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两世活法> 第四十七章 又一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又一年(2 / 2)

有林河关照,就算他们想赔钱也难。

除非实在太倒霉,碰上翻车之类的大事故。

林河给了王强三万块钱,说:“今年辛苦你了,早点回家去过个年。”

王强高兴的拿了,这笔钱可不少,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五百块。

林河在达川等了半个月,应付矿业公司的各种会议,安排留守的人员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等着拿钱,辛辛苦苦一年,年底要发工资要给外协车辆结账,没钱可不行。

山下的人该走的都走了,就剩下了林国忠和林铎,还有陈芳也没走。

一月中旬,矿业公司的最后一笔钱到账,林河开车回了北山。

这个时节,学校也都放假了。

吃晚饭的时候,林河问林河:“期末考的咋样?”

林江说:“年级第三。”

从年级第一落到二十名以后,再到年级第三,成绩起起伏伏也算是常态。

有些学生小学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则一落千丈,根本原因还是诱惑太多,要么青春萌动谈恋爱了,要么迷上游戏泡网吧了,总之诱惑实在太多。

“好好学,争取上清华。”

林河只能鼓励,说其他的没用。

林国忠则不同,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并不擅长,只会习惯性大棒鞭策,不断加压:“不长劲的东西,要考不上清华就别上学了,明年上矿山打工去。”

林江埋头扒饭没吭声,林河则有些无奈。

老爹啊,子女不是这么教育的。

可他能说什么,只能避过老爹对林江说:“虽然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如今这个社会来说,凭你的本事能选择的路不多,也只能上矿山打工。还有一年半时间,你自己考虑清楚,不要将来后悔。”

林江兴致缺缺地说:“我知道了。”

林河并不怎么担心,正如他所说,还有一年半呢。

林江很聪明,正如他的班主任许胜明所说,这小子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就算课后不太用功,只是上课的时候听一下,考试成绩都不会差了。

要是稍微用点心,成绩至少在年级前十名。

上一世,高三还剩最后一学期,林江在老爹的强力镇压下,在跟老爹上矿山打工与好好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赶了上来。

高考文科全县第二名,而之前却在五十名以后。

今年春节比较晚,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林国忠提议腊月十五上坟。

本来清明祭祖是传统,但祖宗再大也大不过生活,清明的时候大家都在矿上,不可能回家祭祖,所以大多都放在腊月十五,还得等所有当家人到齐才行。

换了以前,上坟这种事都是三叔林国平在操办。

今年大家都在等林国忠来组织,还要看林河有没有时间。

生活就是这样,忙忙碌碌中总能照见很多东西。

林国忠也算是父以子贵,换了以前,虽然他是老大,好多事情做决定时,几个兄弟都会招呼他一声,但其实也就是个例行通知,多数时候都是林国平在拿主意。

今年明显不一样了,几个兄弟都把决定权交给了林国忠。

老爹发话,林河自然是一百个支持,尽管他对祭祖没什么兴趣。

今年祭祖规模不小,不但五服以内的林家人全去,就连林河的四个姑姑家也来了。这要是换了林河没发达以前,让姑父家的其他人来祭林家的祖宗就是个笑话。

麻烦事不少,林河却没什么事情。

花钱是小事,几千块钱老爹也不会专门问他要。

准备什么东西自然由老爹弟兄几个操办,林河唯一的工作,就是应付来请吃饭的,和去年一样,一回到西沟,请吃饭的人家就排到了年后。

和去年相比,今年村里在林河手下打工挣钱的人更多了。

去年没出矿,村里大多人还在观望,其中不乏等着看好戏之辈。

看什么好戏?

有那心理阴暗之辈,自然是盼着林河赔个精光。

今年就不同,跟着林河上矿的人都挣到了钱,而且因为林河的奖励政策,民工挣的钱是其他矿上民工的两倍还多,可把村里外出打工的人羡慕的红了眼睛。

村里好多人明年也想上林河的矿挣钱,自然要请到家里去吃饭。

还有一个变化,来自于跟林河岁数差不多的同龄人。

去年,村里的同龄人不管干啥都会叫上林河,今年却再没同龄人来叫他喝酒打牌,这种变化说不上是好是坏,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这就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

下属越来越多。

朋友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想成为人上人,但绝对没人喜欢遗世独立。

林河不太喜欢这种变化,主动把以前经常玩的几个同龄人请到家里喝酒打牌。

尽管如此,往日在玩伴在跟他说话时,依旧处处透着小心和巴结。

这种变化林河改变不了,只能在心里叹息。

走家串户的时候,有老人问林河:“林河,今年还给老年人给钱不?”

不要奇怪,这年代的农村人就是这么直接,一些老人更是没啥顾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