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游戏竞技>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 第537章 粮食的重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7章 粮食的重要性(1 / 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战争之前更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这些俗语都说明了粮食对一个国家,对军队和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没有保障,吃饭都有问题, 何谈社会稳定,何谈建设和谐社会,何谈经济强国?

粮食是一个军队能打赢胜仗最基本的保障,即使你的战略再牛,士气再强盛,没有粮草都免谈,因为很多战争都可以证明, 敌人不用动兵,就可以把城内的人饿死。

三国后期的时候, 诸葛亮曾多次率领蜀军攻打魏国,尽管他有着无人能及的军事才能,但是对于粮草的计划都过于理想化,所以,尽管士气高昂,但都因耗尽粮草而撤军,无法成功。

由此可见,连武侯这样著名的谋士都因粮草问题而败北。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想要平定准噶尔的时候,他总共出兵两次,耗费了三年时间。第一次出兵,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粮草的问题,首次出征,他并没有准备粮草, 采取边打边抢的策略,但这解决不了根本, 所以最后只能撤军。

第二次,他并没有吸取教训, 依旧和第一次相同,但是这回将草原各部都惹恼了,抢了一次又来一次,因此联合起来和清军对抗,乾隆这才意识到错误,又是准备粮草,又是派使者到各部调和,最终耗费三年时间,才将准噶尔灭族。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就算再聪明也没有用,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个战争还是没有办法持续下去;而像乾隆时期,就算是当时处于盛世,你连粮草都不准备,这让军队如何长久作战。

在始皇帝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战争更是频繁,各国之间都是相互攻伐。诸国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粮草,还因为常年的战争损失太多的青壮,导致大量的农田没有人耕种。

如此种种原因汇聚在一起,各国每年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要是遇见自然灾害,损失更是严重。

而到了后期各国已经不在缺粮,主要还是各国调整了战略。

一是因为诸国他们实行的是养兵策略,当时一个士兵后面就有六个后勤兵。

二是他们还实行精兵的政策,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前面那个士兵死了以后,后面的六个就会有一个直接顶上去,然后就会有人再补充进去。国家发生战争以后,只要年龄适合,就要随时准备上战场作战。

除了前线的战士,后方没有上战场的士兵,也要和百姓一样去参加农业的生产。养兵、精兵、士兵参加生产,极大保证了粮草的充足。

这其实就是商鞅所提出的变法措施,这也使得秦国的实力越发的强大,而战争的后期,也只不过是秦国的兼并战罢了,各国已无力抗衡。

而在三国的时候,曹阿瞒就认识到了粮草的重要性,他在初建势力的时候,就收留那些流民来为他种庄稼。而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就会先屯粮,有了保障打仗就不用担心没饭吃了。而蜀国,他们屯粮是非常晚的,所以后来武侯攻打魏国的时候,粮草总会出现问题。

古代很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粮草就成了关键所在。在官渡的战役中,阿瞒就是派人烧了袁绍乌巢的粮仓,这才赢了,才有了后来统一北方,能够认识到关键所在,才有了胜利。

上次大秦能与安息等四国大战一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秦国早就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肉干。更不用说食品厂生产的大量方便食品。

谷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