能明白天时?”刘秀还是很认真。

耿小凡无可辩驳,自己抄的就是《道德经》,讲的就是道法自然。

“看来,今天你不弄懂,是不甘心喽!”耿小凡会心一笑,开始向刘秀讲解。

“丝麻成线,织线成帛。这是我们老祖先千百年前就会的,你也应该见过吧。”

刘秀点头,织布机很常见。

“一般的布帛织成之后,都要进行浆染。浆染,不仅是为了着色,也为了让布帛更结实耐用。只不过,我这绢虽经过了浆染,但没着色而已。”耿小凡耐心解释。

“哦!”

“而且,为了增加布帛的硬度,我在浆染的时候加入了糯米汁。”

“啊!”刘秀吃了一惊,又把“书”碰到鼻子前,嗅了嗅,果然闻到了淡淡的糯米香味和墨香,感叹一声,“所以说,您这绝不是小道!”

“处处留心皆学问。秀公子,这是你长处!多留心,日后必有大成!”耿小凡忍不住再劝说一句。

“夫君!我都听糊涂了!你到底想说,读书有用还是没用?”柳菲儿没想到,两人正说读书,怎么又扯到织布、浆染上了。

“夫人,我想先生的意思是,不光要读书,还要把书中所讲活学活用。对吗?”刘秀真的很聪明,已经明白了耿小凡的意思。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能不读书,但也不能死读书。读书是为了悟道,开心智,道理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那先生可有好书教我?”

“好书?”耿小凡笑了笑。这个时候能著成的“书”,哪有不好的?

“我是说,您觉得我应该读什么?”

“这要看你志在何方。”耿小凡灵机一动,也行好好“了解了解”少年光武帝!

“我想让天下人,至少济阳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家父说,上谷百姓的日子就比济阳强百倍,等我再长大些,一定去您治下看看。”刘秀郑重回答。

“不错!”耿小凡赞许。

像刘秀这样的官宦子弟,如果问起他们将来想做什么,一般都是要“封侯拜将”或者做官。刘秀或许也有这样的想法,但他的回答却很朴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