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建厂,买地只是第一步。
剩下还有一系列事情要做。
陈丽姝先给陈国平去了个电话。
“叔,是我丽姝。”
“丽姝啊,这个时候打电话,是有什么事情吗?”陈国平刚把手头的文件处理好,听见她的声音,将身体朝后靠在椅背上,神情也不自觉放松了许多。
“叔,我确实有点事,不知道您方不方便,我想当面和您说。”
陈国平十分痛快的说:“方便,你过来吧。”
得到确切答复后,陈丽姝挂断电话,起身出门。
陈国平年初被任命为经济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虽然职位升了,但工作比之前更忙,所以陈丽姝才会提前打招呼。
她现在要建厂,只要上面肯松口,剩下工商局的事情就好办很多。
当听完陈丽姝的来意,陈国平并没有表现的太过吃惊。
“这个节骨眼上办厂……准备自己干还是合资?如果是合资有免税政策,你知道吧?”
陈丽姝点头:“我准备自己建厂。”
陈国平没说什么,如果不是自己建厂事情不好弄,想必陈丽姝也不会特意过来找他。
“我知道目前上头的政策依旧不明朗,其实再等等也没什么,但考虑到现实情况,我思来想去觉得建厂这事儿还是宜早不宜晚。”
陈国平:“哦?你说说怎么个宜早不宜晚?”
陈丽姝:“城里现在大批返城知青待业,我建厂不光招工方便,还可以帮组织解决一大批青年就业难的问题。”
陈国平的身体不自觉坐直了些,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当然,如果叔您能同意,不光是返城知青的待业问题,我保证也会多多纳税。”
虽然她和陈国平私下里的关系不错,对方一直当她是小辈看待,但人情都是越用越薄的,自己没有能拿的出手的能力和筹码,求人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可走不长。
所以,陈丽姝这次过来不是求关系的,而是来谈判的。
陈国平欣赏的也是她这份通透,直接开门见山问:“你能解决多少劳动力就业问题,还有税收能缴多少?”
陈丽姝想了一下说:“服装厂还在规划中,预计一百人吧,至于缴税,不低于十万,您觉得怎么样?”
国棉厂人数大约是两百左右,她保守报个一百人,至于纳税,一年五六十万的利润应该能达到,不然她安安分分开店好了,也没必要折腾这一趟。
陈国平:“你的能力我清楚,一百五十人吧,至于纳税……二十起。”
虽然条件有点苛刻,但陈国平松口这事基本上就算成了。
“叔,我一个小小的个体户,服装厂又才起步,力度肯定不够,到时候工作上面还得麻烦组织多帮忙宣传宣传。”
宣传宣传……
陈国平额角不自觉跳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