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其他类型>最终诊断> 486.困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6.困惑(2 / 2)

“检查?”徐家康抬头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我们国家几乎见不到这种菌,根本没条件做检查。”

“什么?没用检查?”乔听完整个人也跟着不好了,“这太过分了吧,单靠那些呼吸道症状和皮疹怎么下判断?符合这种症状的感染都多得都能出一本书了。”

“说是靠时间和床位,判断感染源在泥土里。”徐家康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只是机械性地复述道,“然后通过天气和湿度的变化,以及所在医院和南加州一所医院有伙伴关系......”

“这太不科学了!”

乔胡乱说了一句,可想了想,又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个观点,毕竟能有这么多特征的似乎也就只有粗球孢子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可太了解这个菌了。”

相当了解吗?

算了......

徐家康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眼挂钟,主动换了话题:“时间紧,不说这个,咱们还是聊聊刚来的几个病人吧......”

......

此时的华国时间是1月4日上午9点多,“失联”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祁镜终于露了脸。当然来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手上的第一手院感调查资料。

人刚到,他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算进院感的范畴,毕竟院感字面意思就是在医院受到的感染。但整个感染的过程都非医院所为,也就是医院参与度为0。

“非医院所为?”

许长圣紧锁着眉头,总算看完了手上的院感简述报告,“可就算是医院内的泥土所致,一草一木都算医院的,又怎么能说和医院没关系呢。”

祁镜走到许长圣面前,挤掉了身边的助手,拉了条凳子直接坐在他身边:“大叔,话可不能这么说,万一有人在幼儿园里杀人,是不是要把责任扣在那些三五岁的小孩子的头上?”

大叔......

许长圣光秃秃的脑门上挂了几条黑线,但思路依然清晰:“你别搅浑水,你说的这个情况只是意外,和院感完全不一样......”

“这话就太绝对了,这次的感染只是碰巧出现在医院内而已。至于院方的责任......”祁镜在文件中翻出了一张检疫报告复印件,“这是海关检疫报告,移植来的北美红杉和带来的土都没问题。”

“土没问题?你刚才不还说是泥土的问题吗?”许长圣被他搞糊涂了,“怎么检疫上又过关了?”

“是后来有人加了一把土。”祁镜解释道,“恐怕量还挺大的,又正巧碰到秋天干旱的天气,要不然这个菌不可能长那么快。”

“怎么突然又多出个人了?”

许长圣也是丹医大毕业,也在临床工作过,虽然功力渐退,但基本的诊断逻辑思维还在:“这有点说不通吧,既然树和土都没问题,你又没其他证据证明感染的来源,就凭空捏造一个人出来背上一切罪名,也太扯了。”

“确实有这么个人,我已经托人在找了。院方也愿意提供所有闭路监控影像,协助你们找到那个家伙。”祁镜说了一句,然后解释道,“其他关于感染方面的证据我也在准备。”

“什么证据?”

“泥土镜检和病儿的皮损活检,都可以直接找到真菌孢子。”祁镜说道,“虽然国内没怎么见过这个菌的感染,可与世界高度接轨的明海却在前几年遇到过两例,他们那时候还特地问米国要了免疫学检测所需要的球孢子菌素。”

“等他们飞机来医院?”

“那倒不需要,我只是说了一种能确定确诊的方法罢了,算是最后一道保险。”

祁镜又翻出了报告中里记下的两个名字,说道:“当初发现孢子菌的两位明海专家就在丹阳开会,有他们的帮忙,皮疹活检应该能给这场院感画上休止符了。”

要源头,有泥土,人也在找了。要感染确诊,祁镜手里也是要人有人,要手段有手段,连最后的保底对策都想好了。

话全被祁镜一个人说完,许长圣实在没什么好多说的。

再看看坐在对面全程没开过一次口的乔莉,他这时才知道,身边这个年轻人对这起案子起了多么决定性的作用。在强硬的证据和说辞面前,任何辩护技巧和能力都是徒劳的。

话说刚才说的是什么菌来着?

许长圣又不免看了看最后的诊断结果:粗球孢子菌?这是什么菌?

细菌?

难道是和肺孢子虫一样的寄生虫?还是衣原体?支原体?

许长圣深挖着自己的脑海知识,可依然没能找到任何和这个菌对得上的记忆:看来疏离临床太久,我早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回去得再好好看书,文献也得翻,光吃老本可不行啊!

这次医患双方见面,准备上用了一星期,调查用了两天半,临见面等人又花了一个小时,最后的讨论和决定却只占了短短十分钟就结束了。

这场官司是打是和,依然没有定局,经乔莉和许长圣决定后再一次往后顺延了一周。

暂时解决了市西的问题,双方各自离场静等一星期后的结果,可祁镜却是个例外,没法闲下来。接下去还需要赶场去一趟丹医大,黄兴桦还在等他。

......

此时的黄兴桦早就念完了开幕词,第一场就是老友万国朝的专场。

作为上京首屈一指的肺病专家,日积月累下的经验让他掌握了一套非常完备的肺炎治疗策略。这套治疗策略当初在对付未知病毒sars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近也被用在了一个肺移植术后的病人身上。

“刚才说到了如何应对未知肺炎。”

万国朝切换ppt的画面,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几张肺部CT图片:“这是一位肺移植术后的病人,不过肺部感染一直迁延不愈,培养失败了好几次,最近终于找到了元凶:粗球孢子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