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一群人的武林> 第八十六章 谈武论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六章 谈武论经(1 / 2)

杨诣穹不禁疑惑吃惊:“我自认为世间已少有敌手,想不到还有人能单以一股纯掌力,轨迹先直后弧,一次性打消掉我数股无形之气,手法精妙。看来我多少有些自大了,武林高手前辈甚多,今后得收敛着点。”与其它人一齐侧头望去。只见山坡上有一位老僧笔直站立,白眉白须,神情和蔼,皮肤焦黄,宝相庄严,身披红黄色袈裟,凛然有佛门高僧之气度。

这老僧身后又有四名僧人陆续下坡而至,个个年过五旬,四僧中有的相貌和蔼,有的满脸刚气,也有眼神凶巴巴的,但每位均有佛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

黄旌耀嘿嘿一笑,上前抱拳道:“老方丈咏安禅师,多年不见了,黄某有礼。”说着微一躬身。其它人面面相觑,听黄旌耀的意思,像是他曾和少林方丈已认识过了。

咏安方丈微笑道:“黄施主,不必多礼。令师与老衲有不少年没见了,不知他现今身子是否安康?”黄旌耀微一皱眉,道:“老方丈指的是何人?黄某不知。”咏安道:“就是澹台施主呀。澹台施主当年和我少林有些许渊源,老衲好生相敬,你身为他的忠诚弟子,理当同行同归,何以没看见他人?”黄旌耀哼了一声,道:“咏安大师,黄某今日上少室山来,和澹台无冢那贼厮鸟无关,此人已和我绝交,昔年之事,不必再提,否则毫无益处。”咏安微微一怔,道:“老衲常年不出山门,世间武林之事不与过问,一别多年,旧友交情想不到也变了?你们师徒朋友缘情竟已绝尽,叫人始料未及。”

咏安身旁四僧之中,一个瘦小的老僧踏前一步,侧头对咏安道:“方丈师兄,咱这些老和尚不爱下山,派内俗家弟子出师去外闯荡的,那可再多没有了。这虎君黄旌耀自从与澹台无冢绝交后,于江湖上为非作歹,霸道凶狠,伤人杀人,毫无愧疚之心,你在寺内坐禅研修多年,消息自是不知。这种恶人,你还何必跟他说话这么客气?”他人虽瘦小,但声如洪钟,这些话缓缓说来,中气十分充沛,如似打雷一般,因此甚有威严,让人容易对他产生敬畏之感。

黄旌耀哈哈大笑,说道:“般若堂首座咏善大师,你身子仍这般清健,底子亦如此雄浑,在寺内苦修多年,武艺想必也得窥不少门径了吧?”咏善淡淡一笑,说道:“取笑取笑,未必比得过黄施主你。”

这瘦小老僧正是少林派般若堂首座咏善,其它三僧中,那身材魁梧,国字脸的是达摩院首座咏是;形体微胖,浓眉锐眼的是罗汉堂首座咏非;剩下的那名高瘦老僧是菩提院首座咏恶。这四位院师今日原本还和往常一样,在寺内诵经理佛,教徒授武的,刚才黄旌耀在山道下说了那几句话,声音雄壮,惊动了山门旁用扫帚扫地的几名和尚弟子,他们听说话者声音震撼慑人,还道是来了敌人,赶紧将扫帚扔在一边,前去大雄宝殿报告方丈。于是咏安连同其它四位院师下了山门,来到山腰众人这里看看情况。

澹台无冢年轻时是个武痴,不管是祖传武艺,还是其他哪门哪家的武功,能学多少是多少。多年前与七徒交情尚好之时,也曾前赴豫州拜入过少林派门下,做俗家弟子,修习少林功夫三年,到得第三年时,因性格过于乖戾任性,犯了太多门派忌讳,被逐出了师门,不再认其为弟子,尽管断绝关系,但终究和少林有着三年的师徒缘分。事情距今已过了不少年,咏安念及当年之交,这才口中客客气气的,亲切称呼澹台无冢、黄旌耀等为“施主”。

咏安道:“黄施主既和澹台施主绝交,这是你们的私事,旁人也不愿涉问。不知黄施主你今日上山来,有何指教?”黄旌耀呵呵一笑,指了一下胡忘潭,说道:“没什么指教,这孩子是澹台无冢的小儿子,今天带他来上少林寺,仅是想要瞻仰一下他父亲旧年待过的故地而已。”咏安向胡忘潭看去,见他长眉凤眼,表情倨傲,眼神狂戾,神色间确是依稀有点当年他父亲澹台无冢的模样,此刻他衣服满身土灰,乃是适才和杨诣穹打斗时,连续摔倒地上而引起,不自禁又向杨诣穹瞧去,发现这少年眼光精湛,内力不弱,虽年纪尚轻,武功境界却高得出奇,远胜胡忘潭。刚才在他二人酣斗之际,若非自己出掌相救,胡忘潭必然被他的无形气劲撕成数块,性命不保,心中一凛,微微点头,沉吟不语。

杨诣穹走上几步,抱拳道:“咏安掌门方丈,我叫杨诣穹,有礼了。适才我和他因师门下的一些原因,打起架来,无礼冒犯,还望恕罪。”他仰慕武林泰斗门派,对少林寺这处天下武源之所更是如此,于咏安方丈的态度,当然也是很谦和崇敬的了。

咏安微笑道:“小施主不必客气,刚才老衲嘴上说‘佛门善地,勿再妄动’,其实是意在劝架而已,作为你对手的那位少侠,他武功不及你,为了救他性命,这才奋力打消掉了你的四道气劲,小施主武功高强,老衲未尽高人之礼,请别介意。”杨诣穹听老方丈语言温和,大增好感,嘻嘻一笑,道:“哪里哪里,下次我再也不会胡来了,大师放心,大师武学境界亦颇高,少林派果然不凡,小子万分佩服。”

胡忘潭与杨诣穹打斗之际,招招落于下风,捡不到半点便宜,用“引风袭神功”对攻之时,险些命丧其手,本就愤愤不平,情绪灰败,听咏安方丈公言说自己武功不及他,还道他的意思是指自己终生再也无法胜过杨诣穹,勃然大怒,不顾救命之恩,对咏安大声道:“老和尚,和人说话,先别对谁都那么客气,我黄伯父因多年前跟你们有过一点小交情,这才礼貌问候数句,否则的话,管你派下人多势众还是武功高强,非得二话不说,跟你们闹上一闹不可。”

咏安道:“闹什么?”

胡忘潭哼道:“实不相瞒,我们两个今天过来的目的,是想要借几本你们少林寺藏经阁的武学典籍阅读看看,别误会,先看个几天,过几天再还给你们。”

此言一出,人人面面相对,互看耸动。

少林派乃当今武林泰山北斗、佛门正宗,派内修习的精妙武学多不可数,七十二绝技震古烁今,无上宝典《易筋经》更能令天下人怦然心动、垂涎三尺。黄旌耀和胡忘潭,这一老一小均是脾气火躁、崇尚武力的暴汉,最近于江湖上越胜越多,愈欺愈狂,阵打久了,难免会产生一些膨胀心理,最终认为,即便是江湖泰斗少林,亦不外如是,不妨到这里来闹上一闹,拿几本书看看,倒也有点意思。恰好昔年澹台无冢曾在这里学过艺,就借此为聊天籍口,企图进寺取书逃走而不被人知。胡忘潭现下愤怒激动,竟忽尔主动吐露出了此行的目的。

杨诣穹喝道:“好家伙,原来你和虎君今天来少林,是想搞事情来着,要抢夺人家的武学宝典?”胡忘潭冷冷一笑,讥讽道:“只是借借看看,又不是不还他们。素闻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无双高深,习满可横行天下,只是他们秃驴小弟子们个个悟性不佳,资质不行,难以学全,又或者学到一半便学错了,弄得个练功失败,走火入魔的下场,当真叫人悲悯好笑,如若换成我和黄伯父,不出数个月,即能将他们的七十二门绝技都给学完。”在场众人纷纷皱起眉头,无不认为这年轻人的思想狂妄已极,不知天高地厚,还妄图单凭他与黄旌耀两人之力,便欲挑衅武林大宗门派。

咏安修养甚好,当此情形,并不怒恼,对黄旌耀温言道:“阿弥陀佛,这是真的吗?你和这孩子……”黄旌耀哈哈一笑,道:“忘潭这孩子,说的话多少不像样,黄某一介匹夫,却如何不知少林门下人才辈出,奇才多有?我当年和澹台无冢还是师徒的时候,也曾跟你们寺内几位大师父说过话,聊过天,算有些交情的,最近这孩子顽皮,小脑袋瓜里生了许多鬼主意,但其中亦不无道理,咱俩借借翻翻你们几本秘籍,帮忙传承一下少林功夫,不可谓是帮了点忙吗?”言下之意,很明显二人是想习得少林七十二绝技或门派至宝《易筋经》,以增长武艺,今后能更好地在江湖上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只为自己利益着想,别无其他。

咏安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菩提院首座咏恶森然道:“原来黄施主此行携了后生小子上山来,是想盗夺我寺武学典籍,居心大大的不善。如此作为,视我少林以何?本寺弟子学武,只为强身健体,弘法降魔,并非好勇斗狠,争强好胜,倒也绝不能使其流入于妄人恶汉之手,制灾造难。你俩用心不良,高见不敢恭维。想要拳经武书可以,只管跟我们进寺,与我少林罗汉棍阵,以及武僧师兄们切磋一番,若真神通广大,能胜得我整个少林,寺内典籍自是双手捧上,敬请参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