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则是孝文帝举国汉化,迁都洛阳。
引起的动荡也不小,如太子、鲜卑族重臣造反,以及元恪登基后元禧等人造反等等,都是元宏强行汉化的矛盾衍生。
至元宏分定姓族,将八姓为核心的鲜卑贵族融入新的门阀体制之中,与汉人士族结合起来,民族矛盾相对告一段落。
但新的矛盾又诞生了:世族门阀、地方豪强与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
准确来说,不应该是诞生,而是一直都存在。若追根溯源,至少要追溯到西汉后期。
东汉灭亡、三国之乱、至东晋灭亡、及南朝改朝换代如吃饭喝水,根源皆在于此。
其实相对而言,北魏初期这一矛盾不算突出。但为了解决民族矛盾,压制反汉集团,自道武帝起,经过太武帝、冯太后、孝文帝等掌权者前赴后继、孜孜不倦的努力,这一矛质被无限加剧化。
至于南朝,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之后,就彻底躺平了。
“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句话就是明证……
元恪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极其具有针对性、且如神来之趣÷阁般的做出了解决的措施。
其一、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武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渐式微的关陇世族,如陇西李氏、弘农杨氏。
说简单点:世族门阀的家臣和私兵越来越少。
细化到具体手段就是:上层大力起用寒门、庶族,下层大力扶持佛教,和门阀世族抢地、抢人……
其二、大肆于地州建立官学,实行世、庶分教的制度。并于京中专为寒门建立四门小学。
这只是其次,最令李承志惊叹的是元恪强力推行的“举荐连保”、“举前就学”、“逢举必考”的制度。
世族起家当官,必须由州中正考察,并由三人以上的官员保举。但新官若是犯错,乃至犯罪,就会追究保举官员的责任,除非你已经死了。
举前就学则指的是专为皇族子弟、鲜卑权贵、及世族门阀建立的太学和国子监。虽不是强制性措施,不就学也能举荐当官。但受不受重用,升不升你的官,自然是元恪说了算……
而终元恪一朝,八成以上的新晋官员,都启用自太学、国子监、四门小学。
至于逢举必考,顾名思义就是想当官必须考试。不管是世族权贵子弟还是寒门庶族。
是不是很熟悉?
熟悉就对了,其实就是科举的雏形。
因创立科举制度,后世许多学者视杨坚为秦世皇第二。但追根结底,并非隋文帝灵光一现、脑袋一拍就想到了如此英明的决策。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知古鉴今……
可惜元恪死的太早,致使这几项举措无疾而终。并且将冯太后时期创立,孝文帝时期巩固的均田制、三长制破坏的一塌糊涂。
胡充华称制时期不但使门阀阶级更为固化,也使原本已趋于稳定的民族矛盾重新激化。
用两句话就能概括:辛辛苦苦三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更催生了新的矛盾:六镇军功集团与既得利益者,既中央及汉化集团之间的矛盾,堪称雪上加霜。
六镇起义的原因很简单:首都南迁,留守六镇的鲜卑贵族地位日渐低下,导致起义爆发。
目的更简单,就是反汉化……
没有六镇起义,怎会有尔朱荣招兵买马,壮大实力的机会?
更不会有高欢、宇文泰的崛起,自然也就没有魏分东西,没有北齐,没有北周……
扪心自问,既便出于消除战乱,不再使铁蹄肆虐中原,不再使两脚羊的悲剧再度上演,李承志也要拼命改写这段历史,而不是让其提前爆发。
元洛驾崩之后,元澄、元嘉等于京中追查、清洗元怀、于忠之附逆时,其同伙交待,于谋刺前,元怀与于忠就已携重金远赴六镇,蛊惑镇军一同起事。
李承志建议着重安抚,赏官、赏爵、赏钱、赏粮。但除高肇外无一认同,都觉的他在危言耸听。不但不安抚,反而派元怿持节赴六镇申饬?
李承志已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很担心大军还没到关中,倒先等来了元怿被斩了祭旗、六镇中的某一镇或全部起事附逆的噩耗。
故而才有这次暗仓陈仓,赴六镇之行……
脑中念头纷杂,已至子夜,依旧无一丝睡意。李承志不得不灌了半盏烈酒催生睡意。
被李亮唤醒,已是次日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