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摸金笔谈> 第二十三章:阳棺道与独墓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阳棺道与独墓桥(1 / 2)

一阵颠簸摇晃之后,棺材逐渐恢复平静,但让我无奈的是,我好像出不去了,这就变得十分尴尬了。

我在棺材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一阵摸索,只在头顶上方摸到了一个缺口,我使劲按了按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处,就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棺材外面传来一阵说话声。

“旭哥,你咋还没出来啊?快出来,这真是个奇迹啊!”

嗯?听着棺材外面传来大队长说话的声音,我感觉自己可能陷入了惯性思维当中,闭眼想了想,难不成头顶的缺口不是用来按的?而是用来推得?

我扣住缺口用力一推,“吧唧”一声,机关打开的声音响起,我的眼前一片光明。

大队长担心的看着我:“旭哥,你没事吧,怎么才出来啊!”

我看着大队长笑了笑:“大队长别着急。我刚才实在是太累了,就睡了一会。”

我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看到浩子的身影,连忙追问大队长:“大队长,浩子呢?”

大队长指了指门外:“浩子正和李四前辈他们外面看宝贝呢。”

我呆愣片刻:“宝贝?这里不是穷的一穷二白,啥都没有嘛?”

大队长眼神复杂的看着我:“旭哥,你自己出去看吧,这真是一个奇迹!”

看着大队长没有解释的心思,我只能将疑问压在心头,迈步走向浩子他们所在的地方。

踏出房门的刹那,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只见此时的大殿之中满是色彩斑斓的宝贝。

金块珠砾,玉石翡翠,各个朝代的宝贝当真是数不胜数,就像是一座历史博物馆。

最让我们惊讶的一座青铜铸就得大鼎和一座陶鼎。青铜大鼎四足,三耳,没错不是两耳,是三耳。铜鼎半人高,鼎内还有大量燃烧过后的灰烬。

陶鼎通体由黑陶烧制而成,鼎不过大腿高度,但鼎身上刻画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符号,这些符号我们六人是一个也看不懂,我们却能看出这些符号与牛有关。

因为这个陶鼎的样子就像是一头牛,陶鼎四足两耳两角,牛眼怒目圆睁,牛鼻子都刻画的栩栩如生,牛的两只耳朵形态不一,两只牛角闪烁着冷冽的寒光,陶身尾部还有一个蜷曲的尾巴,整个陶身就像是一头昂首的神牛。

而根据现在已知的各种文物来看,陶鼎很多,但是有动物形状的陶鼎很少见,只有当初出土陶鹰鼎是有动物身姿的陶鼎。

而陶鼎由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炊器,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

器形大多为圆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

有的有双耳,带盖。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商周青铜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明器。汉代以后消失。

陶鹰鼎由泥质黑陶制成,造型生动逼真。从鼎的正面欣赏,恰似一只活灵话现的猫头鹰,位于头部正前方的两眼圆睁,炯炯有神。

嘴部弯曲成锐利的钩状,其神态似在等待时机捕捉食物。

鹰体呈圆形,肌肉丰满,健壮有力。它收起双翼站立着,双足与尾部着地,造型简洁有力,充满了浑厚的体积感,整个鹰的身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到慑人的威猛气势。

看到这座陶牛鼎之时,我和大队长浩子三人看的啧啧称奇,就连民国奇人北盗李四都看傻眼了,发丘中郎将后人的王五也愣住了神。

大家也只是在网上见过动物形象的陶鼎,这亲眼所见还真是头一遭,我们围成圈仔仔细细端详一番,鼎身内部布满着黑色液体,散发着一种奇异的香味。

迫于时间所迫,我们没法端详,走出殿门,此时殿门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中廊的大鼎不见了,取之而来的是一座铜炉,炉中不是火油,而是尸体,一群外国人的尸体。

刚才我们还在好奇之前那批外国人哪里去了,现在看来他们已经继续往下走了,炉中外国人的尸体扭曲,像是经历了什么惨绝人寰的遭遇。

他们的面部表情狰狞眼珠凸起,脸颊皱缩,皮肤没有光泽,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的脖子上有牙齿的咬痕。

这时在殿内呆够了的李四三人走了出来,看到我们在铜炉前驻足不动,他们也走上前来查看。

李四和王五对视点头。

王五开口就把我们干蒙蔽了。

“没错了,是那个东西!”

李四摇了摇头:“应该不是那个东西,若是那个东西,他们现在应该体内没有血液了,这应该是传说中难得一遇的黑凶。”

“黑凶!”

我和大队长浩子听道这话顿时一惊,黑凶这玩意我们熟啊,我们身上这堆装备就是为了黑凶准备的。

“前辈,你们确定是黑凶吗?”浩子凑上前去好奇的问着。

王五眼神中包含着不屑的意味:“怎么。浩子兄弟你们怕了?”

大家都是年轻人,年轻人不冲动那还是年轻人嘛?

浩子一听顿时不愿意了,语气顿时就变了味道。

“怎么,王五老哥是想过过手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