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其他类型>最终诊断> 559.重新审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59.重新审视(2 / 2)

“是为了钱吗?还是为了男人?”祁镜看着龚文霞,继续问道,“我猜应该是孩子吧。”

徐灵没说错,前两样东西确实对女人很重要,但如果遇上后者往往会快速败下阵来。龚文霞已经结婚生子,孩子明年读小学。这种情况下,读哪个学校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听到这里,龚文霞放弃了抵抗。没回答就是默认了。

那天晚上,当她来到急诊的时候,面前坐着的是个小声啜泣的姑娘。而她身边站的就是30多岁的时应祥,穿着一套体面的衬衣西裤,上来就说想好好谈谈。

作为即将接手病人的主治,又已经了解了大致的情况,龚文霞自然答应去谈,只是没想到对方找了妇产科治疗室这么一个私密的空间。而让她更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想让自己直接下难免流产的诊断。

直觉让龚文霞认定了这人非常熟悉这套流程,知道到了难免流产的阶段,就不得不放弃保胎。

如果是平时,她根本不会答应这种事儿,更不会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开玩笑。但对方牢牢掐中了龚文霞的命脉,看年纪就大致清楚了孩子的情况,一开口就是重点小学的录取通知书。

丹阳算得上一流的小学就那几所,每个都是挤破头才能进的存在。

她当然想把孩子送进去,太想了,可孩子本身的能力是个问题,教育系统里没人也是个问题。现在诱惑就摆在面前,随便下个诊断就能拥有入学的船票......

龚文霞没有放弃最后的底线,只说了一句检查过后再谈。时应祥也很理解她的苦衷,并没有强求。两人的谈话就在这样“和谐”的气氛中,落下了第一段的帷幕。

检查的结果和孔小琴说的一样,姑娘宫口已开,流血止不住,腹痛也在加剧,保胎成功率并不高。

这时,作为医生应该用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用建议的方式去劝说病人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决定。但龚文霞却在说辞上动了些手脚,建议变成了忠告,而原本还有两三成的保胎几率被她改成了几乎为0。

虽说原话也未必会增加多少病人选择保胎的可能性,但修改后的话会让病人觉得放弃胎儿才是唯一的一条路,自己没的选。

如此有诱导性的话,有悖于医生的原则,而她的出发点也没有医学理论做基础,纯粹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即使结果没什么问题,病人横竖都会选择了刮宫,但过程错了,完全错了。

甚至于两人把姑娘送进去后,还私底下讨论了孩子入学的流程问题......

祁镜算是得到了一个模糊的答案,而这个答案还揭开了时应祥身份的一角,和读书上学有关,那就是学校相关了。至于这个男人具体是谁,祁镜相信在自己的催动下,纸是包不住火的。

“妈,我就先走了。”

“不听下去?”肖玉在听了这些后,给自己的鉴定做了些改动,“后面是b超室的检查问题。”

“我受到了些启发,暂时没什么想听的了。”祁镜笑着说道,“再说妇产科b超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还是不掺和了。”

“那行。”肖玉问道,“晚上回家吃饭的吧。”

“嗯,会回来的。”祁镜打了个哈欠,“忙到现在,回去收个尾就回来。”

“好。”

......

十多分钟后,祁镜和纪清在三院门口碰了头。

两人在回医院的路上交流了些意见,同时祁镜很快就给出了一个粗略的改革方案:医护收入再分配。

这个词看似简单,但背后有许多需要参考的东西。纪清也知道它能带来什么好处,但他同样也知道弊端在哪里:“这不就和当初吃大锅饭一样么?现在连社区医院都没有这种情况了,我们却要回去走老路?”

“我知道收入同等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祁镜说道:“收入上有点小差距很正常,但中间那条准线不能变。比如我们医院皮肤科医生收入和老年科完全不能比,大家都是本硕一年年读过来的,谁不是在治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距?就因为病房的钱?这钱可是你岳父拿出来的,和医生没关系。”

纪清在临床工作那么多年,明白他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收入全部由医院来分配?”

“按劳分配。”

“劳?收的病人数量?还是开的药物?”

祁镜摇摇头:“在所有医生收入统一的前提下,设立一个奖罚制度。收病人的量倒是可以列进去,算是一种激励,但那些药物器材还是算了,咱们医院小,这种事儿医院自己会管,不劳各科室分心。”

“这......”

祁镜说的改革在走以前老路的同时,还把医生大幅增加的灰色收入给砍了。只要不犯错,大多数拿不到奖励的医生就是捏一手死工资,谁都别和谁比,谁都一样。

“这样真的好吗?”纪清有些担心,“牙科首先就不答应吧。”

“答不答应得开会讨论之后再定。”祁镜说道,“再说现在还有老合同绑着呢,就算要改也是等他们合同到期续签时的事儿了。”

“死工资可不是好事儿啊,尤其是我们医院,平分下来的钱并不少。”纪清还是觉得不太妥当,“只要不犯错就能拿到不错的收入,那有的人就会消极怠工了。”

“消极不了,病床周转率摆在那儿呢。”

“万一他在治疗上动手脚呢?”纪清反问了一句,接着说道,“你我都知道内科的水多深,治好和治不死中间间隔得距离并不远。好不容易改掉了大锅饭,基本杜绝了这种情况,可现在你还要走回去......”

他的担心没错,祁镜也想到过这点:“国内之所以没走这条路,无非是因为监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特别大。人和财供给不上,自然要放弃。但是,我们医院和其他医院不一样。”

“不一样?”纪清马上想到了答案,“你是说诊断部?”

祁镜点点头:“诊断和监察并不冲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