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强汉从传道开始> 第七十一章 玻璃与镜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玻璃与镜子(2 / 2)

看卫绾开口了王允思考片刻后接着到:“那行吧,不过有言在先。去,可以,不过你可不许说话。”

听见王允松口后刘彻高兴极了,“好的好的,我一定不说话。”

王允没有理他,只是伸出自己的右手做了个礼“太傅,请。”

卫绾回了一礼“槐里候,请。”

不一会儿几人走到了“报告厅”。

这个报告厅是近两年重新翻建的,随着学校的设施完善报告厅自然也要提高档次了。

进门便是一张全身镜给老师整理仪容,而后屋内十几排的暗色长桌,几百张软皮靠椅。屋内到不说金碧辉煌,不过因为窗户足够大,并且全是玻璃镶嵌采光却是十分良好。再加上全都有瓷粉粉刷,屋内给卫绾一种宛如在屋外的感觉

或许放在现代不值一提,不过却是惊呆了卫绾。“不说屋内的,单是门口那面全身镜想来就价值不菲吧。”卫绾这样想着。

卫绾没有直接走进报告厅,而是拉着刘彻向着窗边走去摸了摸玻璃,然后开口问到刘彻。“太子殿下这是什么?”

王允见状也没有阻止,只是看着。

刘彻听见卫绾问他,他悄悄看了一眼王允。只见王允对着他点了点头。

“玻璃啊,允哥儿一个厂做的,这个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做成镜子。不过怎么做我却不知道,不过听允哥儿说好像也不是太难。他的高中课程好像就有教学生制作。”

“什么?这种东西的制作方法他免费教?”

“嗯?”刘彻有些疑惑,他不知道卫绾为何反应这么大。不过他还是解释了下,“并不是免费教,上高中要交学费的。小学初中倒是免费,不过高中却是要交学费的,并且上完高中的基本都是在允哥儿的各个厂任职。”

“那学费多少?”

卫绾有着些许激动。他是大儒,现在又官居高位,自然对钱财不是太感兴趣。不过如果有机会为自己的子孙谋一份赚钱的路子也不是不可。

卫绾自己膝下也有几个不成器的孙辈,如果送一两个来这里学习,让他们自己学一门手艺,他们自己未来也算有个出处。

玻璃卫绾不怎么了解,不过镜子他却是知道的,甚至他的家中也有刘启赏赐的几面镜子。不过从刘启口中得知镜子制作十分不易,甚至长安街上的镜子最小的都是价值十金,贵的甚至高达几百金。虽然贵,但是却长期供不应求。

而这一间所谓的“报告厅”进门处却安这一面全身镜,却用了如此之多的玻璃。

“高中学费啊?好像也不贵,几贯钱一个学期。当然,如果家中没钱的也可以写借条,以后自己赚钱了后在慢慢归还。不过你在读书期间借的钱没有利息,当你毕业了以后就开始有利息了。”

仿佛想到了什么,接着刘彻又开口到,“不过这些都是针对槐里的学生的,如果其他郡县的孩子想来槐里就学的话从小学就要交学费。而且想读高中只能从小学一步步的读上去,期间还有考试什么的,考过了才能升学。”

“反正规矩蛮多的,不过我很厉害,两个多月就从一年级升到了五年级。我问我为什么不用交学费,允哥儿说我是超级关系户,所以也没叫我交学费。”

卫绾听着刘彻的话,低着头在思考。随即他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转身抬头向着后方的教学楼看去,每一栋教学楼窗上所镶嵌的好像全是玻璃!

瞳孔一缩,所谓人老成精。结合刘彻刚才的话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这槐里候做生意可真是厉害呢!明明在他制作起来不过随手之作,不过却是控制住产量吊着各个豪强巨富的胃口。”

心中仿佛做了什么决定,卫绾又拉着刘彻走到了王允的身前。

儒家之人随修中庸之道,不过做事起来却是不含糊。做了什么决定也不会再犹豫,否则也不会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对于心中认定的仁义儒者从来不会在乎自己的生命,当断即断。既然想送自己的孙辈求学,卫绾自然也不会扭捏。

“槐里候,我家中也有几个不成器的子孙,不知可否送来这里学习?”

王允微笑,“太傅开口,自然无不可。”

“如此那就谢过了。”

说完后几人心照不宣的向着报告厅内走去,王允猜到了卫绾所思所想,不过他也不在乎。“等你的子孙给我从小学撑到毕业我都要准备去征服匈奴大海去了,这点生财小计,,,信手捏来!”

能用这个以后烂大街的活计换一个朝中重臣的人情其实还挺赚。

当然,如果王允知道卫绾说的不成器子孙并不是他的谦词。而是真的不成器,王允一定会脸黑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