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枭雄志> 第二十章 雄心壮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雄心壮志(2 / 2)

“咳咳.....大统领铁甲太...重.....”

口中咳血不止,但这名汉子依然要像大统领说明情况:“太....重....”

“太....重....”

看着眼前血肉模糊的汉子,李和心中一阵感伤:“大哥,如此重甲在身,马匹根本难以承载冲锋!”

“而且士兵们也......”

与此同时,李唐也带人来到场中检查情况,相比于普通骑兵的艰难,重甲铁骑的训练则更加残酷,更加惨烈。

如果说石头率领的骑兵,是汗如雨下的拼命训练,那重甲铁骑则是血管爆裂拿命再练。

为了体现对重甲铁骑的重视,李唐甚至亲自带队监督训练,为的就是找出一套可行的方法。

他脸色沉重,凝视着周身染血的士兵,露出一抹哀伤:“好兄弟,来世在做老子的兵!”

众人心中悲痛,李唐同样不好受,这些都是自己的嫡系部队,他们作战勇猛,刀剑入肉都不曾皱眉,如今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训练活活压死,实在让人泪目。

李和心中不忍,他眸光微红,看着奄奄一息的汉子:“大哥,若不然让士兵停下吧......”

“不行!”

尽管心中沉痛,李唐却果断摇头:“若是这么容易就能练成,那他们就不是重甲铁骑了!”

“若铁骑功成,在以后的战争里,能减少万倍的伤亡.....”

“今日牺牲一人,来日便能挽回数万将士的性命”

“继续练,不要停!”

他言语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乱世人命不值钱,甚至士兵的命都没有战马贵重,他早已经看开了,所以士兵即使有所损伤,仍然下令继续训练。

迎着刺目的烈阳,李唐缓缓将目光转向一旁:“黑子,此甲可能在做改进,减轻一些重量!”

虽然铁石心肠,他还是没能免俗,向兄弟询问,想减轻士兵一些负担。

正在检查甲胄情况的黑子闻言,不由抬首道:“大哥,若甲胄重量消减,其防御与冲击力必然降低,战力恐怕会有所.....”

铁甲之所以沉重,是因为他们质量更强,防御力更高,若果真降低重量或者消减厚度,其中威力会大打折扣。

“嗯!”李唐皱眉,看了眼奄奄一息的汉子,又扫了眼口吐白沫的战马,凝声道:“既然甲重不能消减,可有办法增加士兵或者马匹承重能力?”

“这!”黑子心中犯难,不知如何解释。

这些时日,为了打造军中这几十名重骑兵,金铁消耗不算,单是每日累死磨坏的几十匹战马,便令人痛惜不已。

他也想提高战马的承重能力,但这种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仍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在干着急。

战马的爆发力强,但耐力真的不敢恭维,不提马匹载着数百斤的重物能奔多远,单是其四蹄角质磨损,便能要了它们的命。

作为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蹄子,长时间跑下来同样会被擦的血肉模糊。

载着七八百斤的重物,若遇到凹凸不平碎石尖锐之物,战马立刻报废。

所以李唐想要锻造出一支钢铁洪流,其中困难超乎想象,只不过在困难也要做,他目光深沉:“让匠营的大师想办法,无论如何,重骑兵也要训练出来,这是兄弟们以后安身立命之本!”

“如果你不行,那就换其他人上,我就不信这豫州那么大,还找不到一两个能人....”

全身覆铁的重骑兵是何时出现的,李唐不知道,既然冷兵器时代出现过,那就代表着一定有其他办法克服,只不过是暂时没找到而已。

被大哥训斥一番后,黑子不由低下了脑袋,他心中苦闷不已,说到底还是自己能力有限,不能为大哥分忧。

黑子作为铁匠营统领,军中武备锻造皆是其负责,重甲铁骑打造至今,除了每日消耗的战马外,士兵同样也是拿命在练。

但仍不见多少成效,这可以说是李唐异象天开,也可以说是铁匠营无能。

而黑子为人忠厚老实,他自然下意识的,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其中心情可想而知。

“统领,若给战马穿上鞋子,如何!”

正当黑子陷入自责愧疚之时,一名随行检查匠人,不由上前低声道:“统领您看,这些战马之所以不能重物,乃是因为四蹄与地面接触摩擦,角质磨损崩裂导致!”

“若马儿能像人一样穿鞋,或许能承载更多重物,跑的更稳健,......”

“嗯,穿鞋!”

闻言,黑子不由扫了眼战马血肉模糊的四蹄,而后又低头扫了眼脚上的靴子,心中若有所悟。

铁匠说得有点模糊,但却让黑子摸到一抹灵光.....

.......

仲夏季,李唐所部在热火朝天训练,黄巾各部在豫州攻城掠地。

中原之地富庶,各部劫掠物资粮草无数,其中三成被运到葛县孝敬大统领,余下由黄巾各部自由发配。

官军主力覆灭,豫州境内或者说整个南方,除了荆州王睿外一个能打得都没有。

即使是南阳,也有张曼成等渠帅作乱,官兵自然没能力把手伸到豫州地界。

如今天下大乱,朝廷无暇他顾,正是贼军大展身手的机会。

李唐整军月余,静等骑兵初具成效,便会发兵四方行攻略之事宜。

此刻的李唐,已经初具谋世的潜力了,有了豫州的大半地盘与人口,麾下又有近十万的可战之兵,他的实力在大汉这个乱世中,也算是初步进入了前三十之列。

除了一些世家隐藏的实力外,正面上能强过李唐的,还真没有多少。

到时以豫州为根据地,纵骑兵之利,南下荆州而后兵进江东,与朝廷划江而治,亦或者西取益州,拒巴蜀天险以待天下之变。

有此根基,即使有一天,义军平复朝廷派军讨伐,他们亦可凭地利天险,割据一方称诸做侯岂不快哉。

南方山水串流,地势相较于平原地带,内里更加复杂。

只要李唐能在此地站稳脚跟,便有信心与朝廷周旋一二。

自古以来,中原冻乱,南方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甚至中原几已平定,南方依然隔江自保。

虽说南方的割据政权,最终的结果大都不咋滴,但不可否认,南部的地利,在割据自保上,天然的占据了优势。

其实若是能在北方站脚,李唐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北方,因为无论是从这个时代的人口、生产、军事、文化,还是从地缘政治上讲,北方地区要比南方地区更容易聚集起力量。

北方地形相对来说,交通比较发达,物产以河南一带的中原地区,向关中、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扩散,这些区域地形结构紧凑,连通性强易于统一,只要占据一角,再进占中心北方即可平定。

像历史上的秦、西汉、东汉大都是崛起于关中,而后建立了大一统王朝。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看的见的优势,也就造成了,在北方长期割据自立的困难,能站稳脚跟的,绝对是一时豪杰。

李唐现在不敢与大汉龇牙,也不敢掺和北方的黄巾大势,所以他只能选择在南方站脚。

因为南方地理位置复杂,地形比较割裂,太湖流域、鄱阳湖平原、两湖平原、川蜀盆地、偏远胶州、山南百越、皆都被山脉隔阻。

这些地方因为交通不便,打仗时也很难呼应,物资很难调配,不利于统一集权,但也正是如此原因,同样阻碍了朝廷或者将来各路诸侯南下的脚步。

现在实力不济,不敢与汉庭争锋,也不敢与各路人杰相抗,只能先谋条后路,若局势不妙,直接带人远赴夷洲,当个土王逍遥快活。

若局势优越,说不得李唐也会尝试着争那九鼎之位,毕竟大多人还是向前看的。

虽然有例外,但李某人,还是有那么点,上进心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