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第九十六章工业示范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工业示范区(2 / 2)

朱厚炜说:“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做工需要工具。刚才二位看到的是制作工具的机器。这些机器本身也是用他们同样的机器制作出来的,所以他们聚合在一起可以统称为工业母机。就是制作机器的机器。比如下面一个厂房里安装的纺纱织布的机器,就可以用工业母机来制造。”

这二位听得云里雾里一般。

第二个厂房里是一套小而全的棉纺织设备,也可以用于麻纺、毛纺。全到什么程度呢?从籽棉加工开始,直到印染出成品布,各个步骤的设备都有了。

山东是产棉区,原料不愁。从农民手中收购来的籽棉首先要去棉籽,这里第一台设备就是用蒸汽机(也是采用蒸汽轮机)带动的轧花机。完全使用钢铁部件组装的轧花机,每个工作班次(就是8小时)可以轧花五石(六百斤)。  看到这些纺织设备,刘璋、曾鉴二人轻松了不少。虽然机器采用的很多钢铁部件,但是这些机器他们是见过的。大明朝工部的知识分子掌握的知识,也不完全是诗词歌赋,民生要领的东西还是知道的。不同的是,这里的机器样子有些变化,运转速度更快了。

接下来是弹花,就是使棉花蓬松均匀。手工弹棉花大多数人都见过,一个一丈多长的大吊弓,工人手持一个锤子弹得蹦蹦响,也很有节奏,花絮漫天飞舞。这种手工弹花一天最多可以弹10斤棉花。明朝已经有了简单的箱式弹花机(用旋转的方式弹花),工作效率大约是每天100斤左右。成都的皇家曙光纺织厂用钢铁部件改进了箱式弹花机,并且使用蒸汽机动力,每个工作日可以弹500斤棉花。

弹花之后便是纺纱,这里安装的大纺车是皇家曙光纺织厂的50锭的大纺车,蒸汽机动力。明代的木制水力大纺车已经具备了几十个锭子的能力,并不是只有英国的珍妮纺织机采用这种方式,这个纺车只是依样画葫芦,原理相同,扩大了规模,增加的速度。

然后是织布机,明朝的织布机械已经是世界的顶尖水平,曙光纺织厂只是使用了更多的金属部件,并且零部件加工的更精细,采用蒸汽机动力。效率也是有了很大提高。并没有追求突破时代的改进提综开口、梭子运动方式等等的技术。

刘璋、曾鉴二人看得明白,也不停的指指点点议论着。

印染机械就是把老式染坊里的大染缸(看过电视剧“大染房”就知道)变成了大铁槽,底部用燃煤加热控制温度,从老式的浸泡式,改为从铁槽中拖曳过去,然后漂洗烘干,变成了流水作业,从而提高了效率。整个厂房中印染设备占据的大部分面积。

这个年代还没有印染花布的技术,至多是蜡染印花,就是名为蓝印花布的那种。更多的花色要靠刺绣完成。所以也没有印花的印染机器。

从生产的角度看,这些设备安装在一起是不合适的,它的每一个部分就是一个产业,这样才能专业化,提高效率,便于管理。朱厚炜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纺织机械展览馆。他的目的不是生产牟利,而是引导大明的纺织业走向机械化。从利润角度说,他就是在卖设备,卖技术。

这么复杂的机械设备,不是短时间可以安装调试完成的,至少还要一两个月之后,这些机器才能开动起来。但是第三个厂房已经开始进行工人培训了,最多十几天后就可以投入生产。

这个厂房里就是草帽辫生产厂,这个厂子的管理人员也是最早安排的,北方芦苇、麦秸秆原料都不缺的采购已经在进行中。产品的销路准备以外贸出口为主,内销需要逐步打开市场。因为,对于大明朝来说它还是个新产品,草帽辫可以制作草帽、兜子、篮子、扇子,只要产品做得精致自然会有销路。

在南洋、西方的上层人士中,特别是女士中间,花样翻新的草帽是有销路的。篮子、扇子在普通市民中也有市场这些都是后世的经验,朱厚炜知道草帽辫是后世华北平原上的一宗重要出口产品,热销了数十年,直到品种繁多的化纤产品占领市场为止。

编织厂还特别组成一个技术组,专门研究新花样,什么带孔洞的、有锯齿边的、吉祥花纹的。在研究草帽花样方面朱厚炜提供了一批图样,因为能够了解西方审美观点的只有朱厚炜,别人都不懂。只有等张彩他们回来才能进一步了解西方的需求。

这种柔韧洁白的麦秆织物西方人很喜欢,南洋的上层人物也很流行,因为那里气候炎热,有身份的人总不能戴上一个斗笠吧?

编织厂虽然还没有开工,但是工人已经招收不少,正在培训,厂房了熙熙攘攘的很热闹。编制的样品也是有的,在那边挂了一大排。这种手工业一眼就看明白,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

朱厚炜给刘璋、曾鉴二位介绍:“这就是麦收后的废弃物麦秆,北方的冬小麦今年种的不多,已经开始麦收了,这些麦秆是我们刚收购来的。农民们多了一项收入,自然是抢着卖给我们。这种编制产品主要是销往南洋,我们有专门的店铺收购,有多少要多少,不愁销路。北京也可以生产,我们包销。

其实这只是一个启示,编织业还有很多,比如柳条编制,柳编织产品我们照样包销,因为南洋柳树很少见,这种产品到那边用处也很大。还有其他行业也可以这么办。

有了这些产业,农民、底层的黎民就有了新的劳作机会,有了新的收入来源,不是单一的做佃户种地了。衣食无忧的人们还会造反吗?还会上山当土匪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