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熬鹰航空业> 第二百七十四章:光一家公司玩不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四章:光一家公司玩不转(2 / 2)

杨辉听了这么多。知道西飞和MBB的合作是不会回头了的,那么杨辉就需要考虑一下该怎准备新飞机的发动机,这是杨辉要打的主意,上刀山下火海都要把这个项目拿下。

想到这里。杨辉开口了:“说了这么久了,现在可以肯定是你们双方对新客机的合作是完全没有意见,那我就要问一下你们对发动机有什么打算,一款飞机以后销售好不好很大的因素是取决于发动机是不是优良。”

杨辉一句话将双方从激动中拉出来,飞机的发动机绝对是一款飞机中排在前三的子系统,没有一款好的发动机其他一切都是虚的。

而现在不管是西飞还是MBB。两家公司对发动机都是白痴,完全就没有涉及到这里面过,自飞机诞生之日起,发动机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子系统,发动机的研制不可能同时由飞机研制厂商来完成。

杨辉提出发动机的问题,这自然是要解决:“所以就需要杨先生你所代表的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来加入到我们的新飞机项目中。说实在的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款适合我们新飞机的优秀发动机。”

杨辉一直在这里旁听了四天,一句话也没有发言,这不仅让西飞方面搞不明白,同样的德国方面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好在杨辉现在终于开口了,且一开口就直指发动机,这就说明开始对新飞机项目心动了。文森特是联邦德国派来的官方人员,站出来回答了杨辉的话,并邀请杨辉加入到新飞机项目中,在飞机发动机上面出力。

听了文森特的话,杨辉是赞同的,就从这几天西飞和MBB会谈中,杨辉已经高明白这架飞机需要什么级别的发动机了,七十到八十坐的3+2座舱布置,而且是按照西方人的身材要求,还要做到座位空间大乘坐起来舒适。

杨辉只能说,好奢侈,按照同样的设计,同样的座舱宽度,以东方人的体形,把座位布置紧凑些,恐怕3+3的高密度座舱布置都可以做到。

这样的野心使得杨辉不得不从新考虑,发动机的推力是肯定不能低于7吨,恐怕现在通用公司的CF34发动机推力都是不够的,CF34是要九十年代的发展型号CF34—8C5这一级别才能算勉强够用。

真正要可以满足使用,就得要是CF34—10A这这个级别的发动机才行,也就是后世ARJ21客机用的发动机,推力达到8吨级。

七、八吨这个级别的商业用发动机在八十年代也不是没有,老式的普惠JT—8D就是八吨级,但是作为和斯贝512发动机同一年代的东西,性能实在堪忧。

八、六十年代的老发动机虽然说是涡扇,不过那函道比也就是零点几而已和军用涡扇发动机函道比没有什么两样,同样的推力下,耗油率比起高函道比发动机比起来要上不止一倍。

这也是文森特说新飞机没有一款合适的发动机的原因,在八十年代所有飞机都普遍采用超大函道比的发动机的时候,你的飞机用六十年代的发动机,走出去你好意思吗?

油耗那么高,哪家航空公司愿意要这种东西,民航飞机是要盈利的,这是纯正的市场行为,赚不到钱人家要之何用?

也就是说这次需要研制的是一款高函道比发动机,需要大直径的风扇,而现在让基地研制一款高函道比的民用发动机,不用说也知道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杨辉再逆天也没法在几年之内带着基地研制出大直径风扇。

看来新发动机还要寻找外援,像风扇这种东西恐怕还得要找一家技术能力优秀的西方航空发动机研制商才行。

这时候杨辉想起了一家技术很不错的公司:德国MTU,一家实力雄厚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的公司。(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