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高门女>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变(2 / 2)

在四郎郑纭看信的同时,温翁也跟着在旁边快速浏览了一遍,看完后,四郎郑纭陷入了考虑之中,同样,他心中伤心之余,也在迅速权衡,最后,还不待四郎郑纭说话,他已经先开了口,“依老夫看,就按大郎君说的办吧。”说完,又呢喃了一句,“大郎君还是这样,从来不愿意因自己个人而耽误旁的事。”永远把自己个人放到最后一位,或许,这便是一个大家长,该有的责任感。

“我的意思,也是这样。”傅主薄说得很坚定,自从九娘郑芊的事后,他越发觉得,后院极需要一个管家女眷,要不然,他还需要花费人手和精力来盯着后院,这一项,绝不该是在他的处事范围内。

既然温翁和傅主薄不谋而合,又有大伯父的亲趣÷阁信,郑纭自是不会反对。

因着郑纭他自己要娶亲,又是很急,特意请了十八婶子过来给他主事,鉴于婚事比较急,他又亲自赶去会稽殷府,和殷左军说出缘由,只因殷八娘年已十九,殷左军一直内疚,觉得是自己耽搁了小女的婚期,恨不得女儿赶紧出嫁才好。

如今事出有因,双方几乎是一拍而合。

遣媒纳征……请期亲迎,一切按照正规的程序来办理,虽急切,但因有专人,何况如今人在南地,不比在荥阳,又省了许多客酬,加之四郎郑纭并无官职在身,省去了许多排场,一切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时间,还是很急,堪比二郎当年娶亲,不,应该来说,时间更紧迫,从遣媒到亲迎,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候,婚礼便在五月初十给办了。

正因为时间赶得急,使得当时建康的世家大族,许多族老还不住地感叹:世风不古,没想到像荥阳郑氏这样的旧族,竟然也开始不守礼仪,婚事如此草草。

就为这事,四郎郑纭曾受到了不少诟病,只是这些却是后话,因为郑纭忙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来理会这些事,更没有空闲的时候来关心这些。

五月初十成亲,五月二十一日,便接到伯父病逝的消息。

同月,襄国石赵皇帝陛下驾崩,五子争位,于病榻前刀兵相向,最后,在五子互相残杀,实力大受折损之后,养子石通把石赵皇帝的五位参与权力斗争的儿子,全部铲除,立一位年仅两岁的小皇孙为帝,之后,自任命为丞相,持节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锡。

两个月后,就把那位儿皇帝给毒杀,最后自己登基为帝。

自接到大伯父郑渊的讣告,府第里全部挂上了白丧,四郎郑纭带着郑绥姊妹,面北朝拜,每日上三柱香。

当日走之时,伯父的身体便是已经很不好了,不想还是拖上了一年多,郑绥因早就因心理准备,故而,倒没那么伤心,只是心里却是十二分的忧心阿耶。

阿耶对于大伯父的情感,不比她对五兄的情感少半分,阿耶一向视大伯父如父,如今大伯父这么突然离逝,阿耶只怕难以接受,也不知道会伤心成什么样子,而阿耶一旦伤心,情绪大恸,五石散和酒,便是不可缺少的两样物什,也不知道苍叟能不能劝得住。

还有五娘郑缡,消失都快有两年了,如今大伯父逝世,也不知她会不会出现,会不会赶回荥阳。

而郑绥心里在担心这些事时,四郎郑纭和温翁傅主薄,更多操心的,却是六郎郑红,小小年纪,能不能肩负起重任。

郑红年才十四,五房的五叔公,和二郎君郑瀚,虽为长者,却从来都是不管事的,也不会管事,特别是家下庶务。

若真论起来管事,归宁院的祖姑姑算得上半个,可二十二郎君和六郎郑红,合起来,还不能算上半个,这么一相加,连一个顶事的人都凑不齐。

大郎郑经已回荥阳奔丧,至少能荥阳待上一年。

话说,自从四郎郑纭娶了亲,内院就全部交给了这位殷氏,郑绥是不再插手,只是殷氏遇到的头一件难事,便是和三位小姑的相处。

殷氏虽年已十九,却因是家中小女,从来也是娇惯长大,如今遇到三位小姑,九娘郑芊几天难得说上一句话,神情又永远那么淡淡的,四郎还拜托她多开导九娘郑芊,她只觉得这任务比登天还艰巨,不怕人说话,就怕人不说话。

她每每说上一箩筐话,对方只回她一个十分淡定的眼神,却是一句话都不说。

使得她顿是语结,所有胸心壮志,瞬间消亡殆尽。

好歹是面对一个倾城美人,每每无果后,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至于十娘郑绥,自从一甩手后,日日只闷在屋子里,不是写就是作画。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早上一起用早食,这是四郎郑纭定的规矩,午食和晚食可以不一起吃,但早食必须一起吃,以前是四郎和三位小娘子,如今就变成她和陪着三位小娘子一起,用早食的地方,也由中堂变成他们所住的锦华轩。

用早食时,郑绥还是会和她说几句话,露出几分友善的表情,当然,也仅止于此。

唯有十一娘郑蔓,还是个小丫头,年只八岁,倒是傻傻的有几分可爱,可年纪相差太大,她只能把十一娘当成小孩子,生活上多关照一二,哪能有什么共同的话语。

这些是殷氏进门后,十来天后,对于三位小姑的观感。

只是这些,别的不论,郑绥若是知道,会觉得很冤。

她日日闷在屋子里,可不是不想理这位新阿嫂,只是因为伯父新丧,她想赶紧绘几幅《升天图》寄回荥阳,郑纭接到伯父病危的消息时,她也同时接到了,只是那时,因四郎郑纭的婚事,一直跟在十八从婶身边帮衬,没有闲暇功夫,待四郎成亲,才有了多余的时候。

只是紧赶慢赶,还是提前收到伯父去逝的消息,她想画的《升天图》还只画了一半。

若不是因采茯和刘媪盯得紧,她都想着夜里赶工的,何况白天的时间,她哪能再放过。

正是因为这场初相识不甚愉快,才造就生出后面的许多摩擦,使得双方想补救都来不及。

对于伯父逝世的悲伤,还没有完全过去,郑绥又接到一个好消息,是伍佑和郝意从襄国传回来的。

果然,或许这一年,注定是大喜大悲,大变突变迭起的一年。

后来,郑绥常常会想起这一年,也正是这一年,让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成倍地得到提升,以至于,后来遇上再大的事,她也能挺过去。(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