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我杨修,说真话就变强!> 第十章 白衣金枪,杨修救曹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白衣金枪,杨修救曹操!(2 / 2)

“在下并不想说杨公子有误,不过在下以为,司马迁把咸有一德和尹诰混为一谈,已是不妥,郑玄以尹诰的丢失,便断定咸有一德的丢失,就更显草率。”

杨修对付司马孚,丢了“小王”郑玄下去,让司马孚无法接招。

可不想这司马懿上台来,马上就丢出司马迁这个“大王”。

并且将司马迁和郑玄两位大贤放在一起比较,到如同王炸一般,一下就让其论点变得十分的大气。

杨修知道,真正的对手来了!

“公子你既然上台来了,就把你的学识和见解大声地说出来,在下与公子公正一论,也免得旁人说,我以主持之势欺压于你。”杨修当然不会怕他,这样的理论依据,他也能想一百条出来。

能被推举为天下第一名士,杨修的才辩自然精彩。

不管站在正面还是反面,他都很自信。

此刻,杨修自然也想听听司马懿是怎么来辩论的。

“在下司马懿,并不想和杨公子争执,上台就是想替舍弟辩白几句,我弟弟读的书并没有错。”

“原来是哥哥给弟弟护短来了。那么我且问你,究竟是读了何等奇书,才敢断定司马迁和郑玄错了?”杨修上来就是一句

“在下才疏学浅,司马迁和郑玄二公皆是圣贤,但难道这圣贤就不会犯错吗?咸有一德文章是说天命无常,为君者应该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若停止修德,便会失去君位,这正是孔子春秋之微言大义,也正是编纂尚书之主旨,这是其一。”司马懿缓缓说来,有理有据,众名士听来,也是连连点头。

杨修听得,也忍不住在内心称赞:“司马懿果然用当世之雄才,难怪这货这么苟,如果他太招摇,难保不被疑心强的曹操处理掉……对了,这么说,我是不是也应该低调些……不管了,积攒足够多的真龙气运,难道还会怕曹操?”

甚至想都不用想,杨修就有了思辨之词:“符合春秋大义未必就是尚书原作,趋炎附会也并非治学之法,司马公子,你广求学识之心固然不错,但治学乃是厚积薄发之事,纵然你不能博闻强记,有所开创,也莫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多谢杨公子教导,在下以为,当此乱世,文章书简已遗失大半,我辈治学,就是要从残章段简中重塑文明,上合圣贤之精神,下利国民之策略,绝不是断章摘句,互相争斗,这篇文章,上可规劝君王,下可教导庶民,就应当流传于后世,研究注疏,怎么能说是做无用之功呢?学识之对错不仅仅在乎于文字,更关乎于态度!”

司马懿辩思卓绝,所陈之词,更是字字铿锵。

等他说完,台下已满是叫好之声。

杨修算是领教了着司马老怪物的能力,他两的辩论水平在一个层次上,杨修当然还能找到槽点继续辩论下去。

不过,司马懿破了他设的问题,赢得喝彩,已经算占得先机,继续强辩,也显得不够大气。

杨修转念一想,便笑着给他鼓掌,说道:“司马公子果然非常人也,刚才在下的评论有失偏颇,现在要是再问谁的诗文能算得上当世一等,在下便评,除曹司空和曹公子外,便还有一位司马公子!”

杨修的点评,再度让叫好声上了个台阶。

不过,司马懿听来,却是皱起了眉头。

&bp;&b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