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北庆朝歌> 第十七章 挫骨扬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挫骨扬灰(2 / 2)

盛子萧认错态度良好:“我若不那样说,你会同意我只身前来?”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无言以对的斯先生沉默着从怀中掏出一个深棕色小瓶,扒开塞子,从中倒出一颗黑色药丸,转而放入盛子萧手上,示意他服下。

盛子萧乖乖照做后,气息果然顺畅许多。

“那个人呢?”见盛子萧有所稳定,斯先生开始环顾四周,目中有火:“那个人是怎么保护你的?”

那个人,毫无疑问指的正是从刀口救下盛子萧的黑衣人。

赶过来时,那个人与盛子萧之间的对话是听了些,但对此人,斯先生还是相当的陌生。当他一身夜行衣,脸蒙黑巾一声不吭的现身穆王府,再到他瞒住所有人悄悄把盛子萧带出王府,斯先生只肯定了一件事:盛子萧在书房见的正是此人。

能够允许他在书房乃至寝室来去自如,可见盛子萧对此人是绝对的信任。

至于盛子萧究竟是何时结交此人?又为何从不提起?

斯先生不是不好奇,但他更了解盛子萧,有些事不说,一定是因为说了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所以,他选择对那个蒙面人的身份、来历避而不问,只问他能问的。

如此善解人意的谋士,焉能不让人欣慰?

盛子萧很感激的将手重新搭在这位亦师亦父的同伴身上:“别怪他啦,他也不过是……听命行事,我不让他现身,他哪敢呀?”

“殿下……”

“我若是先生,”盛子萧喘了口气,眼睛往地上一瞟:“我就会赶紧想个办法将这具尸体妥善处理掉?”

对盛子萧故意打岔的回避方式虽有无奈,但斯先生仍表示出理解,不再追问,冷道:“这有什么好想的。”

只见他胸有成竹的将盛子萧扶到尸体旁,手里不知何时又多出一个白色小瓷瓶,瓶口的塞子刚一被拔掉,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便充斥在空气中,令人作恶。

盛子萧用手捂住鼻子:“这是什么?”

“好东西。”

说罢,瓶子被倒扣在尸体上,有白色浓稠的液体从里面缓缓流出。这些液体十分可怕,不管是肌肉还是骨头,只要被它侵入,无一例外的发出滋滋声,化作灰烬。

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这具有头有尾四肢健全的尸骨便成了一地无法辨识的白灰。

“挫骨扬灰……”盛子萧深深叹了口气:“我原想给他留个全尸的……”

“殿下是在怪我?”斯先生收起小白瓶,打趣道。

“我怎会怪你。”盛子萧仰天一望:“要怪……就怪他选错了路,身为一个江湖人却偏要涉足朝堂……贪心不足蛇吞象。”

“此事如果真被证实,”玩笑顿敛,另有顾虑的斯先生又变得异常严肃:“不但有损灵犀宫与世无争的武林形象,势必还会让更多的武林世家卷入其中,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盛子萧见解同样独到:“江湖与朝堂,从来没有两清过。我朝是这样,东周、大魏、西丹、羌芜……哪一个又例外过?”

“确实如此。”明明被说服,脸上却多出一丝愁绪:“就连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江湖人。”

盛子萧略有些意外:“先生……”

“殿下,盛安和府里的小厮已经回去了,”似是知道盛子萧要说什么,斯先生将他重新扶好,挺起精神,笑着打断道:“再者,有舒总管在你房内守着,不会有人看出破绽,你还是随我回医馆,等我帮你清理好了伤口,再回去也不迟。”

江湖人不管是因何等目的深陷朝局,心底多少都会保留一些江湖人的气节,那些宽慰人心的话,说出来,反倒不是在宽慰人,更像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挖苦。

斯先生的别扭,盛子萧是懂得的,所以,他不再想着如何宽慰他,只道:“是有些日子没去医馆了,走吧。”

斯先生微微一笑。

二人离去后,一阵凉风突起,地上的白灰被吹得七零八落。等到早起的除不洁者上工后,这一点点的灰烬都将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党派争斗的残酷就在于此,失败者连是否能留个全尸的机会都无法掌握。更何况其他?

包扎后的盛子萧换了身干净衣衫,又在斯先生的监督下服了一碗苦药汁,脑袋便有些昏沉。但医馆没有多余的地方供盛子萧休息,况且,天已渐亮,此地也不宜久留。

医馆的两个伙计,一个叫殷鸿,一个叫邝殊,都是斯先生门徒。现下,殷鸿在门口守着,邝殊套了马车在后门静候。

离开,是件很简单的事。真正为难的是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回到穆王府去。

念及至此,咱们心有嫉妒的穆王殿下又忍不住将自己的恩人埋汰了一遍:弄出来,不弄回去,唉,有始无终,一点长进都没有。

埋汰归埋汰,事情该想办法还是要想办法。

“麻烦先生把我送去忠王府。天黑之后,还请先生一定记得来接我。”

“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斯先生点头答应,将盛子萧扶上马车,跟邝殊低声嘱咐了几句,再走到马车窗口:“子夜时分,我在后门等你。”

“好。”

……

身为一座为储君特意设计的府邸,忠王府的格局配置自是众皇子府不可比拟的。但就是在这座富丽堂皇、宏伟壮观的王府内,却实实在在有着一处素雅、简约的小院。

一开始,这小院也透着富贵之气,忠王妃替它取名“玉兰小苑”,因院中满是玉兰树。后来,盛英盈进府,觉得此处夕阳甚美,对小院也颇为中意。忠王妃便将“玉兰小苑”给了她。

接手以后,盛英盈去繁从简,对小院重新布置一番,还将“玉兰小苑”改名“西小院”,方才有了如今这般素雅之貌。

平日里,说一不二的曦月公主不仅下令不准任何人出入小院,便连洒扫这等粗活都不曾假手于人。

盛子萧选择在此静养一日,确是再合适不过的。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