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升级的第一步英美是将原来孤立、单独发射的深水炸弹改进为刺猬弹。刺猬弹虽然装药量不如深水炸弹,但采用了系统发射模块,单个发射架拥有24个炮管,向前倾斜45度(如此多炮管靠在一起形似刺猬硬刺,故得名)。刺猬弹发射架一般装在艇艏甲板。齐射时,24发刺猬弹以很短间隔陆续发射,在海中形成椭圆形弹幕,潜艇一旦被笼罩在弹幕中就很难逃脱。
一般驱逐舰可安装一套,万吨条约型巡洋舰可安装两套,反潜时通常2艘或4艘驱逐舰一组,同时还具有快速再装填能力,一小时内能倾泻数以百计的刺猬弹,炸得海面下的潜艇官兵精神崩溃为止。
1942年后,英美又引入大型飞机反潜,天气晴好时可发现水面下30米内的潜艇,被发现的潜艇通常毁于飞机投掷的刺猬弹轰炸,即便不能炸沉德国潜艇,也能迫使对手越潜越深。除传统目视探测外,还在飞机上安装了大型探照灯、雷达等辅助观察设施,使U艇夜间上浮充电也变得不安全起来。
为应对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德军引入了创新性的通气管技术,使潜艇在不必上浮、只露出通气管的情况下就可进行充电,大大改进了U艇生存率。但好景不长,美国的应对措施——微波水面搜索雷达运用而生。
这款雷达是美国利用英国磁控管生产出来的,功率50KW,脉冲宽度1.3~2usec.,工作频率3000MHz,美军称之为SG-1型雷达。它能捕获低频雷达所遗漏的在海面上低飞的敌机,还能捕获9000米外的潜望镜和30公里外的大型舰只,对体型小于潜望镜的通气管,发现距离大约在5000米以上。由于该距离超过G7鱼雷发射距离,因此对U艇非常有威胁。
有经验的美军雷达兵利用SG-1雷达在夜间一圈一圈地搜索周围海面,探明可疑亮点后进行追踪,然后从一个机械计算器上直接读取数据,大多数时候这些亮点都是真实存在的通气管,美军或是利用刺猬弹炸沉U艇,或是迫使对手放弃攻击潜入水下而达到护航安全的措施。
为应对可怕的雷达侦探,德军启用了各种各样的雷达告警机——有捕捉水面舰艇雷达信号的,有捕捉微波雷达信号的,有捕捉飞机雷达信号的(他们通常波长不同),但英美也会及时更改频率使告警接收器失效。比如SG-1雷达改进后使用10000MHz频率,立即废掉了德军苦心研制的告警系统。
进入1943年,德军在霍夫曼提示下开始改善通气管材质,将露出水面的通气管上端更改为可削弱、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这是一举两得的考虑,这些材料和涂层将来也能运用于提高飞机、车辆的隐形性能上。
这项措施非常有效,德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特种涂层成功将SG-1型雷达的探测距离压缩到2500米左右(夜间),再加上德军启用射程远、速度快的氧气鱼雷后,在美军发现通气管信号前就足以占据有利发射位置进行攻击,这让德军在1943年破交对抗中占据了先机,大批英美货轮被送入海底,再加上德国水面舰队的成长和亚速尔基地航空对抗的取胜,最后迫使盟军运输船队采用的最好反潜办法就是不理会德军潜艇,只管用直冲法进行硬闯。
到1943年尾,对抗局面再度升级。美国在两个领域进行重点改进:一是发展先进主动声呐;二是改进加大微波搜索雷达的功率。
声呐一直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美德两国出于战略考虑不一,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美军重点发展主动声呐,将声呐的探索距离从2000米左右提升到4000米以上,还启用双驱联合探索——即两艘驱逐舰同时对一个海域进行探测并快速交换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差异较大就说明有异样;德国大力发展被动声呐,水平独步于世界,探测距离将近7000米,另外德国科学家还发展了旋转基阵,将原本单个声呐通过机械旋转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单波束扫描变更为多个声呐进行扇形分区扫描,大大提高了探索效率。
在这个基础上,德国推出了史无前例的XXI级潜艇,这是真正的“潜”艇,整艘潜艇突出了水下流线型设计,大幅度减少甲板炮(后来在霍夫曼的建议下干脆完全取消),流线型的躯体可在水下实现比货轮(无论胜利轮还是自由轮)更快的航行速度。另一方面,该级潜艇搭载了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具有初级原始的AIP功能的系统,可潜伏时间大大增强,从以前几个、十几个小时一直延长到54小时,到XXIII级潜艇时,由于排水量进一步扩大,完全潜伏时间提高到88个小时。
同时该级潜艇还引入了其他所有的先进技术,如双层船壳,在耐压壳外又有一层,将被动声呐等设施设置在耐压壳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用上了可探测精确方位和距离的旋转基阵声呐,使潜艇不需要升起潜望镜就可以发动鱼雷攻击;还用上了线导鱼雷。
本来二战中德国研制的线导鱼雷叫“云雀”,听上去很温柔,但霍夫曼指示在G9超级氧气鱼雷(长矛改)基础上使用线导功能后,这玩意变成了杀气腾腾的名字——虎鲨!
29艘XXI级潜艇上携带的鱼雷一半是虎鲨、一半是长矛改,2艘领衔出演的XXIII级潜艇上全是威风凛凛的虎鲨。
他们在深海里静静等待着猎物撞上门来……
ps:夜里还有一更……