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查(1 / 2)

邓同康道:“正是如此,想要启蒙效果好,首先得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怀居士的幼子,今年还不足三岁,却已经会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以及《增广贤文》,且能灵活运用多个成语,比一些入了太学启蒙两年的弟子还要好些。”

桓文帝感兴趣的道:“哦?那孩子当真如此聪慧?”

邓同康道:“臣认为,这里面固然有那孩子天生聪慧的原因,但也有教材好的原因,孩子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才能学得好。”

桓文帝抚着胡须,点头道:“嗯,确实是这个理,不知爱卿意欲何为?”

邓同康下拜道:“臣请求皇上,把这套书作为太学入学启蒙之用,如有效果,可推广全国使用。”

桓文帝翻了一下那几本小册子,一共八册,除了刚刚邓同康所说的几本启蒙常用书籍以外,剩下的都是成语故事。

他沉吟一下后,说道:“此乃善事,准奏。”

邓同康叩首后退下。

远在和怀村的景祺泽与辰溪并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他们也在过端午节。

虽然沼气灯做出来了,可曹三曹原二人并没有走,说是要留下来监督原先的曹家班弟子做缝纫机。

辰溪当然欢迎,这次过节,也把曹家班的人都请了过来。

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席间,曹三道:“还是在这里过节好啊,我听上京城来信说,最近京城那边因着二皇子的事,查处了许多人,现在人心惶惶,听说连万圣节都办得很低调。”

景祺泽与辰溪对视一下,并没有接话,反而是廖伯娘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二皇子的事又牵扯了别人?”

曹原瞪了曹三一眼,曹三只得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俯在廖伯娘耳边嘀嘀咕咕了阵,廖伯娘年纪大,倒也不用顾虑这些。

一会,廖伯娘拍着大腿喊道:“作孽啊,二皇子这种事都敢做,当然得彻查了。”

辰溪赶忙给廖伯娘夹了一块鸡,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像他们这种“升斗小民”,还是少点议论皇室的是非吧。

可是偏偏是他们这种“升斗小民”,参与此事最多。

几天之后,景祺泽如以往一样坐着品茶,耳边听着暗卫们对京城之事的汇报,那闲适的样子,仿佛听的不是朝堂政事,而是什么趣闻轶事。

“……此次皇帝查处二皇子的决心很大,似是发现了一些别的线索……”

景祺泽陷入沉思,究竟发生了何事?皇帝前后态度差别居然那么大?

之前明明是想把此事轻轻揭过的,就算被百官和百姓逼着重查此事,也应该是想着帮忙遮掩,或者造个替罪羊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才对,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景祺泽问道:“这两日可有什么异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