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一千零一五章 抱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一五章 抱歉(2 / 2)

“伯珪兄,难道你忘了年少时,卢师是如何教导我们的么?”

刘备非但没有领情,反而质问起公孙瓒,当年他两在卢植门下求学时,这位当代大儒的中心思想就是:仁义礼法,忠君爱国。

可公孙瓒不信这套,他只相信,拳头大走天下,有了兵马,说话都能硬气三分。

“卢师的话,用于太平盛世还好,可在这乱世,根本行不通。”

公孙瓒饮了口凉水,浑不为然的说着,若非刘备提起,他早就忘诸脑后了。

吕布现在太强,加上袁绍一死,尽管联军这边每天都在鼓舞士气,可公孙瓒很清楚,上到将军,下到杂兵,所有人的心里,其实都悬在空中,提心吊胆。

除非能拿下一场大胜,否则,早晚必败!

“我不会走,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纵使粉身碎骨,吾亦在所不辞!”刘备用不容置喙的口气说着,态度坚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玄德,你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大汉朝要垮了,吕布将会成为第二个王莽,谁也救不起它,这就是它的命!”

“可王莽还是死了!”

刘备低喃了一声,语气里意有所指。

如果将吕布比作篡汉的王莽,那么他刘玄德,就会是中兴大汉的汉光武——刘秀。

“玄德,你执念太深了。”

公孙瓒见说服不了刘备,长叹口气,准备起身离去。

至于是降是走,他再回去好生想想。

“伯珪兄,能否留一半骑卒给我?”

就在公孙瓒快要出帐时,刘备忽地开口了,没有任何征兆。

公孙瓒愣了一下,回过头来看向刘备,却也没作太多的犹疑,有些愧疚的道了声:抱歉。

…………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1],《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公孙瓒是在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麴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